宗教知识◎
文中一笔带过而仅示其学名“唐蔚鸿”与唐大圆(1885-1941),湖南武冈(今
属
“佛隐”、“倚云”二笔名。笔者嫌其过于
湖南省洞口县)人,是近现代佛教史上学
粗简且有所漏,故对唐大圆居士用名信息稍修兼备的知名居士之一。唐大圆居士早年服
作梳理,条述如下,以供对唐大圆居士研究
小米驱动其“宗说兼通,解行双
膺印光法师,弘扬净土尤力,弘一法师曾赞
有兴趣者参考。
美”,太虚法师也许
1.唐焕苍:荣熵之以“净土之名
士”。继而精研唯识,先后
此为唐大圆居士族名与表字,仅在唐
执教于武昌佛学院、中华大学、东南大学和
氏族谱中一见。《晋阳唐氏五修族谱》在
武汉大学,并有《唯识的科学方法》,《唯
“慈公房圣公派下识公世系”之。十八世”
识方便谈》、《:识海一舟》,《唯识三字经
·栏,即唐大圆所在谱栏,标示“鼎公长子焕
释论》等著述行世,是二十世纪唯识学思潮
苍”,并在栏内作“字荣贿”。湘中地区有
重要的推动者。与此同时,唐大圆亦是东方
须依家族辈分排行取名列入族谱的风俗,所
未通过新设备验证怎么办文化的力倡者,1926年他联合章太炎、章士
取之名常称作“族名”或“谱名”。据当地
钊,蒋维乔、欧阳竞无、黄侃、柳诒徵等学
唐氏辈分排行,唐大圆之祖唐惠光为“诗”
界名流组织“东方文化集思社”,主编《东
字辈,故谱记“诗识”,其父唐存书为。礼”
方文化》,并于1934年创立。汉口东方文化
字辈,故谱记“礼鼎”。唐大圆则为“焕”
学院”,蔡元培亦对唐氏。悲人悯乱,欲以
字辈,故谱有此记。“熔”乃“煜”之异体,
东方文化挽救人心”之举深表敬佩。因此,
光亮之义,与辈行“焕”字取意相应。从表
无论在民初佛教史、学术史还是文化史领
字不避“焕”已含“火”偏旁看,似有补生
域,唐大圆居士之事迹、思想均有值得深入
辰五行中缺“火”的意向,此亦湘中地区取研究之处。然而,唐氏作为一传统学者,单
从姓名、字号而言,就涉及
名风俗之常例。
名、法号、别号、笔名诸如族名、学
2.唐蔚鸿;渐陆I粲六
本机 ip
等信息项。若不全面
此为唐大圆居士之学名与表字,亦见载
了解这些基本信息,研究过程中很可能造成面试中自我介绍范文
于唐氏族谱。唐大圆父亲唐存书、母刘素真
文献遗漏,缺检譬如著述、生平活动等相关
共育五男二女,男儿取名均含“蔚”字,即
一些材料。关于唐大圆居士用名,《洞口县
蔚鸿、蔚龙、蔚麒、蔚骏、蔚械,大圆为长
◎世界宗教文化
子。(参见《先妣刘孺人行略》,载((大圆代“渐”之由来。又,湘中民间计数,大文存》,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第32-33 写为“陆”,小写为“六”。更值注意的页。)旧时文人,拜师入塾,要取一学名以是,在唐之家乡即今之湖南省洞口县,方示正视儒业,非惟湘中地区有此风俗。因为言中“渐”与“粲”(均
读zan)、“陆” 是学名,故唐大圆学佛前后都有用此名。与“六”(均读li)读音相同。于此一来,如,1918年所刻的《倚云楼九录》中所录各“渐陆”在读音相承不变的情况下顺理成章篇文内均署此名。唐大圆向《(海潮音》等刊地转为“粲六”,蕴意似乎更为吉祥。撰稿,也间有署“唐蔚鸿”的情形,如《佛进一步结合唐大圆居士一生心路历程学与教育之关系》和《饮食论》等篇。看,其自称学佛之前曾一度迷恋道家方术。
关于唐大圆的表字,唐氏族谱因前故以上推断中屡为提及的五行之说,既系乡录有族名表字“荣焙”而臆断“粲六”为土风俗所染,又为道家方术基础,唐大圆熟。号”,恐系编纂者不了解传统文人取名用知于此,实乃情理之中,况改名求吉亦是民字情形所致。《洞口县志》有“字渐陆,间术数常见手法。笔者以为,合“渐陆”为亦字粲六”一说,笔者迄今未曾检获唐氏“粲六”是唐大圆自己而非他人所改,时间用“渐陆”一字的可证材料,但相信传文可能正是他1913年夏长沙大病后归乡,潜心撰述者应有所据。后出的《邵阳市志》、于道家方术之际,而自此后,即只以“粲
《(湖南名人志》,《湖南第一师范名人谱六”行。如,其在《:倚云楼文录》扉页题签1903-1949》等书唐大圆传中则均只记“字渐即作“武冈唐蔚鸿粲六著”;在武昌佛学院陆”,结合传文内容看,多是简袭((县志》的教员表登记所填表字也是“粲六”。从交而成。往层面上看,唐之姻亲肖炯南致函时也是笔者以为,表字“渐陆”与“粲六”,称字表敬日“粲六”,好友黄侃在日记、信初看为二,其实为一,“粲六”实乃“渐函、诗赋中均称“粲六”,也可佐证此字之陆”演化而来。传统文人取字,多与名之通行。如,黄侃
在日记中写到,“唐粲六即蕴意关联,所谓“因名取字”,亦多求寓大圆以其所著《性命问题》及其《(文存》见意雅致吉祥,讲究“名雅字吉”。唐大圆寄,并附一书。”又,唐大圆寄所编《国取学名唐蔚鸿,表字“渐陆”,应是典据于文讲义》质正于黄侃,黄侃回信也是称“粲《易》,《易》之“渐”卦九三爻辞,“鸿六”,1922年秋,唐大圆受吴壁华居士之请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赴温州讲经,途经武汉访黄侃,黄侃赠诗相寇。”且不论此爻断为“凶”,从前述其别,该诗初以《赠唐大圆居士如温州讲经》谱名表字“焙”取“火”旁看,“鸿”、为题发表在《海潮音》,诗后录有飞白云,“渐”二字取“水”旁,依习俗中盛行的“粲六道兄自武冈如温州讲经道经武昌枉存五行之术看,水火相克,略与取字求吉相敬赠一偈”。次年,黄侃将同诗再发好友汪违。再观“粲六”,“粲”乃“鲜艳、美东主编的《华国》月刊,诗题则改为了《赠好”之意,与“焙”字“明亮”之意相大圆居士唐粲六》。种种材料显示,至少学应,且“粲”可与“灿”通,暗含补五行所佛之后,唐大圆是以“粲六”这一表字为用缺之“火”,在《(诗经》中也有“角枕粲的,我们少能寻检到唐氏使用“渐陆”的相
宗教知识◎
人志》等书,裁县志“字渐陆,亦字粲六”符风格的欣赏。
~说,仅示“渐陆”而合更为通行之。粲顺此一提,太虚法师剃徒或在家皈依弟六”,实属择有不当。子中,亦多有法名表字中含“大”字者,如3.大圆I唐大圆大慈、大勇,大敬等。唐大圆居士曾佐助太。大
园林绿化资质圆”为唐氏学佛后所取法号。唐虚法师多年,私交甚密,间有粗心者常由此氏生前即以。大圆”或.“唐大圆”为人所而误以为大圆居士亦是太虚弟子。实际上,知,其在《海潮音》上发表文章也绝大多数唐大圆1922年初会太虚法师之前,即早已
以以此二者相署。如今相关佛教工具辞书也均。大圆”一名行世。诚然,唐大圆在佛学,以。唐大圆”列具辞条,故此名亦最为现在尤其是唯识学研究方面,受太虚法师勉励和学界、教界所熟悉。少为人知的是,唐大圆指教甚多,但就个人关系言,笔者认为,以二弟蔚龙、四弟蔚骏、五弟蔚械学佛后分别“友朋”论似比以“师徒”论更为恰当。取法名大休、大愿、大定,皆取一“大”字一般说来,唐氏面对学界对象,文篇署同。大休、大定二人皆文笔挺秀,支持长兄名“唐大圆”为多,而。大圆”则多署于面大圆的事业尤力。特别是五弟唐大定,曾入向教界的弘法文篇。如其在《东南论衡》、
武昌佛学院学习,于佛于儒,均有探研。太Ⅸ甲寅》、《国学论衡》,《文艺捃华》和虚法师对大定十分赏识,1926年曾召其前往《华国》月刊上发表文章或诗歌均只署。唐上海主编《(海潮音》。唐氏兄弟二人相继主大圆”。当然,更多的情形是二者的相互换笔《海潮音》,这也是《海潮音》史上的一用。如《(中华之政治史观》发表在《华国》段佳话。月刊时,署名为“唐大圆”,而同文再发于关于“大圆”法号,唐大圆曾刻有一《东方文化》时则更为“大圆”。再如,其篆体印章,也曾特为此法号写过一首《(大圆所编《东方文化》第五期中,《唯心王能平歌》。在歌中,他颇有禅意地写到,“大圆天下论》、《论语本义略说》和((唯识与常云何大?亦复云何圆?莽莽荡荡无边际,只识》等均于目录作“大
圆”而文内则署“唐向十方世界打莲圈。大圆本非圆,亦复未始大圆”。大。曾将刹海安毫端,时擎须弥藏一芥”。4.佛隐1927年,其结集诗文出版,书名也就直取为此为唐大圆学佛早期所常持的用名。《大圆文存》。太虚法师也曾作藏名诗偈“佛隐”之取意,似在表达其慨叹当时佛法以赠居士日,“衣冠容止学周公,性理精沈隐弗彰之悲心,故当为唐氏对佛教产生浓神与佛同。都摄六根其入定,山河骨肉大厚兴趣或学佛后所取。《金刚四相义》、
圆通。”又借名发挥称其“大开圆悟,故《唯识之密意》等在《海潮音》上发表时署名大圆,应不亚于六祖夜半于五祖言下之“佛隐”,而同文发在《(华国》月刊上则所悟!”。净空法师在致函中不无赞赏地作偈署更为“唐大圆”,此可作“佛隐”实为唐云,~睢大居士,普度有缘,空有双照,不大圆用名的证据。唐大圆在《海潮音》上署落两边,日大日圆,名实辉映,斥小弹偏,“佛隐”撰文较多,如《念佛妙悟》、《救全提正令。”透过这些琐闻掌故,我们可以劫的心法谈》、《神辨》,《唯识学之价略窥,大圆居士对自己这一蕴意深刻的法号值》与《十一月十九日家书》等,以及《东的珍爱,以及周边友朋对唐大圆居士名实相方文化》上所发《今日救乱之切近办法》等
◎世界宗教文化
文篇均署“佛隐”。大圆居士唐佛隐谨撰”。
唐大圆早年在乡弘法和最初为《海潮5.倚云
音》撰文时,亦常署用“唐佛隐”。1920年此为唐大圆居士笔名之一。唐大圆早11月,武昌佛乘修学会印送《海潮音阿弥年自刻的两本文集分别取名((倚云楼文录陀佛诞日纪念号》,这本薄册选刊了唐大初编》、《倚云楼九录》,其所主编的《震圆四篇文章,其中前三篇均署名“大圆居铎》上亦发有《倚云楼歌诗六首》。这些信士”,最后一篇《新莲社启》文后落款为息表明,“倚云楼”很有可能是唐大圆自己“大圆居士唐佛隐原启武昌佛乘修学会重所取的书斋名,而“倚云”这一雅名则据此订”。1921年的《(海潮音》第一期上公布的而来。此一斋名,唐氏缘何典而取,想表达各地研究员名单,唐大圆的信息就是以“唐何种心意,现已无从细考。仅从字面看,佛隐”列出,同年第六期上刊发的《本性“倚云”似有取“倚立云端,凌空傲物”之论》和《纳孟》署名也是“唐佛隐”,此二意。其所表露的恢弘之势与唐大圆自幼即存篇均是录自1918年《倚云楼九录》的旧作,高远之志是相呼应的。唐氏自述幼年读书习1927年则又重录于《大圆文存》。1922年文则“特冠儿”,他诗中亦写到,。二十春,唐大圆与罗妙兰、释心印等邀集同人,期远大,昂昂千里驹”1925年给汪东的信函发起成立“湘西佛教会”,并亲作《湘西佛中也曾自称“圆少傲岸”。结合这些信息,教会缘启》述其情形,文后落款则题“武冈想必唐氏“倚云”一名早取定于学佛之前。
宗教知识’◎
雅名而从《洞口县志》所载唐晚年避国难在乡曾署此四名刊发的文篇均见于唐大圆所编的书。叫花子堪登上座,大总统拜在下风”的《东方文化》第二卷第二期。署“本固”者楹联讥讽时局来看,“倚云”所寓意的
这种共4篇:《江潭王氏谱叙》(页67)、《为造豪迈气魄亦是伴随他终生的。东方净土发愿文》(页72)、《(改诗善教》
唐大圆用“倚云”一名所撰发的文章,(页75),《与罗奉僧居士书》(页89)I 以抨击时弊与文学评论一类居多,如《总统署“超舜”者共3篇:《愿天下早生圣人说》与乞丐》、《评孔夫德璋北山移文》等所署(页35)、《智慧非本具论》(页46)、《[生与即此名。死之研究》(页52),署“尧友”者共5篇:6.随喜道人《【慎术与慎学》(页10)、《今世教育改良此为唐大圆居士别号。“随喜”乃佛门略谈》(页31)、《无相政府之建立》(页常用语,意谓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35)《东方文化解惑》(页68)《读感应
类以此立名,足见唐大圆向佛之心。据笔者所编偶吟》(页77),署名“方震”者共2篇:见,唐大圆以此别号作撰述用名,仅偶尔为《(佛学之由来及革命》(页24),《礼千佛之,即1921年《海潮音》连载《平等谈》目圆满回向偈》(页77)。首先,通观此四
笔录均标“随喜道人”,而文内署名为“新莲名取意,均与此时唐大圆居士所倡“东方文社随喜道人”,而在家乡建立一。新莲社”化”之。内学为体,外学为用”精神与试图推动净土弘扬乃唐大圆素来之愿,他早年在融摄儒家人佛家“人天乘”的构想暗合。
乡设馆授生时就曾作此想,《海潮音阿弥其次,核检文篇内容,也多与唐大圆居士陀佛诞日纪念号》所发的《新莲社启》可窥经历相契。如署名“本固”之《江潭王氏谱其对此所作谋划之思,经过积极的募
捐和筹叙》,江潭乃唐之家乡武冈县和康乡双洲村备,直到1924年底,“法界新莲社”落成,之邻村,至今仍沿用此名(江潭村今属洞口唐氏才始为遂愿。唐氏发文时在“随喜道县石江镇)。而同署“本固”之《(与罗奉僧人”前冠标“新莲社”,大概也有表达当时居士书》中提到的罗奉僧居士为汉口之名居这一愿望的意向吧。士,而汉口正是唐氏多年弘法和讲学之地。
1925年,唐氏将((平等谈》略作字句修能同为武冈之江潭王氏族谱作序和结识罗奉订后,署名“大圆居士唐蔚鸿”再发于《(世僧居士之“本固”,因此很有可能即是唐大界佛教居士林林刊》,此为《平等谈》乃唐圆。此外,以上各文篇之行文均与唐大圆素大圆所作,“随喜道人”实为唐大圆用名之来坚持以古朴雅致的文言写作的风格一致。
直接证据。又,唐在1935年在回顾自己早年笔者推测,可能唐认为《(东方文化》该期所著文和为《海潮音》撰稿的情况,其中特刊绝大多数为唐氏自撰文篇,容易让人感觉为提及《平等谈》,1924年,唐大圆曾自作过于集中,因此临时取以上笔名试图消解这《随喜道人歌》,署名“大圆”刊发《海潮一印象,该期中“倚云”一名亦频繁署用达音》。此二信息也可佐证我们的上述推断。六次之多,似也可印证我们的这种推断。由7.本固l超舜l尧友;方震于此四笔名均尚未能到刊外材料佐证,未此四者,笔者疑为唐大圆居士之笔名。敢率然决定是非,姑且存此以俟新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