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訾洲景区导游词
訾洲景区导游词
各位贵宾(各位嘉宾)大家(早上、中午、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訾洲景区。我姓X是景区内的XX号讲解员,希望我的讲解服务能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游览之前请大家注意,园区游览面积较大、路线复杂,请您务必跟随在我的周围观赏,以免掉队迷路。为了大家的自身安全请不要攀爬树木、石头。最后请您爱护环境,不要采摘花草树木、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入园参观、我们边了解訾洲景区的概况。               
訾洲是漓江上最著名的一座绿洲,它位于桂林城东漓江与漓江叉河之间,和象山隔江相望,总面积51.26公顷,其中陆地游览面积24.5公顷。据唐代莫休符(2013就业前景好专业 莫休符的生平踪迹大略为:广东少年读书出仕——追随郑愚岭西为官——担任两州刺史——晚年退居桂林城。)《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经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称訾家洲,简称訾洲,也称浮洲。又洲头高地隆起如蛙头,中部突起似蛙背,因形取义,故旧时俗称老蛙洲。
訾洲景区浓缩了桂林山水及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訾洲景区是桂林最年轻又是最古老的景区,的说訾洲景区年轻,那是因为訾洲景区在2011年的春节才初步建成供市民游客入园游览参观。訾洲景区古老,那是因为訾洲风景开拓历史悠久,耿直是桂林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园林遗址。
飞瀑落虹
各位嘉宾也许大家知道叠石和理水,是中国传统造园的两个重要环节。用楹联、匾额、题刻点题点景,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中国园林的特之一。在我们的右前方,我们可以看到一组错落有致的山石层层叠叠,(若叠锦采,潺潺流水从高处顺着石层呈梯级而下,激起珠玉般的水花,营造出一组动态的山水景观,这一景叫飞瀑落虹)。山石上刻着几幅字,请大家停下脚步来欣赏,从右到左分别是:胜甲天下、观月、訾洲红叶桂林秋、訾洲烟雨。  大家眼前所见的这些题字,就是古人高度概括訾洲风景的文字,它们抱括了訾洲景观的精华,蕴藏着訾洲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题字都有来历,请大家随我边走边欣赏。首先了解“胜甲天下“,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应裴行立的邀请来桂林游览訾家洲,写下了《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亭记启》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右,伏奉处分,令
撰《訾家洲事记》。伏以境之殊尤者,必待才之绝妙以极其词。今是亭之胜,甲于天下,而猥顾鄙陋,使之为记。伏受严命,不敢固让,退自揣度,惕然汗流。累奉游宴,窃观物象,涉旬模拟,不得万一。窃伏详忖,进退若坠。久稽篆刻,则有违慢之辜;速课空薄,又见疏芜之累。愆期废事,尤所战栗。谨修撰讫,上献。退自局 ,不知所裁。无任陨越惶恐之至)他认为“今是亭之胜,甲于天下”,给予桂林山水极高的评价,是把甲天下与桂林联系在一起的最早评说。比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宋代)出现得还要早。观月:古人看月有两个讲究,要么入山,要么临水,因为訾洲所处之地,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天气晴和之时,月照江流,景清幽,唐代桂管观察使裴行立建訾家洲亭时,就垒了一座望月台。观月两字告诉我们,訾洲不但白天风景美丽,訾洲夜月也有可观之处。
诗画汗青
各位嘉宾我们现在来到了诗画广场,诗画广场以像古代徐徐展开的竹简造型石壁为主背景。而我们眼前这组仿竹简石雕,其实是一方诗画碑刻,镌刻的为历代文人墨客描写訾洲的诗画。这一景,取名诗画汗青。(我们知道竹简是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书写记事的载体。汗青就是竹简,后来引申为史册的意思,诗画汗青,就是史册中有关訾洲的诗画,也
寓意着这些精选出来的訾洲诗画将永载桂林史册。)这上面唯一的一幅画,是清人朱树德的《小年夜是指哪一天訾洲烟雨》,出自他所绘的《桂林八景图说》一书,是桂林的八景之一,它告诉我们,烟雨濛濛的时候,訾洲的风景最是美丽。竹简上刻着的诗文不少,分别是:柳宗元《訾家洲亭记》节选唐. 李商隐《桂林路中作》:地暖无秋,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宋.张釜《游山七绝·訾家洲》:訾洲风物柳州文,开卷清遊入梦魂。老去一尊酬望眼,淡烟衰草华连村。宋.范成大的《访、古訾家洲》飘飘竹雨润轻裘,袅袅松风系小舟。安得从容兴废手,越人重上訾家洲。元.吕思诚《訾洲烟雨》:分合滩头见訾洲,訾洲烟雨水云秋。空蒙细縠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鸥鹭飞翔来上立,蛟龙腾跃此中浮。蓑衣箬笠垂杨外,时有渔人横钓舟。清.张宝《 口占一绝题壁以纪游踪 》:奇石嵯峨古渡头;訾洲红叶桂林秋,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其中“訾洲红叶桂林秋”描写的是桂林秋天的景象,訾洲的红叶是桂林秋天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枫叶留丹
-訾洲红叶桂林秋:新建的訾洲景区栽种了许多枫树,到了秋天大家再来訾洲游览,一定会
看到片片枫叶飘红枝头的秋景,所以,这一景,就叫枫叶留丹。(深秋的红叶,相思血染,烙印季节的诗篇,抒写深爱的信笺。一定要和最爱的人手牵手去赏枫,勾画天上人间的绝美画面。 枫树,叶片较大,与人的手掌大小相近,叶柄细长,使得叶片极易摇曳,稍有轻风,枫叶便会摇曳不定,互相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给人以招风应风的印象。所以,枫树得名于风。“枫”字与“风”字读音相同,“枫树”就是“风树”,表示招风应风的一类树。这一段可等游客上好洗手间以后边走边讲解)
  各位嘉宾待会儿游览时间比较长,途中没有洗手间,要上洗手间的嘉宾请您往右边走,白建筑物就是洗手间,不去的及嘉宾您在这看看景、拍拍照稍等一下······大家上好洗手间后请随我继续往前参观。
烟雨涵碧
我们面前的这一湾碧水,叫烟雨湖,是人工开挖的小湖,它的作用有二:一是洪水季节,分水泄洪,为訾洲解压;二是造景。(訾洲西邻漓江,水面开阔,因此,景比较疏朗,景观效果好。而东边漓江岔河水面比较小,且被树林遮挡,基本看不到水面,加上东边建筑密度大,这就使訾洲东部看上去十分拥堵)。兴建訾洲景区时,訾洲建设者从中
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原理中得到启发,开辟了这一片水面,并在水中垒出了三个别致的小岛,两岸之间以跳石,汀步勾连,水边种植了一些芦苇野草和水生植物,营造出几分山林野趣。平静的水面像一面镜子,倒影出七星山苍翠的山峰,形成了碧峰烟雨,烟雨涵碧的新园林景观。
学前班班主任工作计划展馆前面的石雕
唐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诗前四句绘景,为后面抒怀作铺垫。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的气候炎热难当,惟独桂林清爽宜人。更何况在雪花纷飞的隆冬,万里之外有梅花飘香呢。后四句直抒胸臆,深沉感人。友人处在如此佳境中,使我日夜萦悬的心稍得宽慰,请他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努力报国,给乡邦带来佳音。我在岷江边送英才俊逸的段参乘舟远去,就托附他把这首忠贞的《白头吟》转交给挚友转自www.911CHA
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长庆二年(822),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韩
愈作此诗相赠,诗一起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而漓江之碧澄蜿蜒, 流速缓慢,亦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所以这两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状之特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二句则写桂林特殊的物产。以上两联着意写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异之处,酝酿够了神往之情。最后归结到送行之意,严大夫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亦“远胜登仙”。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难能可贵的是写出了逸致,令人神远。自此,该佳联便与桂林山水相得益彰,名驰寰宇,誉满天下。
唐白居易《送严大夫赴桂林》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
香樟拥翠
各位嘉宾、眼前看到的这一片是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樟树,樟树,学名桴树,又名香樟树,树语为顽强的生命坐定莲花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的境界,同时也与爱情有关,起独
特的香味使人感觉浪漫; 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新建的景区,拥有原生树木,那是一件令人十分惬意的事。今天的訾洲,正因为有了这一片枝叶婆娑的香樟树林,使得訾洲景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前方我们将要欣赏到的是“岁寒三友”。
徐悲鸿田汉欧阳予倩铜像-岁寒三友:
各位嘉宾来到这里请您停下脚步来欣赏。眼前这岁寒三友历史人物雕是我国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会长程允贤先生2000年的创作,作品就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开展西南剧展为原由,选择当时相继来桂林组织、领导和参与抗战文化救亡运动的三位代表人物。您看最右边背着画板的是徐悲鸿先生,中间拄着拐杖的是欧阳予倩先生,左边光着头,双手抱胸的是田汉先生。程允贤以娴熟的写实手法,表现肃穆而凝重的气氛,高度赞扬他们在中华名族危难时刻不屈的名族气节和追求光明的人格力量。接下来我们边走了解三位伟人的事迹。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皖南事变”后,到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活动,1944年春,田汉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
欧阳予倩(1889~1962),湖南浏阳人, 1944年和田汉等举办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演出话剧、戏曲、木偶戏等60余出)为宣传动员民众、检阅抗战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36年6月应广西当局聘请,担任广西美术学会名誉会长,9月在桂林筹建美术学院。(在阳朔期间,广西当局由李宗仁先生出面购得县前街一号房屋供他居住)。从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二年这六年间,他曾几度来到桂林,在桂林留下了他无数漂泊的足迹。各位嘉宾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三位伟人的事迹接下来大家随我边走边欣赏,待会儿将要看到的是一座雕塑。
石刻一(右侧):唐代赵嘏《寄桂府杨中丞》节选
遥闻桂水绕城隅,城上江山满画图。为问訾家洲畔月,清秋拟许醉狂无?
桂林景区有哪些
石刻一(右侧)前汴州杨尚书宴游,题诗云:
桂林云物昼漫漫,雨裹花开雨裹残。惟有今朝好风景,樱桃含笑柳眉攒
山水神韵
各位嘉宾左前方就是那座雕塑,大家随我走到雕塑的正前方欣赏,这是最佳的观景位置······各位嘉宾眼前的这座雕塑是唯一的单体雕塑。这座雕塑也是用花岗岩雕刻而成,雕塑长3米,高1米左右,通体线条流畅、柔美。漓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为了表达对她的爱,特地用柔美、丰满的女性形象来表现。”从远处看,这位女性向上扬起的头、撑起的手脚就像漓江沿岸座座青山,飞扬飘动的发丝以及她的身体曲线则寓意着长流不息的漓江水。欣赏之后大家随我继续往前参观。
幽篁伞盖
各位嘉宾待前方有一片竹林,竹子给人的感觉,是修长的,人们常常说茂林修竹,待会儿我们将要看到的竹子却不一样我们,来到这里请大家停下脚步看行走的左侧···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竹子,却是低矮的,密密麻麻有许多的枝桠,弯成一道圆拱, 天然形成的拱状竹篷,
好像在訾洲上撑起了一把超大的绿伞盖(太阳光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竹影婆娑,美不胜收)伞盖’奇观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由竹子的品种所决定的。这片竹林是以甜竹为主,又叫曲秆竹、甘竹,其实也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竹子。它最大的特点是根部经常呈‘之’字形曲折生长,通俗地说,这种竹子喜欢以铺天盖地的方式生长,这一景,就叫幽篁伞盖。幽篁,就是幽深的竹林。(故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五言诗《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訾洲景区里的这片竹林,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这里原来是市东江苗圃的育林基地。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才得以成林。”因甘竹竹笋的味道非常甘美,所以,通常人们很喜欢采收食用。只要被人为砍伐后,竹子就会改变姿态。而这片竹林在几十年的生长过程中,从来没有遭到人为的砍伐、破坏,所以,就能够保持着自然生长而成的美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