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
2012-2021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单选题
1.(2016·北京西城·高三期末)秦代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时代不断得以发展,原因是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        ②能够有力地抗击外来侵略势力
③促进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保证了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21·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下面为2020年发布的汉代路县故城部分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从中可推测出
A.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    B.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
C.路县人采用灌钢法制作农具    D.汉代长度和体积标准不统一
3.(2021·北京西城·高三期末)周天子派遣自己的子弟、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造成了不同族人的混居。“不同族人混居”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A.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使国家彻底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D.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4.(2013·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   )
A.《论语》    B.《韩非子》    C.《春秋繁露》    D.《焚书》
5.(202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汉朝建立后,“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同‘缺’)焉。”为此,汉武帝
A.颁布了“推恩令”    B.设置了中朝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实行盐铁专卖
6.(202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遗址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可以推测当时
A.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C.已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D.农业领域广泛使用铁犁牛耕
7.(202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有殷一代,继王位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弟之继位有两种情况,一是继父之位,一是继兄之位。”这种情况在西周发生了改变,因其实行了
A.封邦建国    B.土地国有制度    C.礼乐教化    D.嫡长子继承制
8.(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下图文物启卣(yǒu)上的铭文记载,启是周王朝的地方领主,他曾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此记载反映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史家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以上言论体现出司马迁的治史原则包括
①广集资料②以史为鉴③秉笔直书④以小见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6·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确立了察举制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1.(2013·北京西城·高三期末)王国维认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代没有实行分封制    B.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商王由贵族推举产生    D.商人地位低贱不能适用宗法制开斋节的习俗
12.(2016·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庄子
B.孟子荀子
C.荀子韩非子
D.孟子韩非子
13.(2013·北京西城·高三期末)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14.(2016·北京西城·高三期末)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5.(201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
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    B.汉朝初年的丞相
C.明朝初年的内阁大学士    D.清初的军机大臣
16.(201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在宗法制的等级结构中,处于最底层的是
A.卿大夫    B.士    C.平民    D.奴隶
二、材料分析题
17.(202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商鞅方升与统一标准
商鞅方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属于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下面是某位同学整理的相关资料信息。请你围绕“商鞅方升是标准器”这一主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并谈谈你的认识。
类别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信息
解释
认识
器物及其规格
该器物制作于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是量器标准器,规定“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为一升。经现代技术测定,商鞅方升容积为202.15毫升。
二手房税费器物铭文
铭文为两次刻印。第一次是在秦孝公时;第二次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复刻的诏书铭文中有:“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统一)之。”
器物使用
最初颁发给“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秦统一后,又把它调回检定准确度,补刻诏书后又发给了“临”(今河北邢台临城县东)。
方升的使用体现了国家用标准器规范各地的量器。
985211
18.(2015·北京西城·高三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请参考给出的示例,概括文中编号处文句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除示例外,任选两处作答即可)
示例:文句④ 信息:社会上出现了统一(政令与文化)的倾向。分析:国家长期战乱,人心思定;推动政治和学术的统一。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所以不断得以发展,是由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显著,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能够有力地抗击外来侵略势力,促进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故C正确;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实行较为严格的思想限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故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B
天猫商城
【详解】
从材料中的牛、犁铧等信息可以看出,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故答案为B项;半坡人
最早培育出粟,河姆渡人最早培育出水稻,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排除C项;汉代实现了长度和体积标准的统一,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周代“不同族人混居”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融,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A正确;周代没有中央集权,排除B;CD项太绝对,排除CD。
打工实践报告4.C
【详解】
题干中将人君和天象结合,体现了君权神授观念,属于董仲舒的思想, C正确;《论语》、《韩非子》、《焚书》均不具有这一思想,排除A、B、D。
5.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汉武帝认为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在文化礼制等方面多有缺失,为此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解决“稽古礼文之事”的举措,答案为C;A是削弱王国势力,与题意不符,错误;B是汉武帝处理君权与相权矛盾问题,与题意不符,错误;D是汉武帝实行的经济政策,与题意不符,错误。
6.C
【详解】
根据材料“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说明在当时生产工具相当简陋的时代,能根据山势和生产生活的需要修筑10余条堤坝,表明当时的人们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提到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A错误;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是在公元前2070年,即距今4100年左右,按照良渚古城存在的时间最晚距今4300年,还应该是原始社会,B错误;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300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7.D
【详解】
材料的意思是殷朝继承王位的多数是弟弟,一种是继承父亲之位,一种是继承哥哥的位子,但是这种情况到了西周发生改变,是因为周朝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制,故答案为D;封邦建国是分封制,不能改变王位继承问题,A错误;B是土地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礼乐教化是维护约束贵族统治的作用,但是不能用来规定王位继承问题,C错误。
8.C
【详解】
材料“启是周王朝的地方领主,他曾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符合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故C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最高权力的继承方式,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郡县制属于按照地域划分行政区划,故D项错误。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启是周王朝的地方领主,他曾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结合分封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9.A
【详解】
据材料“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可得出广集资料;材料“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大意是:文章直白、所记载事情经过核实、不凭空加以赞美、不掩饰其过错。也就是为符合实际的记载,秉笔直书;以史为鉴、以小见大,材料未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10.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与地方王国问题无关,故A错误。材料也并没有体现选官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故C和D排除。因为他们接受皇帝的垂询实际上是在牵制宰相,限制相权,故而加强皇权,故本题选B。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1.B
【详解】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商代没有推行嫡庶的制度,所以不存在宗法制。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题目中未涉及分封制,故排除A项;商王的地位由世袭得来,故排除C项;宗法制适用于所有人,故排除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
12.C
【详解】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庄子属于道家,倡导无为而治,故A错误。B、D错误,因为孟子强调性本善。故本题选A。而荀子属于儒学,他的观点有性本恶和礼法并用。而韩非子属于法家人物,倡导以法治国,故本题选C。
13.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法家是战国时期主张中央集权,依靠法治,用严刑峻法维护统治,故选择C项。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