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四中考复习  内能及其利用
教学目标: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课前热身
1 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 ,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代火箭利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 燃料燃烧的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_________是人类使用的最大量的一种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_______
4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________,把内能转化为______的冲程是______冲程.
5煤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热值的定义可知,热值q=   ,式中m是燃料的质量, Q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那么(    )
A 热值的大小与Q成正比           
B 热值的大小与m成反比
C热值的大小与Q、m都有关,由Q与m共同决定
D热值的大小与Q、m都无关,由燃料的种类决定
电脑截屏是哪个快捷键7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水蒸气把壶盖顶开            限电令
B落在手心里的雪花熔化成水
C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和   
D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8如果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 r/min,则柴油机每秒内(    )
A完成30个冲程,做功30次     
B完成60个冲程,做功60次
C完成60个冲程,做功15次     
D完成120个冲程,做功30次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内能为零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 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
10完全燃烧0.5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问能否把100 kg的水从20 ℃加 热到100 ℃?〔天然气的热值是8.4×107 J/m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有什么好听的歌曲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例2】甲、乙两物体质量、初温都相同,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接触以后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
  A甲的内能增加,乙的内能减少 
B甲的内能减少,乙的内能增加
  C甲的内能不变,乙的内能减少 
D甲、乙的内能都不变
【例3】当瓶中的煤油倒去一半后,则煤油的(    )
A比热容不变,热值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热值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热值和密度都不变 
【例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热值为 1.26×107J/kg的干木柴能使250 kg,30 ℃的水温升高到(      )
A 120℃           
B 100℃     
C 90℃           
供暖温度标准是多少D无法确定
【例5】两台四冲程汽油机在相同时间内,甲做的有用功是乙的3倍,甲机的热机效率是20%,乙机的热机效率是25%,则甲、乙两机消耗的汽油质量之比是(  )
A 12∶5   
B 5∶12     
C 15∶4   
D 4∶15
【例6】质量为10 kg,初温为20 ℃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这些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  干木柴完全燃烧提供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80%被吸收,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干木柴?(q=1.2×107 J/kg)
【例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 天蝎座-性格分析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答:    (错误/正确),因为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     有关,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学情分析
  使学生逐渐形成对物理问题的另一种观点,即除了用一般的物理原理去解释物理现象、过程之外,还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看到的物理问题,甚至于扩展到从能量的角度去分析自然现象乃至于社会现象。
效果分析
本节课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理念,是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认知过程,在整节课中,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尽量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得出了实验方法和结论,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索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兴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抽象的大气压强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
    第13章是在学习了运动和物态变化的基础上,从宏观的物体运动进入微观的分子运动,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在认识宏观现象的基础上了解其深层次的微观机制。
    第14章在前面引出内能的基础上,讨论内能的应用。涉及的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如:燃料的燃烧(内能)、有效利用燃烧(效率)、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防治(能量的转化)。
观现象推测微观机理、转化法--科学研究方法
评测练习
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___,分子之间几乎没有____的作用.
2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的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 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这是_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_________较小.
4  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会出现雾气,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______时,内能______,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5  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________方法增加火药的内能,而后者是用_______的方法增加火药的内能.
英雄联盟更新慢怎么办6  下列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金秋八月,公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
C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变黑了          D扫地时,看到空中尘埃飞舞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少量的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滴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容器中的水的内能会 增大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不变
D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8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