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专题研究:蚂蚁集团:我们如何看待各项业务的发展空间?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20年09月15日
银行
蚂蚁集团:我们如何看待各项业务的发展空间?
蚂蚁集团的背后逻辑:流量+生态+科技。1)我国互联网金融中最大的流量平台。
2020H 用户数超10亿(其中MAU 高达7.1亿),商家数超8000万,金融机构
合作伙伴超2000 家;2)背靠阿里集团,最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生态圈仍在快
速拓展。阿里集团2019年GMV 超过7万亿人民币,仅天猫在线上零售市场占有
率已达50%,阿里系具有绝对统治地位。支付宝已成长为集团流量核心账户+服
务的平台入口,到2020H 已涵盖超过 1000 种服务及超过两百万个小程序。生态
圈的扩大加强了与客户的绑定以及客户价值的挖掘,支付宝使用3种、5种以上
产品的客户占比分别从2018年的70%、30%提升至2019年的80%、40%,按
MAU 作为分母测算的ARPU 从2017年的131元逐步提升至2020H 的204元(年
进京证在线办理化),未来仍将不断提升。3)基于“BASIC ”的核心技术框架,持续提升科技实
力,加速合作伙伴与场景的拓展、流量与场景的绑定,实现科技赋能、科技输出,
拓展伙伴的良性循环。
三大核心业务均处于快速发展期,但空间与定位不同。
1、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低费率打造流量入口,夯实流量与生态。2018-2020H
增速分别为23.6%、17.0%、13.1%,未来将保持“低费率+收入稳定增长”,主
要基于:1)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第三方支付业务增速最高时期(2014-2018年)
已过,未来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2)“双寡头”格局基本稳定,财付通+支付
宝市占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市占率提升空间有限;3)支付业务很难也没有
必要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蚂蚁集团主要通过相对较低的交易费率(广义费率
仅0.05%,纯支付费率约0.20%)的方式保持庞大的流量基础,为其他业务的开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三大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未来创收的“金矿”。
1)促成微贷业务:继续引领联合放贷市场的“东风”。基于场景、信用数据与科
技优势,依托“花呗”、“借呗”等明星产品的影响力,蚂蚁集团与广大中小银行
在“联合放贷”市场上合作空间较大,当前蚂蚁集团在线上小额贷款市场市占率
已达25.2%,根据IPO 中奥纬咨询的测算,在线小额贷款市场未来5年均复合增
速高达34.2%。
2)促成理财业务:在线财富管理超市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余额宝的基础上,打
造一站式、开放式财富管理超市。类似线下淘宝连接消费者与商户,蚂蚁财富连
接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投资者,并通过金融科技输出、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蚂
蚁集团在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的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并且其中非货币基金类占
比、技术输出收入占比有望逐步提升盈利能力更强。
3)促成保险业务:掀起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新风向。我国保险深度较低,互联网保
险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未来5年全行业在线保费规模增速高达38.1%。相比
微贷、理财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竞争格局相对分散,财产保险市场中CR4不到
50%,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巨头集中效应,这使得蚂蚁集团保险科技平台的作用得
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更容易获得大量的合作伙伴,未来将保持高增长。
3、创新业务:开放+BASIC 战略强化科技赋能,打开未来技术输出的空间。目
前在蚂蚁集团的营收中占比较小,2020H 收入仅5.44亿,占营收比重不足1%,
但预计随着BASIC 为核心的技术优势不断输出,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
如何灭蚂蚁
行业竞争格局基本已定,毛利率+管理费率正趋于稳定。由于18年-19年蚂蚁集
团为抢占市场份额(尤其是为了稳固支付业务市场份额)进行了“价格战”,其
毛利率从64%下降至50%,而在增加销售费用+加大研发投入的情况下营业利润
率最低2018年仅4.11%。但在主要市场份额已经较为稳定后,费用基本正常化,
营业利润率已提升至34.1%。
风险提示:平台用户与商家参与度下降、金融机构合作遇阻、平台网络效应不及
预期、新冠疫情发展超预期、金融监管趋严超预期。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马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40001 邮箱:*******************分析师  陈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80001 邮箱:*******************分析师  蒋江松媛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90001 邮箱:
*************************** 相关研究 1、《银行:本周聚焦—8月社融继续高增,京东数科IPO 估值2000亿,保险资管产品细则发布》2020-09-13 2、《银行:本周聚焦:车险综合费改实施影响几何?》2020-09-06 3、《银行:本周聚焦:首家银行中报—江苏银行表现如何?7月零售资产质量如何?》
2020-08-16
-16%0%16%32%2019-092020-012020-052020-09银行沪深300
内容目录
一、蚂蚁集团:流量+生态+科技=Fintech巨头 (4)
二、蚂蚁集团三大业务空间在哪里? (7)
1、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蚂蚁集团生态的起点,低费率打造流量入口,夯实流量与生态。 (7)
1.1 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的行业商业模式:做用户的核心“数字钱包” (8)
1.2支付业务的收入模式:交易规模×费率 (10)
1.3 蚂蚁集团支付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12)
2、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未来创收的“金矿” (13)
2.1 促成信贷业务:引领联合放贷市场的“东风” (13)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2 促成理财业务:财富管理超市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19)
2.3 促成保险业务:把握保险行业新风向 (27)
3、创新业务:BASIC战略打开未来技术输出的空间 (31)
风险提示 (33)
图表目录
图表1:支付宝MAU、ARPU增长趋势 (4)
图表2:客户粘性增加,使用多种产品的客户占比不断提升 (4)
图表3:阿里巴巴集团生态圈 (5)
图表4:支付宝平台作为流量入口,提供的全方位服务 (5)
图表5:蚂蚁集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情况 (6)
图表6:蚂蚁集团净利润与净利率走势 (6)
图表7:蚂蚁集团利润表拆分(未特殊标注为百万元) (7)
图表8:支付宝作为账户方,资金来源包括五类 (8)
图表9:第三方支付的主要产业链 (8)
图表10:网络支付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9)
图表11: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规模 (10)
图表12:第三方支付的四种支付模式的占比 (10)
图表13: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2020Q1) (10)
图表14: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趋势 (10)
图表15:支付宝的主要收费规则 (11)
图表16:中国数字支付交易规模 (12)
图表17:蚂蚁集团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情况 (12)
图表18:蚂蚁集团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营业收入、促成业务规模、综合费率情况(亿元) (13)
图表19:花呗分期手续费率及测算对应年化利率 (14)
图表20:蚂蚁借呗年化利率分布 (14)
图表21:花呗--蚂蚁小微小贷公司营收、利润情况(亿元) (15)
图表22:借呗—蚂蚁商诚小贷公司营收、利润情况(亿元) (15)
图表23:联合放贷的主要模式 (16)
图表24:蚂蚁集团+网商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流程 (16)
图表25: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及利润(亿元) (17)
图表26: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数及增速 (17)
图表27:我国小额贷款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万亿元) (18)
图表28:我国线上小额贷款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万亿元) (18)
图表29:蚂蚁集团微贷科技平台业务规模、费率 (19)
图表30:蚂蚁集团促成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19)
图表31:蚂蚁集团微贷科技平台收入情况(未特殊标注均为百万元) (19)
图表32:蚂蚁集团各类AUM产品规模测算(亿元) (20)
图表33:蚂蚁集团财富管理业务AUM、收入拆分 (21)
图表34:理财科技平台营业收入构成(亿元,测算) (22)
图表35:我国居民可投资资产、线上可投资资产规模增长趋势(万亿元) (22)
图表36:现金及存款占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比例,中国VS美国(2019A) (23)
图表37: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构成(2019 VS 2025) (23)
图表38:部分产品申购费率 (23)
图表39:我国居民户均金融资产情况(万元,从高到低排序) (24)
图表40:招商银行客户、AUM分布情况 (25)
图表41:人均AUM:支付宝VS招商银行(万元) (25)
图表42:30岁以下基金投资者占比呈提升态势 (25)
图表43:金融资产在50万以下的基金投资者占比在不断提升 (25)
情侣戒指
图表44:互联网平台的基金代销只数、合作基金公司家数(截止2020.09) (26)
图表45:蚂蚁基金销售营业收入已超过天天基金 (26)
图表46:蚂蚁集团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情况(未特殊标注单位均为百万元) (27)
图表47:蚂蚁保险为客户提供多种类型产品 (28)
图表48:蚂蚁保险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28)
图表49:国泰财险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元) (29)
图表50:国泰财险净利润情况(百万元) (29)
图表51:相互宝累计参与人数情况(亿元) (29)
图表52:相互宝季度分摊金额情况(亿元) (29)
图表53:2019年保险深度(保险规模占GDP比重)对比 (30)
图表54:中国保险保费规模及线上保费规模预测(万亿) (30)
图表55:2020H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份额(按保费规模统计情况) (30)
图表56:2019年我国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市场份额 (30)
图表57:蚂蚁集团保险科技平台收入情况(未特殊标注均为百万元) (31)
图表58:蚂蚁财富基于BASIC的开放战略 (32)
一、蚂蚁集团:流量+生态+科技=Fintech 巨头
蚂蚁集团作为我国当前最大的Fintch 巨头,其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
1)支付宝已经是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最大的流量平台。2020H 支付宝 APP 服务超过 10 亿用户(其中月活跃客户数高达7.1亿)和超过 8000 万商家,及超过 2000 家金
融机构合作伙伴。过去12 个月期间,蚂蚁集团用户中超过60%通过支付宝 APP 获得
过生活服务。
2)背靠阿里集团,最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生态圈已基本形成,且未来还将快速拓展。阿里集团2019年GMV 超过7万亿人民币,根据网经社统计数据,仅天猫的市场占有率
已超过50%,阿里系具有绝对统治地位。阿里集团本身已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场景,从线
上零售的淘宝与天猫,O2O 的盒马、饿了么与口碑,B2B 的1688、数字媒体的优酷、虾
米、阿里影业、到创新业务的高德地图、钉钉等等。支付宝务最早起步于阿里巴巴集团
的交易平台,不断发展拓展至更多的外部场景,逐步成长为流量核心账户+集团服务的
平台入口,到2020H 支付宝APP 已涵盖了超过 1000 种日常生活服务及超过两百万个
小程序,包括出行、本地生活服务及便民服务等等。
生态圈的不断扩大加强了与客户的绑定以及客户价值的挖掘。支付宝使用3种、5种以
上产品的客户占比分别从2018年的70%、30%提升至2019年的80%、40%,按月活
跃客户(MAU )做分母测算的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从2017年的131元逐步提升至
2020H 的204元(年化),未来仍将不断提升。
3)持续提升科技实力,加速合作伙伴与场景的拓展、流量与场景的绑定,实现科技赋能、
科技输出。蚂蚁集团已建立了基于“BASIC ”为基石的科技体系,在各项科技领域已经建
立了领先优势。截至7月末,蚂蚁集团在全球四十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专利或专利申请,
lcd
2.63万项,其中 6382
项已经获得授权。区块链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全球第一,且已落地超过 50个商业应用场景。金融科技是为蚂蚁集团各项业务赋能的关键,最重要的是,
蚂蚁集团秉承技术开放、平台化的理念,各项技术全面开放,包括容灾系统在内的多项
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如金融安全、蚂蚁风险大脑、区块链等都将对合作伙伴开放。这
一理念将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共同成长,开拓新的场景与生态圈,正向循环。
产假多少天2020新规定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IPO 文件,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IPO 文件,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阿里巴巴,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IPO 文件,国盛证券研究所
蚂蚁集团三大核心业务均处于快速发展期,但定位明显不同(具体商业模式、行业格局、
盈利模式分析见第二章):
1、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低费率打造流量入口,夯实流量与生态。我们预计蚂蚁集团这
一业务未来将保持“低费率+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基于:
1)从行业趋势来看,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第三方支付业务增速最高的时期(2014-
2018年)已过,未来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 2)从竞争格局来看,第三方支付行业“双寡头”格局基本稳定,2017年以来腾讯财付
通、阿里支付宝市占率基本稳定在40%、55%左右;
3)支付业务是客户的基础需求,也是流量、客户、其他业务的起点,因此对蚂蚁集团而
言,支付业务很难也没有必要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通过相对较低的费率(广义交
易费率仅0.05%,支付业务费率约0.20%)的方式保持庞大的流量基础,为其他业务的
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三大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未来创收的“金矿”。我国互联网小额贷款、在线财富管理、
互联网保险市场当前发展空间广阔,蚂蚁集团基于现有的流量、场景、技术优势,数字
金融科技平台的收入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具体来说:
1)促成微贷业务:继续引领联合放贷市场的“东风”。基于自身消费场景、蚂蚁信用数
据与科技优势,借助“花呗”、“借呗”、“网商贷”等明星产品的影响力,蚂蚁集团与广
大中小银行在“联合放贷”市场上合作空间较大。当前蚂蚁集团在线上小额贷款市场市
占率已达25.2%,根据IPO 中奥纬咨询的测算,在线小额贷款市场未来5年均复合增速
高达34.2%。
2
促成理财业务:在线财富管理超市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余额宝的基础上,蚂蚁集团
致力于打造一站式、开放式财富管理超市。类似线下淘宝连接消费者与商户,蚂蚁财富
连接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投资者,并通过金融科技输出、赋能传统金融机构。根据奥
纬咨询数据,由于蚂蚁集团在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的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到2022年
管理客户总资产有望达到6.88万亿,并且其中非货币基金类占比、技术输出收入占比有
望逐步提升。
3)促成保险业务:掀起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新风向。本身我国保险深度较低,互联网保险
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蚂蚁集团引用奥纬咨询的测算,未来5年在线保费规模将迎来
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将高达38.1%。相比微贷、理财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竞争格
局相对分散,财产保险市场中CR4不到50%,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巨头集中效应,这使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