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叶蚁
切叶蚁
从树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叶子,将叶片用来种植真菌。它们用长出的真菌喂养幼虫(成虫主要是吸食被它们切碎叶片的汁液)。能够切下叶片的蚂蚁实际只有2个属(atta and acromyrmex),一共38种。
实际上它们只分布在中美洲和北美洲干燥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但它们是当地的优势物种。无可争议的,它们在当地人和游客们中是最著名的蚂蚁。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它们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叶片采集和运输队伍,它们甚至能将250米以外的叶片运到巢穴。
切叶蚁是拥有自然界最精细社会的生物之一。这源自于它们所进行的特殊农业生产(他们是除人类以外少有的几类能够通过种植获得食物的生物之一
)、庞大的体(atta sexdens一窝可以达到800万个体)和它们神奇的社会分工(不同大小的蚂蚁承担不同的任务)。
真菌种植者
切叶蚁以种蘑菇为生,它们是如何进行的呢?早在蚁后婚飞时就将娘家的菌种藏在自己口中的凹陷处,之后,经过自己开创家园,到一定规模后,开始由工蚁开辟香菇园地。
切叶蚁在巢穴中利用植物材料种植真菌“蘑菇”。植物材料是它们从周围的植物上切割下来的叶子、花瓣或者其它的部分。一旦探路的蚂蚁发现了合适的植物,它就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回去召集同伴。中等体型的工蚁(头宽大约2毫米)切割下树叶,然后把叶子搬回巢穴。体型较小的蚂蚁来回跑动,担任警戒任务。有些小型蚂蚁会跑到正在搬运的叶片上“搭顺风车”,这种行为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linksvayer et al 2002)。一种说法是,这是为了防止非常小的寄生蝇攻击正在劳动的中型工蚁。
有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这样的运输队伍中夹杂着巨大的兵蚁,它们的头宽可以有7毫米,体长超过1.7厘米。兵蚁曾经被认为单纯为了战斗而存在,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还有其它的功能(san juan and li, 2004a)。
当收获的蚂蚁回到巢穴后,它们将叶子交给小一些的工蚁。这些工蚁将把叶子送到众多农场中的一个,在那里,叶片将被更小的蚂蚁逐级切成小块,直到被咀嚼成为菌床。不同的切叶蚁菌床准备、栽培方法不同,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学习性,可见切叶蚁的智力高于一
般蚂蚁,更高于一般昆虫。绒毛状的真菌将被巢穴中最小的蚂蚁照料,它们最后把生产出的“蘑菇”分配给巢穴中的其它成员。
切叶蚁的田间管理也很重要,为了保护它们种植的真菌,切叶蚁巧妙利用了生长在它们皮肤上的链酶菌(streptomyces)所产生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能高效地杀死入侵者。一旦真菌种植地被蚂蚁遗弃,那里很快就会长出许多杂菌。为了防止菌丝过度繁殖,小工蚁也不时的将有些菌丝除去。有时因为小工蚁的数量不够,菌丝泛滥难以阻止,消耗大量的氧气,这会使幼虫窒息而死,造成整个体的毁灭。因此,一旦将要发生这种菌丝“疯”长的迹象,工蚁只好携蚁后和幼蚁等弃家而逃。
这个蚂蚁、细菌和真菌组成的庄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也是自然界中协同作用的一个典范。两个傻子在一起
蚂蚁的交流
蚂蚁的视觉不是很好,大多数蚂蚁只是有限的利用着这种感觉,许多蚁种几乎
将自己永远封锁在地下世界里。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巢穴里,在闷热而基本静止的空气里,
更可取的交流方式是信息素的传递。
蚂蚁使用化学物质交换信息。据估计蚂蚁大约有10-20个这样的化学“单词”或“短语”。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每只工蚁所传播的每种信息素量一般不超过百万分之一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昆虫学家john bradshaw及其同事就发现在织叶蚁中有一种化学的报警方式。当一只工蚁在巢内或者领地内发现了敌人就就会从头部腺体排出由4种化学物质混合的物质。这四种化学物质以不同的速度向外扩散,它的同伴会一个接一个的收到这些物质。第一个是己醛(一个分子有6个碳原子的醛类物质),它引起警觉。第二个是己醇(在化学结构上和己醛类似,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变成己醛),足量使蚂蚁警觉起来并开始寻麻烦的根源。第三个是十一烷(一种饱和脂肪烃类),它可以吸引工疫更靠近事发地点并叮咬任何异物。第四种是油酸辛烯醇,它可以增加进攻动力使蚂蚁进行攻击。
声音的交流发生在大多数种类的蚂蚁中。蚂蚁通过摩擦一个薄薄的排刮器,可以产生一种短促的尖叫声。这个发音器位于后腹柄结和腹部之间。一般情况我们是无法听到蚂蚁的叫声的。
蚂蚁的叫声可以发挥何种功能主要取决于种类和所处的环境。德国动物学家休伯特·马克尔首先发现被坍塌掩埋在巢穴里美切叶蚁属(atta)蚂蚁会通过叫声向同伴求救。然而救援的蚂蚁从来不在乎空气中的声音,它们用足的末端感受震动。
昆虫学家flavio roces发现切叶蚁的发音拥有另一个功能,在发现好的树叶之后来召集同伴。
另外一种声音交流被在弓背蚁中发现了,弓背蚁的工蚁通过用头敲击地面或其他坚硬的东西而使声音在地下传播而向同伴预警。使用这种技能的蚂蚁多半是生活在朽木或纸巢中的。
但是,蚂蚁之间的声音交流是及其有限的,根本不能形成一个词表。恐怕它的作用不会带来超过我们听到有人尖叫而知道“那里有一个人并且发生了一件事情”更多的信息。
蚂蚁巢穴居住了不只是节肢动物,还有很多分类级别高得多的生物,甚至鹦鹉。世界上大概有万余种蚂蚁,但和甲虫比较起来数字并不是很大,然而每种蚂蚁的数量却非常多。蚂蚁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蚂蚁从早上一直较量到晚上~
然而蚂蚁之间又确实存在着互助行为,这些习性保证了蚂蚁大家族的繁荣。
在某种林蚁(蚁属蚂蚁)(比如深棕林蚁)的巢里,蚁后由于某种不知的原因死亡,这时整个家族就有灭绝的危险。同时,附近有另一只另一种蚁后(比如红林蚁)正在匆忙的想组建自己的巢。她离开了自己原来的家但是又不到自己的同伴,她终于跑进了另一种蚂蚁的家。这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她被接纳了!深棕林蚁像对待原来的蚁后一样对待她,新生的红林蚁和深棕林蚁相处很好,这样逐步的,政权就实现了和平交接。
有时候蚁自己有蚁后,但也接受另一种蚁后,这样便产生了混合种,中不同的蚂蚁可以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在自然界中,相互合作的蚂蚁往往不是2、3种,有时可以几十种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例证,它违反了个体生物学的各种规律;也就是说它同有亲缘关系的物种不是去竞争,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生活在一起。
 
蚂蚁是冬眠的动物,漫漫严冬对蚂蚁来说是非常难挨的,因为饥饿和寒冷,每年都会有很
多蚂蚁因为严寒和饥饿死去。去年的强大王朝可能经过冬天之后已经极度地衰败了。healthylifestyle
因此,尽管依然春寒料峭,饥饿难耐的蚂蚁们已经开始准备行动了。蚁巢首先会派出先头部队进行探察和修葺巢穴。有时蚂蚁出来活动之早大大出乎人的意料,2004年2月16日,在河北保定河北大学校园内,我有幸见到了一只正在活动的掘穴蚁。这是我十多年来观察蚂蚁发现的出现最早的一次。只有这样唯一一只蚂蚁。它站在一片枯叶旁,由于天气还很冷,它腿脚很不利索,我注视了它很久,在周围我不到它的巢穴,它就那么孤零零地在那里。后来起了一阵风,它被风吹得在地上翻了几个滚。
我无从知道它出现的原因,也许是太向往春天了吧?或者是什么其它原因,我不知道。
经过了一个冬天,地面上原来留下的气味已经完全消失了,刚刚探出头来的蚂蚁要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在所到之处用屁股涂上气味标记或排上粪便,宣布其对领地的占有。有了领土,蚂蚁也就有了生命的补给,对于社会生物而言,领土对它们无一不是生死攸关的。为了领土,它们会频繁发动战争。
我所观察到的蚂蚁中,在地面撕杀最频繁的是玉米毛蚁。它们属于全球分布最广的一类蚂
蚁——毛蚁,也有资料管这类蚂蚁叫“草蚁”。玉米毛蚁为黑褐,体长在4毫米左右,大的也可以长到5毫米。
领地对于玉米毛蚁来说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放牧牲畜——蚜虫——的蚂蚁,这些蚂蚁酷爱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而蚂蚁则也蚜虫提供保护。这的确是奇妙的共生现象。因此,玉米毛蚁需要占领可以放牧蚜虫的植物。
你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巢穴的蚂蚁亢奋地抖动身体,彼此扭打在一起。这样的战斗会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
在我这里,红褐的掘穴蚁和玉米毛蚁几乎是夙敌。掘穴蚁的工蚁大约6毫米长,是欧亚大陆的优势昆虫之一,也是行动迅速而凶悍肉食性蚂蚁。这两种蚂蚁在体型上差别不是非常显著,因此,它们在食物资源问题上经常形成冲突。
玉米毛蚁在地面上善于大兵团式的作战,好象欧洲的正规军。如果你放一只外来蚂蚁在他们的巢穴附近,立即就可以招来潮水一样的蚂蚁大军。但玉米毛蚁单兵攻击力较弱。而掘穴蚁却完全相反,它们从不发动大规模的阵地冲锋,但它们行动迅速且单兵攻击力强。因
此,玉米毛蚁很难成功捕捉到掘穴蚁,它们对付掘穴蚁的策略是第一只工蚁死死咬住掘穴蚁,减缓它的行动,等待援兵。而掘穴蚁的应对策略则是,尽快杀死玉米毛蚁或用尾部喷射蚁酸迫使其放弃。因此,被拖住的掘穴蚁可能被玉米毛蚁的援兵杀死,掘穴蚁也有可能将玉米毛蚁杀死作为食物,结局则取决于两只工蚁的力量对比。
如何灭蚂蚁但在地面上,玉米毛蚁往往会派出大批的部队攻击掘穴蚁的巢穴。掘穴蚁游击式的战法无法正面和玉米毛蚁抗衡,它们采取了防守的策略。所有的蚂蚁都退入洞中,几只掘穴蚁工蚁在入口张开上颚进行防御,在它们身后则是大批的工蚁部队。玉米毛蚁没有掘穴蚁力气大,不能把堵着洞口的卫兵拖出来杀死,相反却很容易被对手拖入洞中杀死。因此,玉米毛蚁不敢擅自行动,于是往往形成僵持的局面。
当玉米毛蚁大军退去的时候,掘穴蚁又在巢外活跃起来,一切如初。开学唯美句子短一点的
除了地面,在地下巢穴之间有时会打通,往往也会出现争斗。实际上整个争夺是一个包括地面和地下的立体进攻与防御的拉锯战。
2003年的春天,在河北大学校园内我曾详细观察了一次精彩的战争。那里有一排白杨树,
东西走向排列,春天刚开始的时候一窝玉米毛蚁战据了其中的两棵,从此向东的若干棵白杨树则是被掘穴蚁战局。双方就围绕着它们交界处——第三棵白杨树的所有权问题展开了争夺。应该说这是玉米毛蚁的一次收复失地战争,因为2002年那里是它们的领地,现在玉米毛蚁建造的巢穴被掘穴蚁占据了。4月13日,我发现小股玉米毛蚁开始在第三棵白杨树周围活动了。它们在树干上跑上跑下,已经开始忙碌地采集蚜虫的蜜露。第二天,情况进一步发展,玉米毛蚁从大本营直接开凿了隧道,在白杨树西侧打开了出口,有相当数量的玉米毛蚁开始活动,一些掘穴蚁战据的入口受到影响,它们不时把一两只试图进攻的玉米毛蚁拖到洞里消灭。掘穴蚁仍然牢牢控制着白杨树。
第三天,也就是4月16日,形式急转直下,玉米毛蚁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取得了地面控制权!当然包括白杨树。
掘穴蚁则龟缩在洞穴里上颚向外进行“萨达姆”式的防守战。玉米毛蚁则攻占了最东边的一个洞穴,在地面上造成了掘穴蚁蚂蚁洞口的合围。地下的洞穴可能已经被打通,地下战争估计已经进入白热化,一部分掘穴蚁已经被分割在狭小的区域内,他们地下地上四面受敌。今年流行的发型图片
一直到4月18日,掘穴蚁没有在第三棵白杨树附近进行活动,玉米毛蚁仍然占据了整个地上
部分领地,地下战势暂时无法进行判断,估计掘穴蚁已经放弃了反扑。玉米毛蚁成功夺回了原来属于它们的领地。
同时,玉米毛蚁已经取得了阶段胜利,它们的力量已经开始威胁第四棵白杨了,收复失地的战争开始变为侵略战争了。
玉米毛蚁的大举侵略似乎激怒了整个掘穴蚁社会,在第四棵白杨树的地下,一定发生过非常激烈的战斗。4月26日,掘穴蚁的兵力再次推进到第三棵白杨树,它们占据了除西边一个洞口外所有的洞口。看来,玉米毛蚁的有生力量已经大量被消耗。
狼的翻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