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XXXXXXX学校《语文科目》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二手房怎么贷款(2021 ~ 2022年度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出卷人:   适用班级:中职班
班级:        __    学号:      _____    姓名:  _______     
母亲节礼物送什么好?
题号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考生请注意:本试卷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 2分 )  比喻粗心大意的人是(    
  A、马大哈 B、不倒翁 C、糊涂虫 D、老油条
2. (2分 ) 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3. ( 2分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      )
  A、梅花 B、梨花  C、荷花  D、桃花
4. ( 2分 ) “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5. ( 2分 )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  )风景区。
  A、黄山 B、华山  邪风曲好看吗C、庐山  D、峨眉山
6. ( 2分 ) “卧薪尝胆”说的是(   )
  A、夫差 B、勾践  C、管仲   D、范蠡
7. ( 2分 )下列词语中,只有(  )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俯视 B、环视  C、轻视  D、监视
8. ((2分 )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D、做生意的人
9. ( 2分 ) “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玉笛
10. ( 2分 )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D、比原来长了
二、语言表达(共6题;共30分)
11. ( 6分 ) 数字成语(以数字为开头补充成语)
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中国面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7分)根据下面提示,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用词造句很讲究,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  )里)
  请教 打扰 恭候 劳驾 拜托 失陪 久违 留步
()麻烦别人用(   ) ()等候客人用(   )
()好久不见用(   )()请人帮忙用(   
()托人办事用(   )() 请人不要送用(   )  
()中途先走用(    
13. (3分)歇后语填空
孔夫子搬家——(               ) 
千里送鹅毛--------             
肉包子-------             
门缝里看人-------             
-------             
黄鼠狼给鸡拜年——(         
14. (3分)根据提示完成句子。
东晋书圣王羲之以书法闻名遐迩。一年除夕,他在大门口写了副春联,没想到几乎浆糊未干便被人揭走,再写一副,依然无存。于是,他心生一计,写了第三副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对联太不吉利,也就无人来揭了。第二天凌晨,全家起来拜年,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使对联变为:                                    。拜年的人见到这副对联无不称好。
15. (3分)根据提示断句。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
请问,王之涣是如何断句的呢?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16. ( 8分 )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关睢》)   
(2)此中有真意,_城里的月光歌词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7)恢弘志土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8)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7. ( 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爷爷 
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十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趴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救援人员。爷爷却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我很难描述爷爷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 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人时,爷爷似乎早已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迎接着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10万元也治不好。”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在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极写家境的贫困,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什么乐器
(3)文中写我奶奶和妈妈的表现,她们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你从文中的爷爷身上学到什么?(3分)
                                                                               
                                                                               
                                                                               
(5)你知道为什么铁路上给了爷爷那么多钱吗?(3分)
                                                                               
                                                                               
                                                                               
五、写作题(共1题;共35分)
12. ( 35分 ) 新的征程,全新的你,一年奋斗再回首,你已不再青涩,时光承载慢慢的收获,坚定的脚印是你成长的印记请以《成长》为题进行作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