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卷附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 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
A.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B.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
C.有理想、有文化、有担当
D.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
2.下列不属于政治认同主要表现的是( )。
A.政治方向 B.有序参与
C.价值取向 D.家国情怀
3.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 )。
①个人品德 ②家庭美德
③社会公德 ④职业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和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按照 个学段呈现( )。
A.一 B.二
C.三 D.四
5.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建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特点有( )。
①学段衔接 ②循序渐进
③螺旋上升 ④联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6.道德与法治课程以 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 )。
A.国情 B.道德
C.法治 D.道德与法治
7.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 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
A.核心素养 学业成就 B.学业成就 核心素养
C.核心素养 学习成绩 D.学习主题 学业成就
小学ABCD等级标准8.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是本次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下列属于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意义和价值的是( )。
演讲稿六年级①旨在引导教师转变育人方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②旨在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坚持“唯分数论”
③是指导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④用于指导教材编写、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
。
A.学段内容 B.核心素养
C.学习成绩 D.学习主题
10.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呈现的是学生学习成效的典型特征,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旨在引导教师转变 方式,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 )。
A.教学 B.育人
C.思维 D.育分
11.下列属于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的是( )。
①立足核心素养,制定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②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③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
④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新课标提倡的,我们应积极探索的教学方法是( )。
①讲授式 ②议题式
③体验式 ④项目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 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改善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 )。
A.评价 B.考试
C.作业 D.家校沟通
14.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下列属于评价方法的是( )。
黑猫警长一共多少集①观察 ②访谈 ③作业 ④纸笔测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 为目标( )。
A.学生分数 B. 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乐的拼音
C.学生品德 D. 学生笔试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 共15分)。
梦到被蛇咬16.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 、 、 ”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
A.培养什么人 B.怎样培养人
C.为谁培养人 D.用什么方式培养人
17.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包括( )。
A.政治性 B.思想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18.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 )。
A.正确价值观 B.必备品格
C.关键能力 D.理想信念
19.评价贯穿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 、 、 的功能( )。
A.以评促教 B.以评促学
C.以评育人 D.以评启智
20.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注重案例教学,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案例选择要关注( )。
A.坚持正面引导为主。
B.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
C.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扩展性,能够服务核心素养的培育。
D.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引起共鸣。
三、简答题。(共4道题,共35分)
21.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0分)
22.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什么?其内在关系是什么?(10分)
23.确立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什么?(10分)
24.请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B 3.D 4.D 5.A
6.D 7.A 8.C 9.B 10.B
11.D 12.C 13.A 14.D 15.B
两点水的字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评分标准: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 20.ABCD
三、简答题。(共4道题,共35分)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10分)
22.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有机统一,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0分)
23.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立场鲜明;第二,价值导向清晰;第三,知行要求明确。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要准确理解课程依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价值规范,注意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情感激发学生,以文化熏陶学生。(10分)
24.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坚持以评促教;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评分标准:错字别字均不给分)
1.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
实践性。
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