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bai2011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5*1=25)填空(10*1=10)名词解释(5*3=15)简答题(5*6=30)论述题(2*10=20
一、单选题
1.        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2.          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3.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省是 
4.最早的人是  ,之后是 
5.  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
6.“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7.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的地区,曾被称作 
8.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的典籍是     
9.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10.被中国古人称之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11.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1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13.“文化”一词中,“文”的本意是 
14. 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 
15.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发掘出               
16.儒家的创始人是  。儒家的文化背景是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17.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 
18.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标志着            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
19.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20.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郑国的    ,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         
21.秦朝时时的政治制度是   
军事硕士22.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成就于       
23.史家艳称的          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24.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     
25.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    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
26.南方农业是      农耕文化,北方农业是      农耕文化。
27.现存第一部完整的记录了二十四气节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   
28.历代农书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节约粮食的资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
张履祥《补农书》等。
29.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是   
30.传说财神是   
31.铁匠行的祖师是      ,厨师的师祖是  ,伶人行的祖师是    ,纺织的祖师是          ,木匠,石匠,泥匠,瓦匠的祖师是   
32.被誉为:“江南第一把斧头”的大能人是     
33.闽菜素有        的美称,川菜号称             
34.我国针灸学的第一步专著是:皇甫谧的     
35.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南朝道士          的《神农本草经》
36.明代              ,为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史提供了一部药学百科全书
37.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瓦解与春秋时期。
38.              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
39.          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40.商朝    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
41.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出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粗粮煎饼42.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是礼制的核心。
43.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     
44.《诗经》的        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45.“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西周,由宋代的    提出。
46.“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价值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
47.宋代的    提出了    的主张。
48.明清之际的    “反对腐行以为知”,提出了“        ”说。
49.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       
50.道教代表人物的著作有:                         
51.“三纲”一词最早见于                的《春秋繁露*基义》
52.三国东吴的大画家    有佛画之祖的美誉。
53.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至少有      多种。
54.    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
55.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         
56.荀子提出的“                ”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的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57.“          ”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
58.“              ”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59.            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
60.秦代的“          “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
61      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
62.宋代的文字规范著作有                             
63.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和             
64.                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
65.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论。
66.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
67.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学的鼎盛时期。
68.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说苑•.指武》
69.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被称为域外方言
70、在近代肯定汉字作用,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人是:章炳麟
71、日本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叫做假名
7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
73、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丞相
74、唐代健舞有:《胡舞》《胡旋》《柘枝》;软舞有《凉州》《绿腰》《兰陵王》
75、《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瞿秋白
76、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
77、“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
78、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提出于20世纪的50年代。
79、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中书、门下
80、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
学生会面试问题及回答
81、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
82、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
83、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太尉
84、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葛洪
85、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霓裳羽衣舞》
86、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陆机
87、隶书的成熟期是在汉代
88、在宗法制度下,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89、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执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90、《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调和性
91、提出“天人交胜”观点的是唐代刘禹锡怎样注册邮箱
92、北魏时期,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的道士是寇谦之
学生会演讲稿93、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94、属于传统汉字教学的是识字教学
95、的“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于2000
96、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
97、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沟通天神
98、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齐国
99、《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辩证思维
100、周代,人们按照四时祭祀祖先,包括:春祠、夏禘、秋尝、冬烝
10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回文
102、提出“创造——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李大钊
103.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其中源于齐鲁文化的是: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是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是道家及楚辞文化
104、中国传统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什伍里甲制
105、道教定型化始于五斗米道
10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107、北方的贸易场所称为
108、元代文人发展出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即杂剧
109、将中国广大地域划分为九州的古代文献是《禹贡》
110、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代表是龙山文化
111、商文化的特征是宗教崇拜
112、科举制度创始于汉朝,确立于隋唐
113、中国古代的成人礼属于嘉礼
114、《老子》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是“观复”
115、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有对”之学
116、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
117、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采纳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
11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在秦代
119、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
120、汉武帝时期,提出“独尊儒术”建议的著名学者是董仲舒
121、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华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是禅宗
122、在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议的部门是门下省
123、西汉初,萧何在《秦律》的基础上制订了《九章律》
124、“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提出者是孔子
125、唐代学者颜师古所编的正字著作是《干禄字书》
126、《千字文》的作者是周兴嗣
127、中国古代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是《刑书》
128、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的在南北朝时期
129、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格雷果李历。
130、科举制中被称为“词科”的是进士科
131.文化事象有: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和样式代表等级、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等
132.文化思潮有:汉代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据学
133.文化政策有:、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学政策。
134.民俗学家钟敬文1982年提出了中国文学三大干流立论:一是古典文学,二是俗文学,三是民间文学。
135.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1)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