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等奖教学设计: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六下)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的内容来设计的。
《地球——我们的家园》分别围绕“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我们共同的责任”几方面展开活动,让学生感受地球赋予我们的一切,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与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这一板块,通过我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发现这一板块的内容包含面较广,需要节约的资源太多太多,如果按照教材的内容一步步上下来,那么就会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考虑到教学应紧密结合生活的特征,我结合十八大习总书记的讲话和"光盘行动",选择了“节约粮食资源”为突破口,从小处着眼,把大课上小、上实。设计这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我国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加这一现状的了解,感受到粮食资源的短缺,思考如何节约粮食,如何保护环境。
【学情分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生
活富裕起来的人们已经忘却了这首从小耳熟能详的诗的精髓。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们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教室的垃圾筐里躺着只咬了一口的面包;餐盘里的剩余米饭堆如小山;饭菜不好吃就不吃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刚刚解决温饱,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吃不上饭,这些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节约粮食刻不容缓。祛痘印用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粮食资源的短缺。民族特节日
2.借助数据、图表分析粮食资源短缺的原因。
3.树立“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粮食资源的短缺,并借助图表、数据分析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地图、图片及数据资料。
2.了解学生的读地图能力、读表能力、读统计图的能力。
3.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习惯及水平,准备小组合作所需要的表格等。
4.制作课件。
5.课前教会学生一些读地图的常识,以及地形基本知识,地图的方位等。
6.课前应让学生积累粮食生长的条件方面的知识。星期一英文
一个永一个日念什么【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的课要从一组数据开始,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
我国2012年的粮食总产量:5亿吨世界第一
师:这些就是我们中国所拥有的,我们拥有很多。
师过渡:可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际社会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我们地大物博,为什么国际社会却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二、读地图、读数据,了解我国耕地情况
1.读地图
师:这是一张我国的地形图,请同学们结合图例仔细观察,图上不同的颜分别代表什么?
节约粮食的资料
知识点:地形图中不同颜代表不同海拔高度。
高原是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平原是海拔在0—500米的平坦的广大地区。
盆地是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
形。
丘陵是指海拔在500米以内,形态起伏和缓的坡面组合
体。
师: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哪些地方更适合种粮食?为什么?请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师小结:因为温度、气压?、水源、阳光等因素,我国适合广泛播种多种粮食物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西部有零星分布,比如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宁夏的塞上江南等。
再看这个图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耕地资源只占国土面积的17%左右。我国是耕地少的国家。(板书:耕地少17%)
好用的补水面膜
2.读数据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读到了哪些数据?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引向深入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知识点:人均耕地
小结:我国的耕地资源本来就少,人均下来就更少。(板书:人均更少)现在,你还有开课时那么骄傲和自豪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