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浙商竟被江西招商引资捧为上宾
古董杂货店2大学社团工作总结冒牌浙商竟被江西招商引资捧为上宾
招商政绩还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三国刘备传
图说:政府公示牌赫然显示,重点招商项目由“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图说:“漂流项目”现场人去楼空,周围还有三幢四五层楼高的配套旅游服务用房,均系“半拉子”的毛坯房,因长久未使用,已被一些大排档经营户临时占用。
一家子虚乌有的浙商集团,跑到江西,不但被当地“求资若渴”的玉山县政府捧为重点招商对象,相关招商合作项目还作为政绩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如此匪夷所思的政府招商引资,最终因冒牌浙商夸下海口的巨额投资未兑现,而彻底败露。《市场导报》(www.zjscdb)“阿德哥讨说法”栏目记者日前接到读者举报,历时4个月调查,最终揭开这起发生在浙江宁波和江西玉山两地的冒牌浙商参与政府招商投资的真相。
隐蔽的角落结局解析豆瓣重点招商项目烂尾
杭州的赵先生和宁波的李先生是当初被邀请入股该招商投资项目的投资人。赵先生向导报记者介绍,该项目名为“江西玉山县金沙溪水乡湿地漂流项目”(下称“漂流项目”),系玉山县政府2012年重点旅游招商投资项目。
导报记者查询政府公示信息和媒体相关报道得知,“漂流项目”于2012年8月15日通过专家论证;同年11月,“投资方”和玉山县政府签订招商协议,12月,项目公司——江西省金沙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玉山县注册成立,“漂流项目”正式开建。2013年7月15日,“漂流项目”一期举行“开漂仪式”。随后,“漂流项目”的建设停摆,并最终烂尾。导报记者注意到,该招商项目在高调亮相一年半时间后,便戛然而止。
“漂流项目”作为玉山县的重点招商投资项目,曾被寄予厚望,并受到当地政府的倾力支持。玉山县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导报记者在上饶市政府门户网《上饶之窗》看到,2012年11月至12月期间,为加快推进“漂流项目”,玉山县政府曾先后四次专门为“漂流项目”召开调度会,督导各部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每次“调度会”,均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出席,同时坐镇指挥。据一名玉山当地官员介绍,这样的政府扶持力度,闻所未闻。这与“漂流项目”完全迎合该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密不可分,“再说总投资达4亿元,在政府眼里绝对是上宾”。导报记者了解到,“漂流项目”的招商和建设,还被当地政府列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宁波旅游
导报记者在网上搜索“金沙溪漂流项目”发现,江西省、上饶市和玉山县的三级官方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一年半时间里,曾连篇累牍报道“漂流项目”的建设进程,“漂流项目”同时被誉为玉山的又一张旅游名片。
然而,高调开建的“漂流项目”,最终因资金严重不足而半途夭折。
2018年6月初,导报记者赴玉山县实地调查,但见“漂流项目”现场早已“人去楼空”。一个已建成的游船码头和游客接待中心,冷冷清清矗立在金沙溪江边,周围还有三幢四五层楼高的配套旅游服务用房,均系“半拉子”的毛坯房。因长久未使用,已被一些大排档经营户临时占用。现场不见一名游客和管理人员。游船码头上停着四艘锈迹斑斑的游船,看得出已经长久未启用。
冒牌浙商最终败露
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招商引资项目,何以资金不足烂尾?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该重点招商项目的“投资方”为一家名为“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浙商企业。当初“漂流项目”开建时,当地政府曾在项目现场竖起一块巨大的公示牌,广而告之:金沙溪水乡湿地漂流项目是由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计划总投资4亿元……主要由古堰长河、冰溪渔村、苇荡迷踪、江南茶马古道等八个主题板块组成……项目一期将于2013年4月下旬建成,并对外开放。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县旅游配套设施,着力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玉山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公开信息披露,2012年8月15日上午,玉山县政府曾在行政会议中心专门召开“漂流项目”的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当时,“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某作为投资策划方,出席座谈会并介绍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无论是政府公示信息还是媒体宣传报道,均显示该招商项目为“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投资,投资总额为4亿元,誓言打造国家级4A景区。
而一位专门投资旅游项目的资深人士陪同导报记者踏勘“漂流项目”现场后称,烂尾工程总计1.8万平方米,即便按照1500元/平方米的建设标准计算,实际投资也不过2000多万元。这与宣称的4亿元投资相去甚远。而该招商项目的项目公司——江西省金沙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仅仅只有1000万元,似乎也与4亿元投资的身份不符。
导报记者的调查随后还抖出更惊天的“秘密”——“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竟然是虚构的冒牌浙商。
谁炮制冒牌浙商?
导报记者通过浙商总会和浙江、宁波旅游界人士打听,均被告知从未听说过“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么一家企业。
导报记者再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现竟不存在该公司的任何登记信息。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企业登记的相关人士明确告诉导报记者,这家名头高大上的企业属假冒浙商企业。
据玉山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凌介绍,投资方当时对接的是“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某,招商签约之前曾在宁波奉化一家旅游企业任职。当地政府招商考察,曾到奉化这家旅游企业去考察过。
奉化这家旅游企业总经理杨先生告诉导报记者,陆某确曾在“漂流项目”招商签约之前任职该公司,但陆某与玉山县政府招商签约后便离开该公司,在该公司只任职10个月。“我们对这一招商项目毫不知情,也没有参与该项目的投资”。
在杨先生的协助下,导报记者辗转2个多月方才“约见”到陆某本人。
陆某向导报记者解释,“漂流项目”确实是他和玉山县政府签订的招商投资项目,但他并没有假借“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之名与政府签约。“漂流项目”宣传中之所以出现投资方为“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系玉山官方为标榜招商政绩,刻意自我包装。
按照陆某的解释,投资方为“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一说法来自于玉山县政府,其目的为营造并扩大招商引资的影响力。
而玉山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凌则告诉导报记者,政府不可能虚构这么一家知名浙商企业来,而“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是陆某当初提供的。“我还见过陆某打着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份的名片,不过现在这张名片不到了”。
一家未经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冒牌企业,竟然被当作知名投资方,捧为座上宾,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难道没人怀疑并深究?
杭州一位专门从事政府招商引资的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如果投资人伪造企业身份,骗取政府招商优惠政策,涉嫌招商。
显然,冒牌浙商参与政府招商引资,个中原因绝非如此简单。最简单的印证办法是,当初陆某与政府签订招商协议,签约投资方是否为“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颇为诡异的是,陆某拒绝向导报记者出示原始招商协议,而玉山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也已“帮着看”为由,一直没有下文。政府招商引资签约双方均拒绝出示原始协议。
是一方虚构知名浙商身份,还是双方为共同营造招商投资影响力而达成默契?显然再成谜团。
是谁假冒知名浙商对外投资?又是谁炮制了高大上的“宁波浙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亿元投资半途夭折真相如何?导报记者将进一步深入调查,层层揭开冒牌浙商参与政府招商的迷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