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大全_中国经典的法治名人名言
1.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中国有几个省级行政区
2. 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3.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4.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5. 法立于上则欲成于下。苏辙
6.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7.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宋、陈亮
8.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9.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0.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1.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蒋丽莎微博
最高的山峰2.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4.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5.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6.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7.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8. 法令至行,公正无私。《战国策、秦策》
9.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0.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1. 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12. 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13. 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14.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15.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pc是什么16.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17.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18.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9. 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20.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1.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2.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3.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三国、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5.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6.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7.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8.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9.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10.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1. 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12.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13. 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4.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15.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16. 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17.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18.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明、薛宣
19. 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20.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清、李绿园《歧路灯》
21.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22.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23.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清、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24.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中国格言
25.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26.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27.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28.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29.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30.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祝老板事业越做越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