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重点
附加:(问答题第二题详细内容)
.清末中叶大型的三大皇家园林做介绍.(避暑山庄和圆明园重点了解)
三座:圆明园(人工山水园)、避暑山庄、清漪园(天然山水园),此三园为清代皇家园林中的佼佼者,也是北方造园艺术发展到高峰境地的标志。被称为后期宫廷造园的三大杰作。
一、圆明园(圆明园(西部)、长春园(东部)、绮春园(南部)三部分合称):乾隆二年1733年,对该园进行第二次扩建,后又在其东邻和东南邻另建附园长春园绮春园。长春园内,靠北墙一带有一欧式宫苑,即西洋楼天津自助游 1 平面图见P380
2 规模:总面积350多ha
2.1圆明园:
2.1.1水体:占总面积一半以上,三园均为水景园。三园均由人工创设的山水地貌为园林骨架,但山水的具体布置不同。三园中的园明园的水面,大(福海)中(后湖)小水面相结合,其水景效果,于开朗中透露出亲切幽邃之气氛。绮春园则全部为小水面穿插岗阜。圆明园三园是集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的筑山理水手法之大成。
福海:该景区以辽阔开朗取胜。水面近于方形,福海四周及外围,岗阜穿错,水道萦回,分布着近20处景点。其周围一些景点多摹拟江浙一带的著名景点,如南屏晚钟、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摹仿西湖十景之三。沿北宫墙为狭长形一单独景区,十余组建筑沿河建置。最大水面福海居于从属地位,使全园重心保持在宫廷区——后湖的南北中轴线上。这样的总体规划营造出了多样变化的园林景观,又于变化中求得统一(宫廷区构图严谨),以显示其有别于私家园林的皇家气派。
。绮春园:由若干私家园林合并而成。乾隆以后,园明园三园仍有增建。2.1.2建筑:面积约16万m2,建筑120多处且无一雷同,共同之处是均以院落为基调,景点均以建筑为中心,是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一体的艺术创作,相当于一小型景区。这类景点圆明园有69处,长春园和绮春园有54处。从而形成圆明三园园中有园,大园含小园的独特的集锦式总规,所运用的园林艺术处理手法有对景、透景、障景、借景、夹景、框景等艺术处理手法。大量建筑为一般饮宴、游赏建筑。建筑多为南北方民居,居外观相互雅致,少或不施彩绘。建筑与园林的自然环境较协调,但室内装修富丽堂皇。
2.1.3桥:100多座
2.1.4假山(山岗岛堤):300多处。约占全园的1/3
2.1.5植物:三园具体的植物配置已无从详考,但以植物为主题目而命名的景点不少于150处,约占全部景点的1/6。有不少的景点是以花木为造景的主要内容,如杏花春馆的文杏、武陵春的桃花、天然图画的竹林、洞天深处的幽兰等。还有不少经驯化的南方花木,从而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景可观自然生态景观。
2.1.6 全园重点:西部的中路即园明三园中之圆明园,包括宫廷区及其中轴线往北延伸的前后湖景区。其中后湖沿岸九岛(景点互不雷同)环列,每一个岛就为一景点最大的一处即九洲清宴并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尽端,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寓意。后湖的特点在于幽静,面积200平米大小。其布局为于变化中略具均齐严谨(建筑院落),这种近乎规整的理水方式在中国园林中不多见。
2.2长春园:面积不到圆明园一半,分南北两景区。
2.2.1南景区占全园的绝大部分,大水面以岛堤分若干水域,位于中央大岛上的淳化轩为全园的主体建筑。它与大宫门、澹怀堂构成长春园的中路,但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而是错
开少许,以此来区别于圆明园中路,表现其为附园的地位,其它18处景点或建水中或临水而设,该景区建筑较疏朗,山水布局、水域划分均得体,造园艺术也比圆明园略高。
2.2.2北景区即西洋楼(欧式建筑风格),包括六幢西洋建筑、三组大型喷泉、若干庭园和点景小品,沿长春园北宫墙成带状展开。植物配置用欧洲规整式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如行植、绿篱、修剪的灌木、模纹花坛等),园林小品则中国彩较重,如欧洲园林中的裸体人物雕塑在此一律用铜铸石雕的动物之类。
2.3绮春园:为小园林的连缀,它多次利用旧园扩建,故比圆明园、长春园更为自由灵活,更具水村野居的自然情调。园的大宫门设在东南角。园内共29处景点,其中的佛寺正觉寺为圆明三园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景点。
圆明三园,在清代皇家诸园中是园中有园的集锦式规划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所包含的10多座小园林均各有主题,堪称典型的标题园,这些小园林的主题取材可归为六类:A摹拟江南风景的意趣。B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如武陵春根据陶渊明之桃花源记的内容而设计。C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D再现道家传说中的仙山琼阁、佛经所描绘的梵天乐土的形象。E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F以植物造景为主
要内容,或突出某种观赏植物的形象和寓意。这些景点主题取材多样,充分显示封建帝王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或儒道释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在这座园林中的集中表现。二避暑山庄
1 平面图:P393。
验车注意事项
2 规模:清代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大的,占地564ha。
3 布局:总体布局呈前宫后苑,宫廷区在南面,苑林区在其后。
3.1宫廷区:包括三组平等的院落建筑,正宫、松鹤正宫与松鹤斋巧妙地利用局部地形设置建筑或台阶等,处在地势较高处;而东宫则充分利用局部地形较低地势而设置天井、地井等舞台设备(相当于下沉式广场),供演出用。
3.2苑林区:包括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3.2.1湖泊景区:面积不到全园的1/6,却有1/2以上建筑物集中于此,为山庄的精华所在,具浓郁的江南情调。
设计成功之处(1)景区建筑而已巧妙而恰当地与水域的开合聚散、洲岛桥堤和绿化种植的障隔通透结合起来(2)动观与定观相结合,给游人以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3)点、线、面相结合。
3.2.2平原景区:南临湖、东界园墙、西北依山(依山傍水的优越自然环境),建筑物较少,与湖泊景区面积相当,具塞外风光。
3.2.3山岳景区:占全园2/3面积,该处的建筑依山就势,巧于因借的设计,代表我国传统的山地建筑艺术水平。
整个山庄的设计将帝王的移天缩地于君怀的政治意图与园林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在清代皇家园林中为表现最突出,较成功的一例
三、清漪园(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于1764年全部完成。是一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修复后改名为颐和园。
1 平面图:见P414
2 建园原因:清漪园优越的自然环境(因其建园基址为西湖和翁山,而此处地形有高有低,有山有水,近景有玉泉山,远景有小西山),圆明、畅春均为平地起造园,缺乏天然山水的基础,静宜园又纯为山地园林等;而清漪园则完全按乾隆的意图建造(为母后祝寿;西北郊水系的整理工程)。
3 规模:全园占地295ha,水体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万寿山东西长1000m,山体高60m。
4 布局:总体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昆明湖水域划分,水体、万寿山为全园的主体。万寿山、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的走向等与杭州西湖十分相似:湖中布列着一条长堤——西堤及其支堤,三个大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三个小岛——小西冷、知春亭、凤凰礅。昆明湖南北长1930m,东西最宽处1600m,在清代皇家园林中可算是最大的水面了。其水系工程的最终完成是一艺术与工程相结合、造园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的一个出的范例。见P412:造园前后的山水关系。
4.1宫廷区:在园的东北端,东宫门为园的正门,往东有御道通往圆明园。外朝的正殿为勤政殿,与宫门构成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
4.2苑林区:正殿以西为苑林区,以万寿山脊为界可分南北两景区 :前山前湖景区、后山后湖景区。
4.2.1前山前湖景区:占全园面积的88%,前山即万寿山南坡,前湖即昆明湖。这是一个自然环境极其开朗的景区,且有一条纵贯前山南北的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见P416。其中位于轴线上的佛香阁是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物,成为整个前山前湖景区的构图中心,这一轴线上建筑称为中央建筑,为清漪园创建了一处出的景点,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一个杰出的大手笔。昆明湖水面,由西堤及其支堤划分为三个水域。水中三大岛的布局明显地表现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模式。西汉的建章宫是中国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园林,则此园便是最后一座,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座了。
4.2.2后山后湖景区:仅占全园面积的12%,后山山势起伏较大,后湖即界于山北麓与北宫墙间的一条河道。该景区的自然环境幽闭多于开朗。后山中央部位建置的须弥灵境、三孔石桥、北宫门构成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后湖全长约1000米,用挖湖的土方堆筑的土山。后湖的中段即为园内另一处模仿江南的后溪河买卖街,即木门品牌苏州街,全长270米,成一完整的水镇格局
惠山园:见P427图。建于万寿山东麓,该园仿无锡寄畅园。从清漪园的的总规来看,它既是前山前湖景区向东北方向的一个延伸点,又是后山后湖景区的一个结束点。
4.3植物配置:建园之初保持原西湖的荷花和堤柳之盛,万寿山则从外地移栽花木。前山以松柏为主的树林,后山则松柏间多种落叶树,如桃、杏、枫、栾、栎、槐、柳等属,突出季相变化,不有少量名贵的白皮松。沿湖大量种柳,西堤上除柳外,另间以桃树形成桃红柳绿的景。
5颐和园:沿袭清漪园的规划格局不变,因经费不足,完全放弃后山后湖和昆明湖西岸,集中经营前山、宫廷区、西堤、南湖岛,并在昆明湖的沿岸加筑宫墙。
问答题:
一.清末中叶三大地方风格园林的理解?(P524)
答:江南、北方、岭南园林三大地方风格园林比较:什么集成灶好用又实惠
[一]、江南园林(居三大地方风格之首席) 1 叠石用材:以太湖石、黄石为主,用石量大,山石多于土。
2 植物:以阔叶树为主,配以常绿树 灌木 花草等,形成季相变化明显的四季景,景点 建筑 植物命名。
3 建筑:以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为创作源泉,室内外空间通透,木构件一般为赭黑,灰砖青瓦,白粉墙垣。
4 园林空间:丰富多变 有山水空间、山石建筑空间、庭院空间、天井、院角、墙边、廊侧等空间配以花木、置石,为对景、框景、组景等创造条件。
[二]、北方园林 1 叠石用材:北太湖石、青石。
2 植物:以松、柏、杨、柳、榆、槐、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为主,落叶树种较多 常绿树种较少 。
3 建筑:其形象稳重、敦实,建筑调华丽鲜艳。
4 园林空间:空间划分较少,不如江南私园曲折多变,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规则成分较多。
[三]、岭南园林 1 叠石用材:英石、石蛋、珊瑚礁石。
2 植物:品种多,乡土+外来树种,且乡土树种在江南、北方均无。
3 建筑:体量偏大,建筑屋顶天台花园式,建筑细部精致,多运用西方样式。
4 园林空间:形成庭院和庭园空间,水石庭、水庭为岭南园林之一绝。
三. 元大都(即北京城的前身)规划布局;(P260)
1.1形状略近方形,规划继承唐宋以来皇都的规划的模式——三套城垣(外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宫轴对称的布局。
1.2规划布局突出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古制:社稷坛建在城西的平则门内,太庙建在城东的齐化门内,后市建在皇城北面的商业区。
1.3城内供水河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为城西北郊的玉泉山的泉水经金河注入太液池以供宫苑用水,金河为皇家宫廷的专用水道;另一条为引城北昌平神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注入翁山泊经长河、高粱河而注入积水潭,再沿宫城的东墙外南下注入通惠河以接济大运河,此条
水系为解决大运河的上源补给以利漕运。城内积水潭和太液池虽然间隔不大但却是完全断流的。
奈叶同人之预言之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