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ose for Emily 分析
神话主题曲A Rose for Emily 的评析 (2010-06—21 23:49:34)转载▼
标签: 文化   
象征爱情的东西
威廉.福克纳和他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摘要:福克纳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作为自己创作源泉而成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通过爱米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新旧秩序的斗争及没落贵族阶级的守旧心态,福克纳运用神秘、暗语、象征、时序颠倒等写作手法来揭示这一主题。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南方小说
一、威廉·福克纳的南方情结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作家之一,生于密西西比州一个在内战中失去财富和地位的没落的南方种植园家庭。福克纳的大多数作品都以美国南方为背景,强调南方主题和南方意识。在他19部长篇小说和75篇短篇小说中,
绝大多数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他虚构的美国的约克纳帕塔法县(Yoknapatawpha county)和杰弗生镇。这些作品所展示的生活画卷京东快递单号查询网
和人物形象构成了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以该县家族的兴衰、变迁为主题,故事所跨越的时间上起自印地安人与早期殖民者交往的岁月,止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约二百年。他的世系小说依南方家系人物的生活而展开,以南方浓郁的泥土气息伴随着因工业文明而带来的焦虑、惶惑、无奈,把一百多年来 即从18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社会发展过程中,南方人所独有的情感和心态通过独特的艺术方式展示出来,可谓一部“南方生活的史诗"。在这部史诗的字里行间,留下了作家的血与泪之痕:割不断爱恋南方古老精神的一片深情,可又抵御不了现代文明进程的必然性.正如福克纳所说:“我爱南方,也憎恨它。这里有些东西我本不喜欢。但是我生在这里,这是我的家.因此,我愿意继续维护它,即便是怀着憎恨。”这种矛盾恰好构成了福克纳情感意识及其小说世界的无穷魅力。结果,约克纳帕塔法县成了旧南方的象征,而福克纳也借此成功地表现了整个南方社会的历史和意识.
qq好友管理中心    二、《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暗示南方的腐朽没落
    福克纳素以长篇小说著称于世,但其短篇小说,无论艺术构思、意境创造、人物塑造抑或语言风格、结构艺术等,均可与其长篇小说互论短长,而其最著名的短篇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A rose for Emily 则对理解、研究福克纳的主要作品,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凝练的笔触、独特的结构成功地塑造了爱米丽·格里尔森 Emily Grieson这个艺术典型。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1930年4月发表的被誉为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的杰弗生镇,小说分为五小部分,在这五个写作空间里,运用回忆来描写爱米丽·格里尔森(Emily Grieson)神秘的一生,讲述了一位被剥夺了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妇女如何逃避现实以至于精神失常的故事,表现了新旧南方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爱米丽的个性冲突、所做所为源于她南方古老而辉煌的家庭背景,福克纳用神秘、暗语、象征等写作方法来揭示爱米丽是南方腐朽传统的象征。故事的叙述采用了时序颠倒的手法,这一手法不仅使小说结构奇突,情节跳跃,更为重要的是其具有深化主题思想的艺术功效。作者用这种手法打破时空界限,把过去和现在直接放在一起,在它们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使读者深深地感到时代的变迁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
    小说一开始就告诉读者爱米丽死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她的死象征着南方古老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彻底灭亡和消失.为展示新旧双方的矛盾和以爱米丽为代表的贵族阶级虽大势已去却拒不接受社会变革的心态,作者选取了一个极为典型的事件——纳税事件。爱米丽父亲死后,沙多里斯镇长Ccolonel Sartoris 如何编造了爱米丽的父亲曾借款给镇上,这样既可免去困境中的爱米丽的税款又不至于伤害她的自尊心。然而,时过境迁,新一代镇政府官员对沙多里斯的举动颇有微词,便给爱米丽邮去税款单,并两次写信通知她面谈纳税一事,但爱米丽对此事不予作答.镇政府当局便派代表团前往爱米丽住处,与她商谈纳税事宜。然而,爱米丽拒不承认自己拖欠税款,并命男仆托比将代表团赶出寓所。在这场冲突中,作者采用对话的形式揭示了爱米丽固守旧秩序、抵制新事物的心态。这其实也是把两代人进行比较并反映出老一辈人富有同情心并顾虑周到,而新一代人则丧失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一些好的传统价值观念,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冷酷的金钱关系。
    那位为爱米丽操持家务、终生为伴、默默无闻、忠于职守的黑人男仆托比,在小说中作者只用寥寥几笔描写他,但就烘托主题而言,他也是极其重要的。实际上当时的南方奴隶制已经废除,爱米丽仍继续使用黑奴,也反映了爱米丽拒绝放弃过去的优越。爱米丽一死,“黑人随即不见了,他穿过屋子,走出后门,从此就不见踪影”,作者对托比的去向没有交代.托比
的消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旧势力大势已去,黑奴也随着贵族阶级的消亡而不复存在。
    但旧传统并非一无是处,福克纳对传统的态度是很复杂的。他反对资产阶级工商文明,为传统美德的沦丧、传统生活方式的解体感到痛心疾首。尽管福克纳对南方社会中的各种罪恶的腐败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批判,但他对南方社会、对南方的生活方式及其传统的价值观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之所以一生都在尖锐地批评南方,正是因为他是那样深深地爱着故乡那片“邮票般大小的土地”。这从镇上老一
代对爱米丽的矛盾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她的贫苦与孤独,小说中随处可见“poor Emily”的字眼,人们关注她、可怜她,想方设法帮助她,甚至为她有所“寄托" 指她与伯隆在一起 而“高兴"。但他们却不希望她这么一个被他们看做是南方“传统的化身”、出身高贵的小嫁给他们所仇恨的北方佬。所以他们后来听说她买了毒药,以为“她要自杀",竟然“都说这是再好没有的事"。他们不能容忍她成为“全镇的羞辱,青年的坏榜样"。
    三、《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艺术构架
    (一)人物描写的神秘性与暗语
    “爱米丽·格里尔森小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为什么一位几乎与世隔绝、性情古怪的人的死会使全镇的人都去送丧 并把她比作一座“纪念碑",这无疑给读者留下一个谜。这个谜从故事的开头就紧紧地吸引了读者。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叙事人讲述谜一般的故事,把象征意义暗藏在谜底里,即通过爱米丽这一形象来代表一个传统,她的死亡是“纪念碑”的结局。作者暗示美国南方陈旧、腐朽、落后、愚昧的传统观念及势力在北方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文明进步的冲击下,终于走向崩溃的边缘。迪奥化妆品
    这篇小说里的肖像描写十分精彩。例如在纳税事情一节中,爱米丽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小模小样,腰圆体胖的女人……她的身架矮小,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在别的女人身上显得不过是丰满,而她却给人以肥大的感觉。她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死尸,肿胀发白……她那双凹陷在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活像揉在一团生面的两个小煤球似的眼睛不住地移动着,时而瞧瞧这张面孔,时而打量那张面孔”.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只是为了达到故事情节的曲折化、神秘化、恐怖化而故意玩弄文字游戏,那就错了。其实,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通过对爱米丽形象、外貌的描写来展现爱米丽身体内所包含的那种与世隔绝、思想僵化、完全被旧传统腐蚀的思想。这种通过外貌描写来展现主人翁内心世界的活动以及再现作者所表达的象征意义的艺术写作手法,使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能从
栩栩如生的艺术画面中更为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小说以我们看到了“一绺长长的铁灰头发”结尾.尽管作者仿佛只是在漫不经心地如实描述现场的景象,但这根“铁灰头发”却是整个第五节——人们破门而入所要揭示的关键目标。对整个故事来说,最后这一笔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巧妙地把故事中打破时序的人物和情节串连起来。如果说爱米丽的一生是一个谜,这根铁灰的长发便是解开这个谜的一个重要提示。作者对爱米丽与荷默尸体共枕的原因只字未提,只是大力渲染神秘、恐怖的气氛,它给读者的感染力是强烈的。作者也没有直接表现爱米丽内心的痛苦,但他对爱米丽多年同荷默的尸体睡在一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情形的暗示比对其内心痛苦的任何直接描写都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二)象征的手法
    追求象征意义几乎成为现代短篇小说的一大特点,由于巧妙地使用象征物或象征手法,平凡的故事往往被赋予多层含义,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以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结尾,这只是毒死情人保留其尸体的恐怖行为,是女主人公心理变态的表现而既又既又造句
已。那么,对于一个心理变态者,一个性格怪僻的孤傲人物,为什么还要献上一朵玫瑰呢 谈到故事标题的含义,福克纳这样说道:其含义是说,这儿有一个遭遇悲惨的女人,她的悲剧是无可改变的,任何人也无能为力。我可怜她。这是向她表示敬意,就像你在这种情形要向人作出某种姿态、行个礼什么的一样.对一个男人,你会敬他一杯酒,而对一个女人,你则会献上一朵玫瑰。
    福克纳对标题的解释,为正确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提供了重要线索。这是一篇悲剧性的小说,悲剧的女主人公值得人们去同情和尊敬。福克纳的态度也在小说中充分体现出来,作者通过故事叙述人之口,发出了“可怜的爱米丽”的叹息,“可怜的爱米丽”这个词语曾出现六次之多。爱米丽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对于造成悲剧的原因,人们是无法改变的。爱米丽大胆追求爱情的顽强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尽管她企图以死亡来征服时间和爱情的做法极为荒唐,但她这样做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她的结局值得人们怜惜,她的精神应当受到尊敬。因此爱米丽死后,人们慨叹她没有获得爱情的一生,钦佩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精神,于是向她献上一朵象征爱情的玫瑰作为补偿,也是对她的哀悼。由此看来,虽然通篇故事没有献上玫瑰的情节,却是紧紧围绕着爱米丽的爱情悲剧展开的。对于爱米丽这样一个被家庭和社会扭曲的人,无论读者对她的看法如何,作为一个南方作家,福克纳把爱米丽视为
美国南方传统的代表,对她的爱情悲剧寄予深切的同情,向她献上象征爱情的玫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她的死亡像是“纪念碑”的倒塌,因而爱米丽被视为传统的南方及其价值观念的象征,而“带着一批黑人、骡马和机器来”的北方佬荷默则是工业的北方及其价值
观念的象征,爱米丽拒绝纳税,甚至拒绝在她家门口钉上门牌号,设立邮件箱,可以表明南方忽视社会的变迁,抵制变化,死抱着原来的传统和惯例;爱米丽否认父亲之死,可视为拒绝承认南方社会制度的崩溃.
    (三)时序颠倒
    时序颠倒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这一手法的采用使小说结构奇突,情节跳跃。首先,小说以故事的结尾开头,叙述爱米丽死去的情形,时间颠倒了十几年,从而引起叙述者对爱米丽及其寓所的描述.作者以爱米丽的死为支撑点,架起整个作品的轮廓.接着,作者仍以倒叙的手法叙写了纳税事件和发生于纳税事件前三十年的尸臭事件。饶有趣味的是,作者刻意将尸臭事件与爱米丽购买一事的时序颠倒,即先写爱米丽住宅发出阵阵臭气,邻人
掩鼻抱怨,再写她购买一事.如此时序颠倒,即造成悬念,若不仔细揣摩,不易发现这两件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小说的主要情节-—荷默的出现及其与爱米丽矛盾冲突也被置于尸臭与两件事之后叙写。时序颠倒而不混乱,情节连接自然,丝丝入扣。在小说的最后一节,时空出现几十年的大跨度跳跃与变迁,又回复到爱米丽葬礼,人们发现了失踪的荷默和一根长长的铁灰头发,于是可怜的爱米丽的莫测身世终于真相大白。这样一来首尾呼应,全篇故事便浑然一体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