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A )
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D学校的要求
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B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C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即高中阶段
D 青年期
清华校歌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B )
手机使用电脑网络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D )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C )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D )
平顶山美食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教师入编考试D 培养目标
1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
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
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
克D.布鲁纳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A.行
动B.内化C.执行D.泛化
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 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
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
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3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
是( D )
哪天入伏啊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
权D、隐私权33、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
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3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A必然B必要C必需
3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A改革B创新C变革
36、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A发挥B发展C
发扬
37、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A变革B改变C变化
3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A重要B基本C必要
39、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A重要B必要C首要
4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
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4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
展D、为了一切学生
4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
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44、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
45、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6、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47、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A、嘴B、耳C、心D、眼
48、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A、服从B、尊重C、赞赏D、引导49、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50、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A、1/3 B、2/3 C、1/2 D、1/4 5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5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B )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5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 )
A、针对性、因材施教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5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A )
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C家长的要求D学校的要求
5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
A教材改革B课堂教学改革C课程改革D教师素质提高
56、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C )A教学大纲B学生发展特点C国家课程标准D课程改革纲要57、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 D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C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B加强了解,打成一
片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59、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
是( B )
A教材就是教科书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C教材就是课程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6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
6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B )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62、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
是( 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63、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64、新课程中教师角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A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65、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A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66、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
是( A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②研究教材。
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④研究学生特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B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
实际,引入教学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6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
是( D )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C让学生学会知识D师生的交往互动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C )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
观。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7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问题性B开放性C过程性D综合性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C )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D.创新教
育理念72、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
成( C )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④能力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感恩母亲节话语
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73、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D )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
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7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
化( C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
理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75、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A )
①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②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③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④“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
性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76、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D )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⑤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7.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③④⑤⑥B.①②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78、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A )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④
系统性⑤实用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7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
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8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A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8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83.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 )。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B、辩论
C、合作性讨
论D、异步讨论(如BBS、讨论等)
8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8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C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86、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C )A、三心二
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8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 A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和必
修课程相结合88、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B )
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
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C、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
D、针对
性整合性自主性
89.把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 D ) A 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
大D十五大90.理论的精髓是(C )
A改革开放B“三个有利于”标准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和平与发展
91.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A小康社
会B信息化社会C学习型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2、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
规定的( B )
A、课程性质
B、基本素养
C、教学原则
D、评价建议93、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
9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9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6、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 C )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③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④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D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C )。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99、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 D )次。
A、7
B、4
C、5
D、8
101、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 C )放在中心位置。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教师和学生
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 A )意义更大。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研组长
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 )
A.教学目标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教学要求
D.教学过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