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思考——基于国外乡村旅游政策启示...
乡村旅游后疫情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思考
——基于国外乡村旅游政策启示
爱的越深伤的越痛刘甜璐1,李艳花2
(1.西安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2.西安财经大学 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新冠疫情让乡村旅游业损失惨重,随着疫情逐步缓解,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集中释放,但面临的风险却丝毫
不能忽视。疫情使中国乡村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农村环境卫生差、医疗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更加凸显。
通过梳理乡村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乡村旅游政策现存的主要问题,借鉴英国、法国、韩国等发展乡村旅
游的政策,提出加强危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提高危机应对能力等疫情后乡村旅游政策优化的建议,以期促进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政策措施;复苏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具有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结构重塑以及对当地居民收入提升重要作用,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效的乡村旅游政策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一季度乡村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7.1%,极大的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疫情时代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对于制定切实有效的乡村旅游政策,促进乡村旅游复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尚未形成长远发展机制
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现有的乡村旅游政策大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模式,部分地方政府只顾当前经济利益而欠缺对日后长远发展和周边资源协调的考虑,缺少整体布局和
统筹规划,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不足,乡村处于无序化发展态势。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缺乏明确指导,存在用地审批难、无序分散化经营等问题。在乡村旅游项目设计和培育上差异化不明显,大量同质性产品层出不穷,各乡村自身特难以凸显,乡村旅游质量水平提升困难。
1.2 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完善的法律支持是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和英、法等国系统详细的法律体系相比,有关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全面。1987年以来,50多个乡村旅游相关政策中只有国务院审定的《休闲农业术语、符号规范》和《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两项标准,缺少国家法律保障与约束,餐饮卫生和住宿环境难以保障,极大约束了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同时,乡村旅游作为第三服务业,旅游市场秩序稳定是政策执行的关键,监管不到位、行业无标准是目前发展的现实难题。
疫情过后爆发的20个行业1.3 政策执行能力弱
乡村旅游管理涉及众多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管理缺位或利益冲突问题出现,在基层容易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或监管缺失等情况。随着社会资本逐渐涌入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利益主体更为多元化,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在带来转型升级机遇的同时,给传统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开发建设模式也带来冲击。政策要求融合其他相关产业在地方执行不到位,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取。
1.4 反馈、绩效评估机制缺失
中国乡村旅游正处于高质量转型阶段,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效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执行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缺乏有效反馈机制反映实际情况,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政策,无法有效保持政策的连贯性。相关政策的绩效评估只是简单地把资源条件、经济效益等作为评价指标,乡村旅游的独特性,农民获利、环境保护等方面没有体现在评价体系中。地方配套政策绩效评估的缺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国外乡村旅游政策的主要经验
欧洲乡村旅游政策总体上比较重视市民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提升农业农村观光型产品的附加值,中央政府和地方
[收稿日期]2020-11-10
[基金项目]西安财经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安市乡村旅游共生发育水平测评及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9YC002);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乡                      村景观——游客情感交互模式与图谱研究”(项目编号:20YJAZH119);西安财经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刘甜璐(199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管理。
刘甜璐,等:后疫情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思考
-63-
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3期(总第503期)
政府各司其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宣传、制度改善等由中央政府负责,投资支持、制度细节等鼓励地区团体依据当地实情自由制定。与欧洲较自由的乡村旅游政策相比,韩国的乡村旅游政策强调政府干预的中心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标准规范经营。旅游项目大都以农家为中心,强调城市与乡村互通交流,开发乡村旅游主要目的都为增加农民收入。宠物的种类
2.1 英国
英国乡村旅游采取"政府引导+旅游行业协会+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供给模式,政府从战略高度对乡村田园景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每年投入一定资产建设乡村基础设施,避免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对游客服务、接待设施、运营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田园景区管理法规中明确指出,景区必须建立卫生流动厕所和干净的饮用水设施,严格考核景区每个经营中的农户,营造安全可靠的旅游环境。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环境恶化问题加剧,英国相继成立食品、环境农村事务部、英格兰环境署等部环保机构,制定相应的评价、监督、管理和评估标准。
2.2 法国
法国乡村旅游政策是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混合型发展模式,主要围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等内容颁布政策。政府成立乡村旅游常设会议机构、部际小组等部门,规划设计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政府补贴和银行信贷等方式,支持农户开展特乡村旅馆建设,对旅游住宿进行分类并制定国家质量标准,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企业在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行为,设定旅游景区的合理接待上线,通过管理模式改变人们的出行行为,不组织客流密集和空间集中的旅游活动。
2.3 韩国
韩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发展乡村旅游。韩国的乡村旅游政策大体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两个层级,中央政策主要是法律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预算支持等,地方政策是低于法律的各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条例,执行中央政府的预算,制定和执行地方自己的预算等。韩国陆续颁布《农渔村整备法》和《公共卫生管理法》等专项法律,制定经营业务“注册登记”制度,规定食物、住宿标准和服务质量等级评级制度,同时环境部提出每个房间至少设置单独的空气净化设备、灭火器等保障游客健康和安全。
高考查分电话3 后疫情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新冠疫情既是对政府部门旅游行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
“大考”,同时也是对乡村旅游企业整体水平的一次挑战。疫情的影响加强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环境的需求,本文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面对中国乡村旅游政策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结合1987以来中国乡村旅游政策的变迁以及乡村旅游目前发展的实际状况,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疫情后乡村旅游政策优化的五条建议。
3.1 加强危机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系统化长远发展
在后疫情时代,政策制定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内容要有引导性和前瞻性。要建立有效的乡村疫情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提高乡村地区公共危机应对和管理能力。在顶层设计时要考虑地方配套的土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力量,把握宏观范围内区域整体布局与协调发展,完善多层级政策支撑体系,在资金、人力、监管等方面形成合力,建立统筹发展机制。尤其是卫生、环保、农业等部门要根据中央指示迅速构建防疫规划方案,完善预约制度,倡导分时游玩,保障游客和村民健康安全。
3.2 完善法律和行业标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二手车过户费用
疫情过后,健康安全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心,对于农村也是一个挑战。今后政策制定须有法律和标准作为依托,及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和产品卫生标准。如垃圾、污水等集中处理,农村厕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公筷公勺用餐,严厉惩治野味经营等,为疫情后乡村旅游的健康复苏奠定良好基础,实现乡村旅游“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
3.3    推动产业融合,共同应对疫情
疫情对乡村旅游产品、产业结构和消费市场等影响严重,在后疫情时代,要推动旅游和乡村发展的全面融合,推动多产业、集式和城镇化结合的规模化、信息化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城市资源和乡村传统文化结合的深度开发,不断开发针对性新产品,建立疫情后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面对疫情后短期的爆发消费,要依靠各方力量迅速恢复安全健康的生产经营,保证餐饮、娱乐、休闲等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可采取与院校联合、定向考察、建立孵化器等形式,结合创新创业支持和乡村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培养乡村旅游精英人才,鼓励聘用专家进行针对指导。
3.4 畅通沟通渠道,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政策执行离不开政策评估,有效评估才能对现有政策进行适宜的维持、修改、创新、终结等措施,要拓宽基础信息反馈渠道,制定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建立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及时分析、纠正政策执行偏差。注意多方面评估,如卫生质量、农民获益、环境遗产保护等方面,不能单看发展成果、短期盈利等来评价政策绩效。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绩效评价应同等重视,让政策绩效评价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常态化工作,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将地方绩效较好、适用面广的政策进行全国推广,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政策及时修正。
[参考文献]
[1] 舒伯阳,马静.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
究——基于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9,479(11):96-109.
-64-
乡村旅游
[2] 李祗辉.韩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陕西农业科学,
2013(006):196-199.
[3] 李剑锋,黄泰圭,屈学书.近30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政策演进与
前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7):968-972.
[4] 何景明.西方国家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维度[J].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006):205-208.
[5] 周燕.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回顾与趋势前瞻——基于2004
年以来国家层面政策文本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004):121-124.
[6] 明庆忠,赵建平.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学术探索,2020(3):124-131.
[7] 韦俊峰,何瀚林,明庆忠.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的演
进特征(2001-2018)——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9(03):84-90.
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严格按照本部门的权责开展现场执法,履职尽责。
3.1.3 建立“执法效果清单”。牵头部门对执法情况进行处理与评价,上报当地政府,并在部门联席会议上通报各部门执法情况,联合评议履职情况,及时自我调整和修正。
3.2 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监管成本
通过博弈分析发现,无论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还是地方政府对采砂企业的监管,两者都是生态环境政策执行的重要条件。
南昌美食3.2.1 中央政府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环境监测技术,实现对地方环境的动态监管。这样,既节约了监管成本,也能有效完善环境治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政策执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
3.2.2 地方政府也可充分利用热成像高空瞭望摄像技术,实行对监管区域的全天候、无死角监控,有效防范非法采砂。同时也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增强监管效果。
3.2.3 构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长效机制,解决行政区划的刚性化和政策发包制所带来的监管弊端,通过建立上下级政府之间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平台,完善上下级政府衔接交叉的监管“盲区”,以实现监管信息的彼此共享,全面提升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并实现生态环境的常态化治理。3.3 强化责任追究,加大违法成本
分析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执行不力的惩处力度,以及采砂企业盗采砂石资源的违法成本,都对生态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产生影响。
3.3.1 强化问责机制,加大考核力度。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对造成环境问题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加大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不力、不利的责任成本;要加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生态环境政策执行权重,以此增强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3.3.2 完善监督制度,增强执法惩治。加大对盗采砂石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力度,完善砂石资源开采的保证金制度,提高砂石资源开采环境保证金,增加采砂违法成本,彻底铲除非法采砂的利益“土壤”。
3.3.3 政府加强监管,促进企业自律。政府应着力加大采砂企业环保督察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信用体系,并将采砂企业纳入信用体系之中。以此,形成“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的奖惩机制,提高采砂企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权责意识。
3.4 引入多方监督,形成社会合力
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的领域广、情况较为复杂,没有社会全员的广泛参与,难以对违法者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3.4.1 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激发公众监督热情。地方政府应调动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非法采砂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当地民众生态利益受损。因此,当地民众对于非法采砂行为的监督具有强大动力。地方政府应设立非法采砂举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民众监督的积极性,以促进地方政府强力有效地执行生态环境政策。
3.4.2 拓宽媒体监督平台,提升媒体监督力度。新闻媒体应广泛利用外部监督作用更好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应主动拓宽媒体发声渠道,构建一套与采砂治理相适应的多终端、多形态媒体监督格局,并以开通官方、手机举报APP等方式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众关切。3.4.3 加强政府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监督氛围。政府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引导人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导向,并从法规制度层面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即形成“政府主导、民众及媒体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谢花林,金声甜.基于利益博弈视角下的重金属污染区耕地休耕问
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8(7):190-195.
[2] 傅景威,管宏友.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管理中的利益博弈与政府责
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169-174. [3] 孙伟.行政执法证据刑事司法化的现实性浅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13(1):33-36.
[4] 喻玲.试论对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再监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2):91-95.
[5] 李咏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探析[J].农村经济,
2015(12):94-99.
(上接P20)
刘甜璐,等:后疫情时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思考
-6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