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调查与分析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
调查与分析
疫情过后爆发的20个行业龚若兰王林*熊靓
(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调查与分析某高校大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疫情的发生促使大学生对体育产生了积极态度,会更多关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信息,体育态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保持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但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大学生
猜怎么组词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6(b)-0216-04
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领域均受到了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科学、精准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1]”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基本上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学者指出:“后疫情时代,并不是疫情在国内完全消失,社会环境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而是疫情仍旧随时会小规模爆发,疫情仍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2]”教育部在《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有序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对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疏导心理焦虑,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卫生习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大学生体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体质状况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根据《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说明: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4]。已有学者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5]以及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行为研究[6],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该文拟通过调查后疫情时代某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现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尝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调查某高校大学生200人,男、女生分别为78人和122人。不同年级人数(见表1)分别是大一占15%,大二占25%,大三占31.5%,大四占28.5%。涉及11个不同专业的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以“后疫情时代”“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为主题词搜索与阅读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分析前人关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
DOI:10.16661/jki.1672-3791.2202-5042-0486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0545047)。
作者简介:龚若兰(2001—),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促进。
通信作者:王林(1993—),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促进,E-mail:****************。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某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调查问卷,采用线上(问卷星)的方式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时间为2020年10~12月,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亦为200份。并采用重测法检验问卷信度,一周后,从调查对象中选择50名大学生进行重测,信度检测结果得出调查问卷相关系数R=0.981,P<0.01,说明此次设计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采用Excel 2019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表图制作,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百分比的统计处理。
1.2.4逻辑分析法
这主要是针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种情况进行分析,从分析的过程中得到准确的数据,依此推算出整个数据的大走向,从而做出合理归纳与总结。最后根据实际情况,从中得出结论。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面对疫情的心理状态分析
大学生体活跃度普遍较高,信息接收面也较为广泛,但其情绪也容易发生变化。由表2可知,在疫情
期间,有72%的大学生表示能够积极应对疫情,只有8%的学生出现了焦虑的情况。说明在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地应对,并未因疫情的发生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这与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5]的全国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2.2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育态度分析
“体育态度”[7]是指人们对参与体育运动及体育运动产生的作用的认同度与外在表现,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3种因素构成。该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信息关注、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愿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3个方面进行阐述。
2.2.1大学生对体育与健康信息的关注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8%的大学生表示会“经常关注”体育与健康信息,而表示“不关注”体育与健康信息的大学生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说明大学生体
表1大学生年级情况分布表(n=200)我国五一劳动节意义
年级
人数(人)百分比(%)
大一
30
15.0
大二
50
25.0
大三
63
31.5
大四
57
28.5
合计
200
100表2大学生面对疫情的不同心理状态(n=200)
心理状态人数(人)百分比(%)无所谓
40
20
恐慌焦虑
16
8
积极应对
144
72
合计
200
100表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经常参与
参与体育锻炼情况人数(人)
百分比(%)是
166
83
34
17
合计
200
100
表4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n=166)
持续时间(min)
≤15
15~30
30~60
>60人数(人)
6
76
56
28
百分比(%)
3.6
45.8
33.7
16.9
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更多的大学生关注体育与健康相关方面的信息,这也从侧面表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
2.2.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29.5%和66.5%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参与体育锻炼,仅有4%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参与体育锻炼。说明后疫情时代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体育锻炼能够提升身体素质,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该研究进一步了解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见表3),有83%的大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这表明大学生不止停留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想法,绝大部分大学生已辅之以行动。而未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作息生活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的场所以及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等。
2.2.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由图1可知,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有保持健康(96.4%)、健美塑形(68.1%)、提高运动能力(68.1%),说明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开始重视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以更好地维持自身身体健康;这从侧面表明疫情期间学校对大学生体育行为进行积极引导,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有49.4%大学生认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缓解压力,可能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隐患,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自身压力。
2.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育行为分析
体育行为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体育的方法和手段,去实现体育目的的一切实践活动。该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大学生参与锻炼的运动频率、运动时间、
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自我评价等,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在体育行为方面的变化。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其具体内容如下。
(1)运动频率指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共有166名(83.0%)大学生表示每周均会参与体育锻炼,其每周运动频率分别为1次(33.0%)、2次(26.0%)以及3次及以上(24.0%),即仍有17%的调查对象是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从数据层面反映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逐步形成了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意识,且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基数相对较高,但从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角度建议,大学生体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最佳频率为3~4次,同时2次间隔不宜超过3天。
(2)运动时间指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如表4所示,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166名大学生中,每次运动时间占比分别是15min以内(3.6%),15~30min (45.8%),30~60min(33.7%),60min以上(16.9%),说明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以30min为分界线,相较于疫情前,部分学生的运动时间有所延长,但对于该体而言,平均运动时间偏短,难以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建议进一步延长锻炼时间。
(3)在运动项目方面,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跑步和跳绳项目占比77.7%,选择球类项目占比45.2%,选择器械健身或武术类项目占比24%,说明大学生在校参与的主要体育锻炼项目是跑步和跳绳,这与邓闿林[8]的研究结果相近,其次为球类项目(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最后则是器械健身和武术类项目。其原因可能是跑步和跳绳项目不要求太高的技术水平,参与要求相对较低。
(4)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以运动参与
短暂的美丽歌词图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者的出汗程度作为判断依据,依次分为轻微出汗(即小强度运动),明显出汗(即中等强度)和大汗淋漓(即高等强度);以选择明显出汗(即中等强度)最多,占参与锻炼人数的55.4%,相较于疫情前,该强度人数有所增加,表明大学生体不仅愿意花时间锻炼,而且也会增加运动强度以提升自身免疫力。
(5)在自我评价方面,该研究中有59.1%的表示参与体育锻炼后,身心健康方面均获得了积极改善,非常认可体育具有强身健康的价值;而另外40.9%的表示通过体育锻炼会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并不显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自身的体育行为;同时,有68.7%的大学生表明会继续坚持体育锻炼。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疫情的发生对于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后疫情时代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
(2)后疫情时代有更多的大学生体开始关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信息,并且自身也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尽管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在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但在体育行为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或提高。
3.2建议
(1)高校的疫情防控思想不可松懈,尤其是因疫情而产生焦虑恐慌心理的大学生,学校心理健康中心
应及时介入,并开展科学疏导和做好台账,辅导员需时刻关注其心理变化,并做好防疫思想宣传,提高大学生的防疫意识。
(2)后疫情时代高校应更为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加更多的体育场地与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可增加“体育与健康”相关的讲座或活动,促使更多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3)高校体育教师应借此契机,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可进行线上实时指导,以便培养大学生体科学的锻炼方式,从而使大学生体树立起“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
(4)大学生体应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一
项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同时也需注意进行科学有效的运动,例如增加运动时间,提高运动强度,从而才能更好地达到运动效果,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
4不足与展望
该研究仅分析了某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增加研究对象。同时,针对于该研究的结果,以下问题有待深入研究:(1)如何使
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自愿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其兴趣;(2)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体逐渐重视体育与健康,但大学生的体质问题是否有所提高;(3)应如何开展线上体育课程,从而合理有效地指导大学生体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
开会议,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EB/OL].(2020-01-26).cpc.people/ n1/2020/0126/c64094-31562527.html.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
育研究,2020,41(4):13-20.
[3]中国政府网.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v/xinwen/ 2020-05/20/content_5513332.htm.
[4]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发布[J].中国
学校卫生,2021,42(9):1281-1282.
[5]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
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与促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6):80-86.
[6]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课题组,孙楚航.新冠肺学业有成
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研究——基于全国45所高校19850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 2020(4):43-48,12.
[7]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
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9-32,39.
[8]邓闿林.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
爱情祝福语
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2):135-13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