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1949年7月2日—19日,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出席代表共824人。
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三、第一次文代会的意义:
1、实现了文艺界的“大会师”,标志着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的合流;
2、实现了政党对文学的全面领导,确立了新生政权与文学艺术家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3、确定了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4、确立了新中国文学的体制。
建国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及其影响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萧也牧等的创作的批判。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
对作家的思想艺术和行为选择,起到了制约和控制作用。作家成了被打击得对象,影响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将个体的认知、体验和表达纳入确定的轨道之中。
建国初的文艺批判运动对新中国文学的影响:
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进行上纲上线的众性政治批判,给当代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对文艺的主题简单化、绝对化理解,忽视了文艺作为精神产品的复杂性 ;
政治统帅直接干预文艺,使文艺政治化、思想阶级斗争化倾向进一步加剧。
“双百”方针是共产党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和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情势下所提出的一项“具体策略”。
  建国初颂歌的代表作 :
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时间开始了》艾青《我想念我的祖国》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
 
  政治抒情诗特点:取材的强烈政治性、时事性,直接表现诗人对时代、对社会斗争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评价;艺术形式上讲究政论性和激情性的结合;有强烈的政治鼓动性和感染力,较适合朗诵。
著名政治抒情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
十七年小说两大题材:农村题材小说和革命历史小说,还有历史题材小说和非主流小说创作
   
革命历史小说
一、概念:指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的文学作品。
二、代表作品: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茹志娟《百合花》……
三、特征
革命历史的宏大叙述和史诗建构
革命历史的奇迹化和英雄化
红岩里的主要人物
革命历史的个人化审视
农村题材小说
一、赵树理和“山药蛋派”
赵树理在新时期的代表作品:《登记》《锻炼锻炼》《三里湾》
山药蛋派:在赵树理影响下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作品具有“问题小说”的特点,都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都具有大众化、民间化的特点,在作品中体现出鲜明的民间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代表:马烽、西戎等。
二、孙犁和“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以表现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美、人情美,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三、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宏伟篇章:柳青的《创业史》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历史题材小说
代表作家作品: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杜子美还家》,冯至《白发生黑丝》,徐懋庸《鸡肋》……
特点:
  1、借历史事件来传达知识分子强烈的现实情怀和忧患意识;
  2、表达对知识分子自身现实处境、心灵状态的关注;
  3、在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努力摆脱当时公式化、概念化的流弊,没有将人物作为政治品格的符号,而是立体地写出他们的血肉和灵魂。
非主流小说创作
  一、“干预生活”小说
指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感召下涌现出的一批贴近现实生活,以揭露和批评社会问题、生活矛盾为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
对官僚作风的揭露和思考: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对时代风尚、时代英雄的反讽:李国文《改选》
  二、爱情题材小说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冲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知识分子的心灵搏斗掠影:宗璞《红豆》
别样的情感叙事: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
旧时代的民间生活浮世绘:《茶馆》
《茶馆》创作于1957年,是老舍剧作的高峰,也是当代中国话剧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珍品。“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主题思想:以“葬送旧时代”为主题,以裕泰茶馆为背景,具体展现了清末、民国初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对旧社会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同时含蓄地透露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2、戏剧结构:
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人像展览式结构);
淡化贯穿始终的情节设置 ;
特殊的戏剧冲突方式。
3、戏剧人物:
a、塑造了众多职业、身份、思想各异的人物形象;
b、带着鲜明的爱憎来塑造人物;
c、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十年文学
《三家村札记》作者: 吴晗      邓拓      廖沫沙
1、革命样板戏
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创作特征 :“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创作原则等。
革命样板戏是主流政治形态对知识分子文化传统和民间文化传统的摧残、压制、改造和利用在文艺领域的典型体现。
2、小说: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等
三、隐蔽的文学界-潜在写作
1、诗歌
老诗人的创作:曾卓《悬岩边的树》,绿原《信仰》,牛汉《半棵树》 《华南虎》,穆旦《冥想》等
知青诗人的创作:
A、 “”时期诗歌第一人——食指
B、白洋淀诗人:芒克、多多、根子、北岛、江河等
天安门诗歌
2、手抄本小说:张扬《第二次握手》,赵振开《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一)
第一节  对、历史的叙述
一、伤痕小说—新时期小说的开端
伤痕小说是80年代文学中的第一个思潮流派 ,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以卢新华的《伤痕》为标志,内容上主要揭示悲剧,展示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
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的主要成就: 1、现实主义精神的复归;2、主题从一般的政治结论,深化到对精神内伤的描写上,表达了作家的独立思考 。
不足: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过于急切和直露,艺术上普遍较为粗糙。
二、反思小说—归来者的历史沉思
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拓展和深化,主要借文学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对解放以来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的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代表作家作品
类型:
1、知识分子题材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土牢情话》
王蒙:《蝴蝶》
2、农村题材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王蒙意识流小说的特: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等;
这类小说主要写人物的意识活动,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用人物的意识流动组织情节,结构作品。《坚硬的稀粥》等小说使用了戏谑、夸张的手法。具有荒诞彩的寓言风格。对于心理、情绪、意识、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述。对于夸张、机智、幽默才能的充分展示。
改革小说是兴起于70年代末、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
代表作家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新星》,张洁《沉重的翅膀》,高晓声《陈奂生上城》,路遥《人生》等。
高晓声
代表作品:《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
高晓声是新时期擅长描写农民问题的作家。他的小说,继承了鲁迅针砭“国民劣根性”的传统,真实地展现了极左思潮给农民带来的灾难,深刻分析了农民生活贫苦的政治、社会根源,也深刻挖掘了残存在农民意识深处的种种落后意识,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人生尤其是国民性的严肃思考。
  路遥
代表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小说多描写改革背景下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社会图景和人们的生活变迁,善于刻画各种人物形象和人物的矛盾心理,在社会变革中展现人物的命运。
主要人物形象:高家林,孙少平、孙少安等
寻根小说:指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
“根”:一指具有地域特的乡土和民间文化;二指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念。
主要代表作:汪曾祺《受戒》,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贾平凹“商州系列”,张承志《金牧场》,莫言《红高粱》,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等
汪曾祺小说的特点:
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 等。
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受戒》小说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和淡淡的爱情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
阿城
主要作品:《棋王》《树王》《孩子王》,短篇小说《遍地风流》系列及《闲话闲说》等随笔集。
阿城的创作主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主要人物形象:王一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