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略述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略述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第59卷第6期
2006年11月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版)
WuhanUniversityJournal(HumanitySciences)
V o1.59.No.6
Nov.2006.796~800
略述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于华东
(武汉大学期刊社,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于华东(]952),男,江苏淮阴人,武汉大学期刊社副编审,主要从事文学,史韩国电影推荐
农业银行卡查询
学,编辑学研究.
[摘要]武则天在长达45年的统治期间,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平定叛乱势
力,巩固统一国家;发展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实施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胸襟气量宽
阔,善于纳谏从善.她是一位基本上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关键词]唐代历史;武则天;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KO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6)06~
0796—05
我国唐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的一女皇帝——武则天,出生于唐初山西并州文水县一个
木材商人的家庭.14岁时被唐太宗选人宫中,封为”才人”,赐号”武媚”,俗称”媚娘”.唐太宗死后,她
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唐高宗(太宗之子,李治)时又被召回宫中,封为”昭仪”,永徽六年(公元655
年)唐高宗废王皇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高宗多病,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大权.显庆五年
(公元660年)受高宗委托参与决策政事.武则天精通文史,明敏果断,朝臣把高宗和武后并称为”二
圣”,而实权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里,唐高宗不过空有其名罢了.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死,唐
中宗继位,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朝中军国大权集于一身.次年,她废掉唐中宗,立唐睿宗,以太后身分
临朝称制.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她又废掉唐睿宗,改国号为”周”,自立为帝,自称”圣神皇帝”,成为中
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直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她82岁时病死,前后执掌政权达45年之久.
对于武则天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都有着不同的观点,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武
则天统治时期,对于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
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唐初100多年鼎盛局面的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是个较有作为的女皇
帝,是一位基本上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应当恰如其分地认识她的历史作用,全面评价其功过得失.
如何打顿号
,平定叛乱势力,巩固国家统一
唐高宗死后,中宗即位,他是个没有多大作为的昏懦君王.武则天当然不放心由他来治理国家,便
将中宗废掉,立睿宗,唐睿宗也缺乏治国的才干.而武则天本人精明强干,明敏果断,已有2O多年从政
治国的丰富经验,于是便临朝称制,把大权控制在自己手里.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她正式称帝,改唐
支付宝充为周,把洛阳改为神都,又改变了许多官职,旗帜样式和官员服装的颜,在家乡建了7座武氏宗庙,对
祖宗一一加封,又大封武氏宗室及亲信为王,安置在重要位置上,而对唐朝旧臣猜忌怀疑,甚至排斥,把
反对她的官员贬职,罢官,处死.武则天这些排斥异己的做法,引起了唐宗室和旧臣官僚的强烈不满,
“时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他们暗中策划用武力反抗武则天的统治.
收稿日期20060611
十二卷第6期于华东:略述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光宅元年(684年),唐初大将李劫(原名徐世劫)之孙,眉州刺史徐敬业因坐赃被贬为柳州司马,他
心怀怨恨,与其弟徐敬猷及被贬官的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聚会扬州暗中策划起事,徐敬业自称匡
复上将,领扬州大督都,以魏思温为军师,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宗璋为左右司马,发布
了由骆宾王起草的《讨武璺檄》,并以匡复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为庐陵王)为旗号,号召各地响
应?十多天内,兵力已扩充到i0多万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武则天并未表现出恐慌和畏惧.她果断
地命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大总管,率领30万大军前往镇压叛军.与此同时,武则天当机立断来稳定
朝廷内部.高宗临死时受遗诏辅政的宰相裴炎,对讨伐叛乱未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参与徐敬业起兵的薛
仲璋又是他的外甥.武则天曾就平叛之事问计于裴炎,而裴炎却说:”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竖子得以
为辞,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H(卷203),武则天认为他是与叛军站在一边.于是,将裴炎逮捕下狱
后将其处死.安抚大臣程务挺为裴炎申辩,武则天派使者到军营将其斩首.裴,程二人都是手握大权的
朝臣,武则天把他们除掉,以此来稳定朝廷内部,便于派兵镇压叛军,表现出老练的政治才干.
徐敬业起兵后,企图夺取金陵(今南京市),实行封建割据,完全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李孝逸率大军
南下,阻溪一战,大败徐敬业,徐敬业想乘船从海上逃往高丽,被部将杀死.唐之奇,魏思温等余党也被
捕杀.这次叛乱为时仅四五十天便被平定了.垂拱四年(688年)琅琊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
分别起兵,但很快就被武则天派兵镇压下去了.
徐敬业,李冲,李贞发动的叛乱,是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他们的叛乱行为只会导
致统一的国家走向分裂与变乱,既违背了人民的愿望,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徐敬业企图夺取金陵
以割据江南,不惜用分裂的手段来保全自己,是根本得不到人民支持的.失民心者,焉有不败之理?而
武则天牢牢地控制着中央政权,迅速派兵平定叛乱,主观上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使大一统局面
迅速恢复,但在客观上却顺应了人民需要安宁稳定的愿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社
鬼片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进步作用.所以,当时着名文人陈子昂说:”百姓思安久矣,故扬卅f构逆,殆
有五句,而海内晏然,织尘不动…….”[(卷2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