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来自 寒舍)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这“七件事”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富人对它可以不必在乎,穷人对它则要煞费苦心,正所谓“有人披星又戴月,有人为它带锁枷”。在《中国老年报》2001年第876期上作者洪伟和900期上作者李嘉祥分别介绍有古人对这“七件事”的诗作与注释,现将其整理合壁,外加笔者仿吟一首,合为10首,以献网友。
教 你 当 家 不 当 家,及 至 当 家 乱 如 麻;
早 起 开 门 七 件 事,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注一)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般 般 都 在 别 人 家;第 1 页 共 2 页
岁 暮 清 闲 无 一 事,竹 堂 寺 里 看 梅 花。(注二)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而 今 件 件 费 绸 缪;
吞 声 不 敢 长 嗟 叹,恐 动 高 堂 替 我 愁。(注三)
书 画 琴 棋 诗 酒 花,当 年 件 件 不 离 它;
而 今 七 字 都 变 了,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注四)
开 门 七 件 愁 煞 她,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 。
好 在 三 味 不 用 买,肚 中 尽 是 苦 酸 辣。(注五)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人 生 谁 可 离 开 它;
有 人 披 星 又 戴 月,有 人 为 它 带 锁 枷 (注六)
前 门 索 债 乱 如 麻,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
我 亦 管 他 娘 不 得,后 门 走 去 看 梅 花。(注七)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无 钱 去 买 又 无 赊。
思 量 只 好 将 身 卖,问 遍 杭 城 不 要 爷。(注八)
恭 喜 郎 君 又 有 她,儂 今 洗 手 不 当 家。
开 门 诸 事 都 交 付,柴 米 油 盐 酱 与 茶。(注九)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如 今 件 件 不 愁 它;
上 网 攀 谈 常 为 乐,怡 闲 麻 雀 亦 栽 花。(注十)
(注一)此诗道出了青年成家立业后的家务难。旨在告诫当家人要量入为出,计划理财,勤俭持家,否则就会捉襟见肘,如团乱麻,理不好家。
(注二)唐伯虎的这首《除夕口占》诗,反映了他穷困潦倒的家境。除夕之夜,为了排遣“七件事”之烦,竟躲到寺院里去观赏梅花,表现出一种自我解嘲的旷达。
(注三)这首题为《百叹》的诗,写得更为敦厚而感人。尽管家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接济不上,作者仍愁而不叹,唯恐让年岁已高的父母知道了更为忧愁。一片孝子之心,跃然纸上。
(注四)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先前的富裕生活充满闲情逸趣,而落到为生活奔波的境况时,“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取代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七个字,不禁长吁短叹。
(注五)解放前,有一位教师,夫妇相依为命,因物价飞涨,薪水难以糊口,写此诗以自嘲,令人为之鼻酸。
(注六)该诗说明“七件事”乃人生必需,是人就离不开,躲不掉;要想获取,又绝非轻而易举。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要取之有道。
(注七)此《避债》诗是清代一位真正贫寒之士的“潇洒”之作。
(注八)无独有偶,晚清一秀才在一座古庙躲债时亦以同题作诗,辛酸的自我调侃,含泪的苦诉凄凉,溢于言表。
(注九)传说明代一姚氏女子对丈夫纳妾又恨又怨,忿而吟诗,用“七件事”入诗大发牢骚。好一个“不当家” ! “七件事”只交六件,将“醋”字抽去,“酱醋茶”改为“酱与茶”,一字之易,包含“醋”意,其内心之“酸楚”,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
(注十)上列前9首所列举的“七事”诗,大抵属旧社会人们为生活所困之喟叹,而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第十首为笔者仿吟之作,聊为补趣。这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歌词柴”已泛指煤气、液化气、天然气;“麻雀”即麻将,笔者访日时见到东京街头麻将馆门前的灯箱广告都只写“麻雀”二字,麻将的福州话也说“麻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