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1、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增减规律和相互交换规律。
  3.发展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要点:感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学习并记录9分10分。
  难点:总结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合成规律。
  活动准备
  1.将10以内的数字分解,形成教学视频光盘。
  2.一些小矮人和小房子的照片。
怎样把两张照片合成一张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以问答的形式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字的构成和分解。例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研究10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老师: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一些小客人要去参观森林。看,他们在这里。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孩子们动手做,把10张小矮人卡片放在一个地方,并记住他们思考10的各种划分方式,并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的练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孩子仔细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加起来是10,用线连起来就行了)。
  3.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教学视频的构图。
  (四)游戏活动
  1、“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