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1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6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人体的消化系统,了解到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但对于食物的整个消化过程,学生无法有真切的观察活动,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聚焦到学生能够观察到食物变化过程的消化系统——口腔上。通过研究口腔的功能与结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的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个观点,以利于学生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人体器官是协同工作的,逐步发展学生建立系统认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消化系统有整体认识,了解了人体的消化器官。知道口腔中有舌、牙齿,能分泌唾液。在本课中,学生要聚焦到口腔,观察食物的变化,观察变化对于学生来说不难,困难在于观察咀嚼后的食物,需要学生咀嚼后吐出来,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
说无疑是一项挑战。此外,对于理解食物只有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的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也需要教师着重加以强调,学生才能更好的意识到。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口腔中牙齿、舌和唾液功能各不相同,相互协作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相互协作共同磨碎食物。
  2、过程和方法: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的观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细嚼慢咽的好处
难点:出牙齿作用与特点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培养皿、饼干、纸盘、苹果、牙签、镜子、贴纸、记号笔、课件动物的舌头有什么作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具体实施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话题
图片激趣
上课之前,程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展示满汉全席的图片),老师听见吃货们发出的声音了,孩子们看见图片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但是,我更想看看你们用动作来表现。(学生展示)
看见你们的动作,只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狼吞虎咽)。但是,如果家长看见我们这个样子,他们会说……(细嚼慢咽)
老师就不懂了。见到美食,这么兴奋,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呢?!狼吞虎咽不是可以多吃点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爱“吃”是孩子的天性,看见美食图片,大家都想吃,通过学生的动作表示出来,既活跃了气氛,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出了本文要探究的主题,非常自然。
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引出研究问题:
师:看来,这两种吃法后,食物最后还变得不一样呢!
2、指导实验设计
那这两种吃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思考并汇报:
快慢不同、多少不同
其实,快慢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嚼两三下就吞下去了,一个慢慢吃,要嚼很多次才吞下去,也就是它们的次数不一样。
那如果老师今天给你们相同的食物,两种吃法最主要的不同是……(次数)
并且,狼吞虎咽次数……(少),细嚼慢咽次数……(多)。那不同的咀嚼次数后,食物的变化一样吗?你打算怎么做?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汇报
教师通过小组互相补充完善的方法将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生:一个多嚼几次吐出来,一个少嚼几次吐出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师:那狼吞虎咽嚼几次呢?
生:3次
生:3次太少了,还没怎么嚼呢,食物还没开始变化,5次比较好。
师:次数少的3次、5次,那次数多的话,6次,行吗?
生:不行,没有区别。应该更多一些,10次差不多。
生:10次可能效果也不太明显,还应该做多一点,15次。
师:孩子们想法都很正确,要把对比度拉开,方便观察到变化。我们统一:次数少为5次,多为15次。
师:除此之外呢?我们还需要怎么做?
生:咀嚼时力度要差不多。
生:咀嚼时注意安全
生:吐在不同的地方,免得混淆。
师: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可老师还是有点担心,刚刚说到吐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发出了很不舒服的声音,我觉得你们的实验可能没办法完成。
生:我们今天是在做实验,是能够克服困难,完成实验的。
生:我们今天的食物是在口腔里就吐出来,平时是从胃里吐出来,是不一样的。
师:既然你们都说了,老师就相信你们,看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哪些孩子会是严谨的科学家。
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是……(饼干),饼干会发生变化,那最初始什么样子呢?(图片展示)
学生汇报
温馨提示:1、每次咀嚼相应的次数后吐到对应的培养皿里(结合PPT图片展示)。
2、准确计数,完成咀嚼立即将饼干吐出。
3、仔细观察,完成记录表。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总结
两种吃法食物的变化一样吗?(不一样),今天我们还只吃了一块饼干,就变成这样(指着对应食物的状态),那如果我们再吃满满一嘴巴的食物,然后咀嚼四五次吞下去,你想想,你会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3、进一步探究舌头、牙齿、唾液的协调作用
刚刚食物发生了变化,是在哪里发生的变化呢?(嘴巴)科学上称为口腔,食物在口腔里发生了变化(贴标题),那是口腔里的什么东西起了作用吗?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分享回答
咦,舌头在咀嚼时真的有运输的作用吗……看来孩子们还有些不确定,那我们还是去体验一下吧!接下来,老师给每位小科学家一根饼干,我们先舌头不动,咀嚼。然后再动舌头咀嚼,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生:舌头不动不方便嚼。
生:饼干也不能去到想让他去的地方。
生:舌头是可以尝味道的。
生:舌头可以帮助吞咽。
师:看来三种器官需要相互配合使得食物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自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为后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
小组讨论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有效方式,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更好。
教师提出6次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全面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对吐有一定的负担,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激励,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保证其更加准确的完成实验。
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很难发现舌头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此外,通过体验活动,学生会发现舌头的更多作用。
认识牙齿的形状与功能的关系
刚刚,我们吃了饼干,好吃吗?(好吃)在这个过程中,牙齿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那关于牙齿,你们知道些什么?谁来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
看来孩子们都有很多的了解。我们把最前面的称为门齿,门齿旁边的是犬齿,最后面的叫臼齿。(结合ppt展示)
都是牙齿,为什么它们会有不同的名字呢?就都叫牙齿不行吗?
生:不同的牙齿样子不一样,位置也不一样,不同的名字方便区分。
那不同的牙齿具体有什么特点呢?……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每位同学都有一面镜子,观察不同牙齿的特点,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吧。
学生观察、分享
看来还真有很多不同呢?都是牙齿,都可以咀嚼啊?那牙齿为什么要长的不一样呢?
生:我们一般用臼齿来咀嚼吧,很少用犬齿和臼齿咀嚼。
生:一般用门齿咬
也就是说,不同的牙齿在咀嚼的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还不太一样呢?
生:我们去试试吧,应该就知道了。
好的,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苹果,用不同的牙齿去咀嚼,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引导)
学生汇报(学生用臼齿撕牛肉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牙齿的外形和作用。正是不同的外形特点,决定了牙齿的作用不同。
教师总结:牙齿的外形和作用是相互联系的。
学生在对臼齿的作用进行感受时,会出现感受不到或不准确的情况,引用图片和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臼齿的作用。
拓展与延伸
这是我们人类的牙齿,那在动物身上,它们的牙齿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展示鳄鱼和马的牙齿,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每一颗牙齿在咀嚼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作用,决定着不同生物的饮食习惯。看来,每一颗牙齿都很重要!但有的孩子却不爱惜自己的牙齿,最后变成了这样。(展示孩子龋齿的照片)
想要和他们一样吗?(不想),那我们就一定要好好爱护我们的牙齿,应该怎样做呢?
……
七、板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一、食物的变化
食物最初的样子
狼吞虎咽
咀嚼5次
细嚼慢咽
咀嚼15次
    二、我们的口腔
                        作用        特点
  门齿:切      扁、平
          牙齿:咀嚼    臼齿:磨      大、凹凸不平、粗
                        犬齿:撕        尖、厚
唾液:润湿
舌头:搅拌 
          牙齿的作用与特点相互联系
学生记录单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时间: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实验一: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吃饼干
  用同样大的力量咀嚼饼干5次,吐出来;咀嚼15次,吐出来。认真观察并填写记录表。
狼吞虎咽
(咀嚼5次)
细嚼慢咽
(咀嚼15次)
食物状态
实验二:不同牙齿的外形及作用
    通过不同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特点
(文字或图画)
作用
门齿
臼齿
犬齿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