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红树林天然宜林地空间评价初探
作者:胡杰
来源:《绿科技》2016年第16期
作者:胡杰
来源:《绿科技》2016年第16期
摘要: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以及3S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厦门红树林天然宜林地评估指标体系,调查了厦门红树林生长现状,评价了厦门周边现存天然滩涂中红树林宜林地的空间格局,并在海平面上升情景下预测了红树林天然宜林地的变化趋势,为厦门市红树林天然宜林地规划以及红树林生态恢复的空间格局提供基础数据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宜林地;滩涂;空间格局;评价;厦门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2016)16-0182-06
1 引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滩涂上特有的木本植物落[1]。红树林生态系
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与经济价值,尤其在固岸护堤、防治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海岸带生态平衡、防治污染、净化环境、美化景观、发展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压力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全球各地区红树林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红树林大面积减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红树林重要存在价值,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重视[2]。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关键正是对于宜林地的选择[4],红树植物生长必需具有一定温度范围、沉积物粒度、内湾等一系列隐蔽的海岸线、适当的淹水环境、海流环境和一定宽度的潮间带[2],不同的地区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因素在选择上都有所不同。在红树林生态恢复过程中,造林失败,红树林幼苗成活率低的情况时有发生,最主要原因包括选址不合适以及所选树种单一。全球海平面上升加重了红树林生长与恢复的风险,这使得红树林的整体恢复效率不高,幼苗资源大量浪费。因此,建立合理的红树林宜林地评估体系有助于红树林的恢复研究。研究以厦门市为研究区域,利用3S技术探讨如何解决红树林宜林地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