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生态系统概述
一.选择题
1.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产自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2.下列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三山上所有的树木B.六股河中所有鱼和虾
C.绥中城郊的一块农田D.渤海湾的阳光和空气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C.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A.太湖中的所有鱼和虾B.黄山上的迎客松
C.东海中的生物D.公园内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5.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图,图中甲、乙、丙表示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如图可表示生物圈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棵树B.一羊
C.一片草地D.一片树林中的所有鸟
8.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一个池塘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D.生物圈
9.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与③所代表的生物,结构层次不同
B.图①②③④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图中④指向①的箭头代表着分解者让物质和能量重新回到生产者体内
D.图中有三条食物链,③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①
10.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水库”之称的是
A.农田B.森林C.湿地D.草地
二.填空题
11.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物就会丧失生存
空间。(判断对错)
12.微生物都是属于分解者。
13.有的细菌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4.绿植物都为生产者,生产者都是指绿植物(判断对错)。
15.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
16.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17.细菌的营养方式多种多样,如蓝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它在生态系统中属
于;枯草杆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获取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18.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
做。
19.每个生态系统中都有不同的生态“角”,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
食,因而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三.复合题
2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填图中对应的字母)
21.我国年发射升空的神舟八号飞船上进行了一项名叫“空间简单封闭系统探索与研究”的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
实验。实验是在一个充满培养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中间由一层隔膜隔开,但不影响气体和水的上下渗透,容器下半部分装的是德国提供的裸藻,上半部分装的是中科院水生所提供的小球
藻和三只水泡螺。在太空遨游天后飞船返回地球的第一时间,此装置被取出,一只身长
毫米的澳洲水泡螺在封闭环境中通过严酷的太空环境考验,活着回到了地球。
(1) 此生态系统包括藻类、水泡螺等生物成分和水、光照等成分。
(2) 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生物成分中的裸藻和小球藻属于者,三只水泡螺属于
者,水泡螺携带的微生物属于者。
(3) 科学家之所以选择水泡螺参与实验,因为它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填“强”或“弱”)。
答案
1. 【答案】B
【解析】海洋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因此海洋中大量的藻类是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含有叶绿素等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放
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
大,大气中氧气的来自于藻类植物光合作用的释放。
2. 【答案】C
【解析】三山上所有的树木、六股河中所有鱼和虾只包括生物部分,渤海湾的阳光和空气只有非生物部分,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绥中城郊的一块农田既包括生物部分也包括非生物部分,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故选:C。
3. 【答案】D
【解析】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生物部分,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
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有生产者,不是一条食物链,B错误;
C、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
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D正确。
故选:D。
4. 【答案】D
【解析】A、只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部分,不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只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部分,不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只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公园内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包括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一个生态系统。
5. 【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丁是二氧化碳,图中乙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说明乙是
绿植物,绿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图中丙生物为细菌、真菌等,为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甲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所以甲是消费者,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
故选:B。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确定甲代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6. 【答案】D
【解析】A、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所以甲为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A正确;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如图可构成最
大的生态系统,故图中可表示生物圈,B正确;
C、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
正确;
D、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
解者,D错误。
故选:D。
7. 【答案】C
【解析】A、一棵树只有生产者,没有其他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B、一羊只有消费者,没有其他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C、一片草地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D、一片树林中的所有鸟,只有消费者,没有其他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C。
8. 【答案】C
【解析】一片森林、一个池塘、生物圈,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只包含了一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部分,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9. 【答案】A
【解析】A、图中①代表植物,③代表鸟类,植物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这一结构,所以①与③所代表的生物,结构层次不同。A正确;
B、①生产者、②和③消费者、④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因此图①②③④中不能构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
C、图中④指向①的箭头代表着分解者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生产者吸收利用,而不是
分解者让物质和能量重新回到了生产者体内,C错误;
D、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④,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① ② ③,而不是有三条食物
链,D错误。
10. 【答案】B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水库”之称。
11. 【答案】正确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细菌和真菌担当分解者。如果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