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较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六)(含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
高中联考 期中试卷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
期末考试 月考试卷
学业水平 同步练习
全国100所名较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六)(含答案解析)
1 一个充满生机的鱼缸构成了A.种 B.落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答案解析】 C 2 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必须要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D.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解析】 B 3 生态系统内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A.生产者的个体数量过多 B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多C.消费者的种类越多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 【答案解析】 C 4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b、c、d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如下几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答案解析】 B 5 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C.若丙种数量下降10%,辛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 【答案解析】 D 6 下列实例中,利用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答案解析】 C 7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 A.生产者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解析】 B 8 “—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 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聚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 【答案解析】 D 9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消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答案解析】 C 10 稻-鸭一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解析】 C 11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D.大块稻田中往往边缘上的水稻长势最好 【答案解析】 A 12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C 13 右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⑤鸟 ⑥狼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答案解析】 A 14 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D.向生态瓶中通人一定量的空气 【答案解析】 A 1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 A 16 若图示表明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答案解析】 C 17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多级利用B.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C.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减少环境污染D.增加害虫天敌的种,减轻有害生物的危害 【答案解析】 C 18 生产者储存能量相当的情况下,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答案解析】 C 19 假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被杀绝,鹿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应是 A.迅速持续上升B.缓慢持续上升C.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解析】 D 20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需消耗A约 A.100kg B.44. 5kgC.25kg D.15 kg 【答案解析】 C 2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植物光合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解析】 B 2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沼泽地、红树林、泥炭地都属于湿地,能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B.森林中的生物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其抵抗力稳定性强于农田C.草原上的动物大多能挖洞或快速奔跑,植被面貌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D.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分解者的功能较弱 【答案解析】 C 23 生活于树木茂密的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 A.飞翔行为B.声音鸣叫C.性外激素D.鲜艳的羽毛 【答案解析】 B 24 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成的有机物质或固定的能量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自身的呼吸所消耗(R),剩下的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部分物质或能量叫净初级生产量(Pn),两者相加(R+Pn)等于总初级生产量(Pg)。下表是某生态系统营养级能量流动分析图解(单位:千卡/公顷·年),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A.11. 37% B.15.15% C. 16. 72% D.4.52% 【答案解析】 A 25 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 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 【答案解析】 C 26 下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__条食物链。(2)在此食物网中,____________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3)在此食物网中,可以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4)猫头鹰在此食物网中可以占有___个不同营养级。(5)兔和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______联系。(6)在此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7)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会___。(8)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成分以外,还必须有_________。 【答案解析】 (1)8 (2)兔、鼠、吃草籽的鸟、食草昆虫 猫头鹰 (3)蟾蜍、食虫鸟、蛇、猫头鹰 (4)4 (5)竞争 捕食 捕食 (6)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 (7)先增加后减少 (8)草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7 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六类生态系统的有关方面的比较表: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表中的______,造成生产力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热带雨林的土壤是贫瘠的,判断依据是表中的_________,造成贫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2)据考察,赤道附近的一个小岛(热带雨林)虽然面积不到0.5km2,哺乳动物却多达58种,这一现象说明热带雨林具有复杂的______。(3)如果大量砍伐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一个时期内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的特点。热带雨林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性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答案解析】 (1)热带雨林 净初级生产量最高 温度高,雨量多,光照强 枝叶输入量远大于枝叶现存量 枝叶被分解者分解后又迅速被植物吸收,土壤中养分很少(2)食物网 (3)恢复力稳定性差 水28 根据右面碳循环示意图回答: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___中进行。(2)岩石圈中的碳以______形式贮存,所以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3)由图可知,碳循环为带有___性质的循环。(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关系;④表示_________。(5)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叶绿体 (2)碳酸盐 HCO3- (3)全球 (4)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捕食、竞争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5)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9 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不同种数量按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____________。(2)写出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____________。(3)种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哪一点?______。其种数量在AB段受到限制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4)种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处于___期;在C处种年龄组成属______。(5)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和周期变化情况是______。 【答案解析】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乙→丙→甲 (3)O 种乙个体数量减少,造成食物短缺 种甲个体数量增加,丙的天敌增多 (4)A 增长型 (5)振幅变小,周期变短 30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原因是_____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减少 缺少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少 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二氧化碳 (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