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枢纽机场运行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大型枢纽机场运行效率评价体系研究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
作者:杜瑾珺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20期
        摘 要:随着大型机场业务量的迅速增长,机场资源的瓶颈也日益突出,给机场业务量及运行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如何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是机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量化的大型机场运行效率评价体系,通过量化的指标,科学分析和评价机场的运行效率,为机场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一项有力的工具和思路。
        关键词:量化指标;综合评价;机场效率;可调节权限
农行卡查询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0-0247-03
        0 引言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型机场的业务量迅速增长。截止2017年底,我国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机场已经超过32个,前十大机场吞吐量已经突破4000万人次。
经历 作文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带来的是机场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空域限制、时刻容量、机位数量、近机位比例、飞机滑行距离、候机楼面积等关键资源对大型机场业务量的进一步增长、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制约[1]。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就成为机场管理者普遍关心并努力改进和缓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记本散热        本文拟根据大型机场运行管理面临的矛盾,结合机场运行管理的实际,研究建立量化的大型枢纽机场运行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通过量化的指标,科学分析评价机场运行效率,甄别影响机场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提升和改进措施。
2寸照片的尺寸        1 基本思路
        机场运行效率是一个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系统。一般来说,机场的运行效率应该包括围绕机坪运行、航空器保障过程进行评价的空侧运行效率,围绕旅客流程保障过程进行评价的航站楼运行效率研究、围绕场区交通组织进行评价分析的公共区运行效率研究以及围绕航空器空中运行秩序进行分析的空中运行效率研究等四个方面[2]。本文着重研究航空器在机坪运行的效率及整个保障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即空侧运行效率的量化评价问
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与机场运行管理相关专业人员的交流,对相关运行数据的经验判断,结合日常从事机场管理的具体实践,列举出影响机场运行效率的相关因素和关键资源,主要包括跑道、廊桥、机位、时刻容量、过站时间、航班正常性因素[3],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归类展开,划分出资源利用、协同运行、协同处置、外部影响、正常性水平等五个重点维度,作为评价机场空侧运行效率的KPI指标,分别评估其重要程度并计算其权重,从而实现对机场运行效率及其发展变化的量化评价,为决策层进行机场运行效率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五险一金怎么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