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红萝卜汁
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凭什么感动了中国
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今天揭晓。刘翔、任长霞、牛玉儒、桂希恩、孙必干、袁隆平、田世国、徐本禹、明正彬、梁万俊成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获得感动中国集体奖。
  据了解,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2002年开锣,中央领导曾给予该节目以清新动人、感人至深的评价。有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曾累计有几千万名电视观众收看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晚会。2004flash按钮制作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投票90余万张。
  本届评选为确保评选活动的公信度,中央电视台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组成阵容强大的推选委员会,共同推举候选人。自去年11月评选活动启动后,中央电视台联合本报等40余家报纸和杂志,共收集到全国各地推选的感动中国人物的资料500余份,推选出以袁隆平为代表的20多个候选人。此后,中央电视台从20041120日开始,在《东方时空》中展播候选人的事迹,在经过组委会与专家推委会推敲评定以及观众、读者、网友的投票后,最终确定了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名单。
  央视主创人员介绍说,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仍旧是以感动中国为评选标准,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多么不同,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起的责任;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与袁隆平、刘翔等名人相比,有几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但在过去一年中,他们却以自己非凡的业绩与举动――
  徐本禹,放弃读研到西部支教
  穷大学生徐本禹没想过自己会当选感动中国人物,他来北京之前甚至不清楚有这个评选。我只知道让我来参加一个晚会。qq搞笑签名为此,他还专门跟贵州省大方县(他支教的地方)企业培训师资格证县长学了一首山歌。面容黝黑的徐本禹告诉记者,他没有想过要感动中国(获奖)像做梦一样,我就是平平常常一个人,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儿。
  2004711日,一篇题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出现在因特网上的
涯论坛上,内容是关于一个学生到西部农村支教。后来几个月间,几十万人点击了它,几千人发跟帖,还惊动了一位省委书记,改变了几百名孩子的命运。那个支教者就是徐本禹。
  当初奔赴大方县猫场镇岩村为民小学,22岁的徐本禹只为喜欢教那些孩子,为此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
  天涯论坛上有人发回帖说:徐本禹应该改名,叫汝本愚,意思是说,徐本禹你这么做很蠢啊!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的成本需要4.5万元,这还不包括学生家庭的投资。回报社会应该有很多方式,可是你徐本禹却选择了性价比最低的方式,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而徐本禹说: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着。正因为感动,徐本禹去了,正因为徐本禹去了,大方县的为民小学和大石小学变了。
  徐本禹曾经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作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许多学生眼泪夺眶而出。
  在得到很多支持和资助后,徐本禹仍然是那个记着我娘讲的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的山东农村小伙子。他会哭,会笑,会痛苦,也像许多男生一样为失恋而烦恼。徐本禹说,一根火柴本来只是为了能发出自己的一点亮光,但它点燃了整个天空,可火柴还是那根火柴。
  梁万俊,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
  瘦削,短发,一身军装,梁万俊普通得令人多少有些失望。作为空军某部特级试飞员,梁万俊因为200471日的一次特别飞行跃入人们的视野。
  那天下午109分,梁万俊驾驶新型战机飞上蓝天。当他做完第一组试验后,突然发现本不该动的功率箱油量在下降,飞机正在漏油。仅4分钟后,梁万俊就听不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了———飞机失去了动力。此时飞行高度4800米,距机场20公里。梁万俊1982年入伍,已安全飞行1800多个小时,4100多架次,虽经历风险无数,但这次无疑是最困难的。
  我要把飞机带回去,他选择了迫降。在世界航空史上,没动力的飞机迫降成功的例子极为少见,一旦失败就是机毁人亡。在飞机出现故障整整8分钟后,迫降成功。除爆胎外,飞机其他部件完好无损。
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  为什么没有跳伞?梁万俊说,当时什么也来不及想,脑子里惟一的念头就是要保住最重要的东西———科研样机。在我看来,我干的那点事儿其实没啥。我的职业就是飞行,做好了那是应该的。梁万俊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他没有英雄的感觉,就像种庄稼的老农,看到野猪来了,要守住庄稼一样。说起这次入选,梁万俊说:我哪里能感动中国?其实我应该说的是感谢祖国……我连儿子都感动不了。
  田世国,为母亲捐肾
  田世国说:我怎么能够和杨利伟、袁隆平比肩?我只是给我自己的老娘捐了一个肾嘛。上海中山医院教授朱同玉,一直从事泌尿外科和肾脏移植工作,已成功完成数百例肾脏移植手术。子女给父母捐肾,田世国是我见过的惟一一例。朱教授说。当时,朱教授很担心争相捐肾的田氏兄妹会临时打退堂鼓。
  2004930日,身患尿毒症的田世国的母亲,在手术后一分钟顺利排尿。只是她至今也不知道,那个肾来自于她做律师的大儿子。她是我老娘,我这么大块头给她捐个肾怎么不行?我也咨询了专家,手术对我的健康不会有大的影响。田世国说,他现在也为人父了,深能体会父母惟其疾之忧
  有人问田世国,是不是他母亲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他们兄妹3人有如此举动?田世国说:我们家的母爱和父爱跟中国千万个家庭一样,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没有轰轰烈烈的大笔狂书。但是这还不够吗?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非得再另外原因,就是我姥爷病危时不能大便,我妈洗净了手给他抠出来。
  因为害怕母亲知道真相后心里有负担,田世国兄妹一直瞒着她。我妈总是替我们着想,生怕老了给儿女添麻烦。得了这个病以后,她知道会花很多钱,就把自己锁在房子里等死。如果知道换的是我的肾,还不知道我妈怎么想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捐肾救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手术后不久,他就买票回广东工作,因为赶上黄金周,只弄到硬座票。医院知道后,费尽周折给他弄到一张硬卧票。在火车上,列车长认出他后,把他的上铺换成了下铺,行李乘警也帮着拎了。还有很多朋友来看他,说今年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老爹老娘。
桂希恩,揭开艾滋病的盖子
  2004611日,
在湖北考察的国务院总理登门看望了武汉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一走进这位教授家的客厅,就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的事迹,很感动。我还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表扬了你。这次到湖北出差,专门来看看你。
  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从中国艾滋病第一村变成中国艾滋病关爱第一村67岁的桂希恩功不可没。一直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桂希恩本不会和艾滋病的防控沾上边。1999年,一位来自河南的进修医生告诉他,老家上蔡县文楼村有许多人染了怪病相继死亡,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驱使桂希恩要去实地考察一番。
  他抽了11个当地人的血化验,高速什么时候开始收费10个人的HIV是阳性的。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桂希恩马上向当地政府反映,并在两个月以后再次来到这个村,又抽取了140多个血样,超过一半的标本呈阳性。
  盖子很快被揭开了。不过,桂希恩被当地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且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理由是他给当地抹了黑,影响经济发展。医生的职责使桂希恩不能放弃,调查转入秘密状态。他的行动最终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文楼村也因此成为关爱的中心。200422
8日,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来到武汉,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桂希恩。
  明正彬,边境缉毒的虎胆英雄
  缉毒警察明正彬坐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故事,那份从容镇静让人觉得踏实。化身卧底,刀光剑影,血命惊魂,而后把歹徒缉拿归案。经过港台警匪片多年的熏染,人们已经能够背出其中的情节,只是不知道现实中明正彬和他的战友们同样演着无间道,而且比电影更加精彩。
  39岁的明正彬生于中缅边境的普通农家,从小的志向就是长大了当兵打仗。中学毕业时,父母念及安全坚决不让他报考警校,他是背着父母走了后门才走上警察岗位的。1990年,明正彬从云南省警察学校毕业四年后调入龙陵公安局缉毒队,从此开始了他的缉毒传奇生涯。
  弹指一挥20年,明正彬只身打入毒贩内部90余次,亲自侦破及指挥侦破案件1000余起,抓获嫌疑人2000余人,缴获的连3吨的卡车都拉不完,各种毒资及赃物折款达4000多万元。
  对于被破了财路、毁了前途的毒枭而言,明正彬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一个毒枭曾花500万元买他的人头,几次下手未果后,又盯上了他的家人。
  1999年,毒枭出资10万元他的儿子,用以交换被抓获的毒贩,几次失败后,气急败坏的歹徒,用自制汽油炸了明正彬的家,所幸扑救及时,才未造成恶果,而家里出事的这一天,明正彬还正在外地办案。
  过了四五天,明正彬回到家,儿子正在床上熟睡。我一直就坐在床沿,盯着儿子看。特别是等儿子醒过来叫爸爸的时候,心里边更是感觉很愧疚,对不起一家老小。
  有人把缉毒警察比喻为在刀尖上舞蹈的职业,明正彬则认为,惩恶扬善,还社会一个洁净的天地,是警察的责任。每当看到田坝上劳作的众,看到村舍小屋飘起的袅袅炊烟,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举办了三届。在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孙金岭看来,每一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实际上都是和当年中国特定的大背景相连接的,它触动了中国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代表了当年最能拨动公众心弦、最能感动中国的力量。
  首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是良知,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像以个人的力量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最终揭穿蓝田股市神话的刘姝威;以一个普通中国女性身份,坚守
  民族道义,帮助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为中国受害者向日本讨公道的王选,都是这种良知的典型代表。在一个需要良知的年代,他们至今仍然是一种标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