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屈原是谁?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3.【审题指导】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漫画揭示了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考生审题立意必须以漫画寓意为基础,脱离这一寓意的写作即为跑题。
2.思维限制。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因。不能仅仅抓住画面内容中的“屈原是谁”不放,写作时忌表面化和浅显化。
3.社会背景限制。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年轻人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暗示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有当下意识,要立足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脱离当前时代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承。
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如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学校、家庭、社会各应该负什么责任;在外来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等。也可以站在“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角度,探究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原因,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中医中药、刺绣服饰、曲艺评弹、书法国画、陶瓷玉雕等,只要和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另外,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文化和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距离较远,传统文化本身晦涩难懂不易传播,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年轻人的浮躁心理,经济建设背景下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等。这就为考生的选材和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侧重于思考与分析;也可以选择记叙文,将自己要表达的道理寄寓在对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事例的叙述中,且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
1.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
2.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
3.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4.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5.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性环境。
偏题立意: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立场不同或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漫画中的四个年轻人却是胡乱猜测,错误荒诞)
2.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思辨上的,此立意脱离漫画寓意)
3.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题目太大,没有扣“传统文化”的主题)
【范文展示】
正视尴尬析原因,加强传播齐努力
吃着粽子长大的年轻人竟然会误认为屈原是歌手、厨子、医生、运动员。这尴尬的一幕无异于“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漫画内容虽然夸张,但折射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的现状堪忧。
是什么导致了这尴尬的现状?
是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因其年度久远而和现代生活有了一定的隔阂。在当前的年轻人中,不知道寒食节、上元节的大有人在,不知道“天干、地支”的大有人在,说不全12属相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在清明节放假时还会给亲友发“节日快乐”的祝福短信。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如此贫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数典忘祖”之历史闹剧将会重演。
是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现在年轻人中有很多“漫威”迷,前一段《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午夜首映,“漫威粉”竟不顾第二天的上学和上班,抢票抢到使售票系统瘫痪。随着前
几年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大量上映,日韩音乐、日韩服饰在中国也开始大肆流行,90后中哈韩哈日现象严重,有的年轻人头发染得五颜六,衣着怪异。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年轻人容易丧失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错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变得淡漠。
是重理轻文带来的危害。在学理科将来好就业的实用主义影响下,我国高校里的理科大军对人文类课程极不重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人文知识营养不良的状况。人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培养出既具有缜密严谨、求异创新的科学素养,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等人文素养的人才。
基于此,对年轻人乃至全社会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国家正有所作为,“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强势上映,增加“清明节”和“端午节”两个假日,不提倡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学校正有所作为,“京剧进校园”的大范围推进,校园“经典诵读”的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的文化宣传。个人也可以有所作为,冯骥才老师多年来对民俗的研究和宣传,樊锦诗开发的“数字敦煌”宣传平台,“京剧偶像”王佩瑜传播京剧文化的积极行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传统文化无处不在,传播方式更是多样,相信只要用心,你我也能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达人。我们更要坚信,到那时“屈原是谁”的尴尬闹剧将在中华大地永远绝迹。
审题、立意等级分类及评分细则
首先,作为漫画型材料作文要观察构图。
漫画的主体形象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漫画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当然也要注意该漫画有无标题。其实,漫画材料多暗含寓意,只是它的寓意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的画面当作“文字”来读。
所以,审题的第一个环节是图文转换:
图片中,有四个青少年(从发型和面相推知)在围绕“屈原是谁”这一话题在聊天。
眼镜男孩(左一,估计是个电视迷,常看娱乐节目)兴奋地说:屈原是歌手,他唱过《离
骚》;
口水男孩(左二,应该是个吃货)流着口水说:是厨子,他发明了粽子;
三毛男孩(左三,看着年龄最小)很认真地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
成熟男孩(左四)露出略带狡黠的笑容,开玩笑似的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
其次,作为漫画类材料作文要揭示寓意。
揭示寓意,一般情况下不是“就画论画”。也就是说,不是把画面上的内容作为描述、分析、评价的唯一对象。
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即漫画的讽刺点)越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要注意透过漫画的夸张(讽刺点)解读其现实意义。
这则漫画的主体对象就是四位少年,略显夸张的是:他们竟然不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屈原是做什么的(也不排除是故意歪曲)。不知道屈原的作品到底写的是什么,不知道与屈
原有关的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不知道屈原为何跳江和跳江的意义。
从这一主体对象入手,结合《屈原是谁?》这一题目,一等立意可以确定为:
一类立意(45分起评):
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故意曲解,无端黑化;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应得到包括青少年在哪的国人的正视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能“变了味儿”。
二类立意(40—45分):
就屈原谈屈原,文章内容是对屈原的介绍,是为屈原正名,没有上升到对历史文化名人尊重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
三类立意(35—40分):
将传统文化文化置换为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名人置换为历史英雄、英烈;了解知识要全面,对知识不能一知半解,不能不懂装懂。
勿忘优秀传统文化
面对“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青少年的回答不同,而且回答错了。这说明了当今时代的青年人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忘。
高考发多少红包寓意好屈原是谁?他为什么到现在还能为人的们所知?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为楚国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最终抱石沉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向汨罗江凭吊屈原真身,后来百姓纷纷把粽子扔向汨罗江就是为防止鱼虾等水中动物去吃屈原的真身。正因为屈原这样爱国,不怕牺牲,为人们传颂至今。
但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优秀文化越来越不关注,甚至还有些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正如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现在很多青少年都回答不出来,甚至还答错了。我们为什么要记住屈原,是因为屈原爱国,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每年五月初五就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这是为了更好地让人们记住屈原,记住屈原那种爱国、不怕牺牲的精神,发扬这些精神,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要勿忘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我们的责任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正如屈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他在国破家亡之际与国家共进退。因此,我们勿忘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人与人在社会上和谐与协调。中国至今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不到最后我们中国都以和平方式与世界相处。正如屈原那时,如果当时无战争、和平,或者屈原就不用死了。所以勿忘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切忌勿忘,应继承和发展。
别让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屈原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竟引起四个孩童可笑的回答,有说是歌手的,有说是厨师的,有说是医生的,更有甚者竟然说是运动员!理由也让人哭笑不得。屈原是谁?而被歪解和改编的又何止屈原一人?稚子如此,何况大人?这是否说明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已在社
会的洪流下,渐行渐远?所以,我们不应该让其日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保护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一天天提高,看起来似乎是好事,但在美剧、日剧、韩剧等外来文化冲击下,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我们的传统文化?那往日的屈原、杜甫被如今的小鲜肉、帅大叔所取代;那往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彼一人,清扬婉兮”被“老鼠爱大米”“伤不起”等取代;那往日的射礼、守岁被如今的“发红包”“发祝福”所取代……曲水流觞不见了,登高望远不见了,鸿雁传书不见了……我仿佛看到传统文化这年迈的老人,一步一步,叹息着,摇头地,渐渐向西边的夕阳走去;而东边地平线上,一衣着时尚、打扮新潮的年轻人,正围着韩剧、日影等兴高采烈的笑闹。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怎可在文明手中丢失!一个国家失去了文化作为支撑点,还谈什么在世界立足?没有文化软实力的国家,终究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拾起那角落里遗满灰尘的《诗经》、唐诗;挽起李清照、鱼玄机的手,听她们说那些往事;在春日里,迎风踏青,品味那“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洒脱,再奏响,千古之前的编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