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由来
(一)民间舞的概念
民间舞是一切舞蹈之母,其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人民大众,是人民自然情感流动的成果。《人文百科全书大系·艺术百科全书》对“民间舞”的界定为:“产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的舞蹈。它反应各地区、民族特有的劳动、风俗、交际方式和爱情生活。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舞蹈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乃至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迥异的风格特点。”首先,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每个民族地域环境、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个地区的民族民间舞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朝鲜族和傣族同属于农耕文化民族(根据动态切入法分类),但是由于他们所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信仰不同,从而使两种舞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朝鲜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北方,并且民族自古以来就崇拜鹤,所以在舞蹈当中追求仙鹤的飘逸、潇洒、典雅之美;而傣族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其气候比较湿热,大象、蛇以及孔雀是它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对水、大象、蛇和孔雀有图腾崇拜,使傣族舞蹈呈现出婀娜多姿的“三道弯”和“一顺边”的舞蹈动律特征。其次,它具有自娱性特点,“民间舞”顾名思义就是起源于民间的舞蹈,人们在生活劳作以及年
节庆祝的时候都会用舞蹈的方式表达内心喜悦,舞蹈不是经过事先编排或设计的,而是人民在自娱自乐时真实的情感流露。第三,它具有即兴性特点,这种即兴性表现为一种随意感,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程式化动作,而是会根据演出场地或是音乐等方面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随机应变的灵活性让参与其中的人民更能感到民间舞真切的情感。第四,它具有参与性特点,民间舞的创造者是人民众,是在人民生活当中产生的艺术,人人都能舞,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由来
舞蹈的由来“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以及教育措施(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三者缺一不可。当前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不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使得民间舞蹈得到有效的延续和传承。可是在成立之初它还并不是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科创建与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关键的阶段。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戴爱莲、吴晓邦、彭松、贾作光等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们就深入田野乡间,开始田野调查与民间采风工作,并开始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整理与研究。20 世纪50年代初,除中央外,各地方的歌舞团体相继建立起来,需要较高水平的
舞蹈演员与编创人员,而各地区的舞蹈训练班所培训的舞蹈人员已远远无法满足这一需要,于是在1954年2月创办了文化部直属下的舞蹈教员训练班,由吴晓邦先生任训练班班主任。训练班设置了四个舞蹈专业,分别为古典芭蕾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以及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这一时期的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还没有编写系统的教学教材,只是由戏曲老师教授舞蹈内容。1954年9月,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学校成立之初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第一次划分专业时,主要是将学生划分为“民族舞”和“芭蕾舞”两个专业学科方向。随后,等到学校正式改制为北京舞蹈学院后,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建系名称也是“中国民族舞剧系”,“民族舞剧”这一称谓,其实就是“芭蕾化”的中国古典舞和“性格化”的中国民间舞的混合。后来学院以舞种学科划分的方式,分出了“中国舞”系和“芭蕾舞”系,这种区分方法很明显是将中国舞蹈与西方舞蹈一分为二的做法。直到 1987年,才正式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这才完成了“从中国舞到中国民间舞再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演变发展的进程。
由此看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并不是一开始就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学科不断发展中逐渐剥离出来的。早期的民间舞被看作是古典舞的“附属物”,就如同芭蕾与芭蕾舞剧中的性格舞一样的关系存在。一开始就隐含了西方世界认知当中的“性格舞”和“民族舞蹈”的概念。因此,认识与理解这一概念时,我们需要避免将“民间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混为一谈,导致“源头”(
民间舞)与“活水”(中国民族民间舞)逻辑层面的理解错误。朴永光教授在《舞蹈文化概论》当中更是用“原生态民间舞”、“次生态民间舞”、以及“再生态民间舞”三层概念来表述从田间地头到训练课堂,再到舞台表演的不同民间舞蹈形式。于平在《舞蹈形态学》中对其也有相关论述,只不过他用的是“民俗舞”这一概念。他同样用“原生态民俗舞”、“学院民俗舞”以及“剧场民俗舞”将民间舞分成三个层次。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当代民间舞“提炼于民间舞—训练于课堂—表现于舞台”这一递进关系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