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来源和跳绳的比赛介绍
跳绳的来源和跳绳的比赛介绍
(一)寻童年的乐趣——跳绳
1.跳绳源自于古代
“一根绳,两人摇。摇下来,像小船;摇上去,像小桥。你来跳,我来跳,蹦蹦跳跳多可爱!”听着这美丽的歌谣,我们想起了跳绳运动。
跳绳是大众体育中喜闻乐见的运动,它把跑步的作用,跳跃的竞技和舞蹈的优美结合在一起。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在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城市,跳绳是一种健身效果非常好的运动,且经济方便,简单实用。
跳绳是指由单人、双人或多人使用一条、二条或数条绳索做环摆运动,单人、双人或多人在其间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运动项目。跳绳运动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唐朝称“透索”,宋朝称“跳索”,明朝称“白索”,清朝称“绳飞”,民国以后称“跳绳”。
跳绳运动在中国有悠久发展历史,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跳绳运动,最好的途径就是从绳子入手,
绳子是跳绳的物质载体,其实,跳绳是绳子的一种使用方式,只是绳子的用途不一样,把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当成运动的工具,这根绳子就是跳绳,如果把绳子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工具,这根绳子就一根普通的绳子。不仅如此,绳子与我们的生活很密切;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宗不但拿它来记事、也用它来捆扎收获的农作物、搬运东西,或是驱使牛马等家畜,在人类生活史上是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如果你以为绳子呆板的只有功能取向而已,可就大错特错,它也是中国古代的玩具的一种!简答的说,用绳子来玩的游戏,我们就把它就叫做跳绳;看来,一条小小的绳子在我国劳动人民的改造下出现了很多的乐趣,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在劳动人民的改良下,跳绳可做技巧运动的竞技,也可以化为游戏,一根绳子在广大劳动人民的使用下,配上灵活的体态动作,就像美丽的舞蹈一样,轻快、活泼、律动,富有美感。
传说轩辕黄帝时期的仓领就已经开始用绳子打结记事,在当时跳绳就有可能已经成为一种运动项目。在上古时期,祭祀的人在跳舞的时候,用绳子当作工具,手舞足蹈;绳子在这一时期的重要程度就像当下的汽车一样,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来作为维持基本的生活的工具,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个武器,也是人民用来记事的工具,当然,也是人民祭祀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说,跳绳的起源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一根绳子只有在广大的劳动人民手上才能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劳动人民的利用下,逐渐的成为人民生活中,获得乐趣,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之一。
在汉朝,石刻画《乐舞百戏车马出行图》中就已经出现跳绳画像(见图1), 这是一幅汉画像石的拓片,一条横线将画面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上为“乐舞百戏”,下为“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场面。:“跳绳”组图,刻画了两个女子单人跳绳的形象:当绳子摇到头上时,女子双脚落地;而当绳子接近地面时,女子双脚跳起。这一上一下、一落一起,把跳绳的整个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跳绳古时叫“跳百索”,这种活动从汉代以前就已经普及,并一直延续至今,甚至连动作都丝毫未曾改变。说明汉时跳绳已是一项较普及的运动项目。
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中,跳“长索”就是一种人民日常消遣时光的娱乐项目之一,这里的跳长索就是现在的跳绳。
之后的史籍中也有跳绳相关记载,如《北齐书幼主记》中载“游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单人跳绳,从上面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跳绳项目在
我国北齐时代盛行,并且是儿童非常喜欢的项目,而且被上层社会所接受,是统治阶层的一项常玩项目。
在唐朝,段成式的《西阳杂俎》中记载“婆罗遮并服狗头猴头面,男女无画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透索”也是一种跳绳。
在金元时期,道家做道场时,就常常把一个儿童打扮起来,身上系着铃铛,在音乐伴奏下跳绳。明清时流行的集体跳绳叫“跳白索”,也叫“跳百索”。
在明朝,沈榜的《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记载“跳百索:十六日,儿以一声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这便是今日的多人跳绳。
《帝京景物略》说:“元夕(正月初一晚上),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白索。”两人舞绳,众人轮跳的形式,也是一种带有吉祥彩的宗教仪式。《燕台口号一百首》中记载了一首轮跳白索的诗:轮跳百索闹城 ,元夕烧香柏作薪。络索连环声响应,太平鼓打送年人。明清时的跳百索常见于年节喜庆之时,可能就是由金元时道家的那
种活动演变而来的,”;《幽州风吟书》中说:“太平鼓,声咚咚,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入白光中。”
明清两朝,跳百索游戏多在正月十五日左右举行。清代《乐陵细志》载:“元宵期间,女子以跳绳为戏,名曰跳百索”。清代出版的《有益游戏图说》一书中,称跳绳“绳飞”,大谣加以伴唱,娛乐性就很强。现在人们不会只在元宵节玩跳绳,大家也都把称呼从“跳百索”改口称为“跳绳”了。
2.跳绳蕴含的中华文化
舞蹈的由来跳绳起源于中国,与我国人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幽州风土吟》载“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人白光中”,济南府《府志》载“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以绳跳为戏”。
在我国古代,跳绳是一项类似于祝贺形式的舞蹈,没到过节的时候,孩童们竞相玩耍,跳绳不仅仅只是一个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通过跳绳,让生活更加有激情,体现出生命的活力,跳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外延和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 美学、伦理学等众多文化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华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精神。探讨中国跳绳体育就应从探讨传统文化精神入手, 以求准确把握其精髓和特征。
中国是礼仪之邦, 历朝历代都把“立德、守礼”作为立国之本,引导和规范国民以此作为立身行事之准则,凡国事家事都被统治者置之于一整套伦理制度之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成为一切行动的准则。以“克己复礼”为己任 ,注重先“立德”后“立言”, 以求达到“德化天下”、 “礼范四方”的目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作臣子的不能僭越礼, 否则就是大不敬,所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体现了这个要求。“德不孤,必有邻。”强调了德行的衍生力量和教化作用,即 “以德服人”的道理。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表明了“德”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则是强调“人无信” 则无法立身行事。尊礼、重德、 诚信等传统中华文化思想至今仍引导着中华体育的发展。
体育不能免俗。 统治阶级倡导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其目的是引导民众在学艺中培养和升华道德礼仪,在习武中尊崇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从未相悖于中华文化的泛道德性。”譬如以技击为主要特点的武术就是以道德修身为入门之阶,同时也将其视为武术的最高境界, 它讲求德行、身体、武功全面发展,崇尚守内、崇实、尚礼的传统伦理规范,即使在交手中也通常不伤及性命,主张点到为止,讲求武术的内在修为,这和古罗马角斗士的好勇斗狠、残忍搏杀相比,更加显示了其深邃和境界。
从某种角度上讲, 中华体育是中国道德体系的完整缩影,窥探体育就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伦理观。
“和”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特征。先秦时期,“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 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如五味要有水、火、酱醋、等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 具有高下、长短、 疾徐各种声调才能使乐曲八音和谐;君臣之间亦如此。“和为贵”就蕴含了这些道理。儒家文化是延续几千年并在中华传统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文化,其思想精髓之一就是做事要讲求“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做事情都要恰到好处,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中华文化 “和” 思想极具辨证思维,它积极地看待自然与人文、社会的差异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反映在体育伦理思想上,就是要通过异质文化内部的磨合、交融,达到内外部的整体和谐。
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是以哲学文化为背景,儒道伦理共存互补为主线,借鉴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法、墨、释、医诸家思想,从而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的体育精神。所以,那种既重事功,主张 “不仕无义”, 又崇尚淡泊名利、行走江湖的侠义情怀;既倡导儒家“仁”、“礼”伦理道德学说,又倾心于道家清心寡欲养生理论的体育活动(如跳绳)就贯穿了中华几千年历史。 譬如在《帝京景物略》、《西阳杂俎》、《燕台口号一百首》 等书中都有跳百索的记载——即现代
跳绳的源头,它就讲求营造欢声笑语布满赛场的和谐氛围;其实就是一种与养生术、杂技、舞蹈等结合的体育项目,让人们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力量之美、“和谐”之美;结合人体形体构造,和谐高效地实现了整体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和”是中华体育活动中独特的特征。
思想指导了实践, 实践完善着思想, 中华体育之精神映射着传统文化的光辉, 也照耀着
现代世界体育的发展道路。
“中庸” 是中华体育精神的调和剂。中庸之道强调调和, 如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就是讲做事做人要注重调和、适度。《黄帝内经》 有“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的论述。荀子也特别强调 “忧险者常寿夭 的危险,都在强调中庸的作用,中庸思想在体育活动得到了贯彻。“体育是一个多功能、 多目标的系统。 一般说来,体育具有健身、教育、娱乐、政治和经济功能。”因此,如果只究其一端而忽视其它,必将违背体育精神。现代体育虽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 但目前其实更注重参与、交流、互补的意识,“中庸” 的调和本质也在于此。传统养生要求 “顺应四时”,太极拳要求身形“虚灵顶劲,尾间中正”,推手时做到 “无过不及, 随屈就伸”、“不丢不顶”等, 正是中庸之道的直接反映。
另外,“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 也是中华体育活动的主体精神所在。 古人从事体育活动之目的在于与自然、 社会保持一种和谐, 体现了对人自身的终极人文关怀, 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体育的竞争意识, 有利于培养运动员尊重对手、 关爱生命的高贵品质, 对中国体育形成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着积极意义。 但是, 中华体育伦理中还同时蕴涵着 “立德事功” 的价值导向, 这种精神不可避免地存在
着历史局限性。 比如: 明代少林武僧为抗击倭寇而抛开佛门戒律,大开杀戒; 岳飞背负 “精忠报国”刺字, 抗击金兵, 铸就了 “忠君爱国” 的千古美名。这些重复演绎 “忠君爱国” 的高尚节义, 实质上影射了古人对封建统治阶级绝对的人身依附和盲从, 而这种变相的精神奴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独立意志和科学精神大相径庭。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影响着中华体育的发展, 所以应该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性、 连续性、 人文性和儒学特征, 必然地影响着中华体育精神的复杂性、 连贯性、 文化性, 二者的血脉相连, 推动着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华体育精神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世界体育运动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