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 影评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希望,“恐惧让你沦为罪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希望让600年都打不穿的墙壁17年打穿。希望让安迪在黑暗的监狱内还能保持自我。“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秉持这这个信念,安迪沉默的站了出来,运用自己的知识,给自己了自由。
当然,作为法学学生,更需要关注的是其中展现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些我们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影片的背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但它所存在的问题依然很顽固,值得思考。
最先摆在面前的,是冤假错案的问题。影片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安迪被陷害入狱,判处了两个无期徒刑。一方面,安迪确实承受了他本不应该承受的灾难。他只是错的时间出现在了错的地点,巧合让他蒙受此难。但另一方面,无期徒刑给予了安迪第二次生命,使冤家错案有了挽回的余地,虽然结局并没有挽回。也就是说,美国不执行死刑的方式似乎赋予了一丝人性化的彩。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我国,有很多被误杀然后多年以后发现真凶的例子,由此就引发了死刑存废的问题。减少错案的发生,是在我看来是废除死刑的原因之
一,至少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影片最初我们也可以看到另一个问题,也就是的问题。被打死的胖子,被打废的包格斯,当然在我看来包格斯被打是触犯了某些执法人员的利益。安迪站出来第一次帮助海利时,一方面让自己施展了才能,另一方面也为自己铺好了后路。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的地方,在法律赋予犯人生的权利时,所谓的执行法律的人来剥夺生命。我觉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意味深长,“鲨堡没人有罪,你不懂吗?”。无论罪还是无罪,进入了肖申克监狱,就是失去了人格,没人管你是否有罪,违反了规定,只剩下了暴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执法者的偷漏税问题。这个问题在影片中相当严峻,黑钱在流淌,洗白。为了自身的利益,监狱长不惜杀害证人来让无辜的安迪继续留在监狱。又一个问题来了,监狱是否就是可以草菅人命的地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制度化的管理也是必要,犯人也有其权益需要保障。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体制化。“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这是原著中的话,也恰好表明了在我看来最体现主旨的话。老布为了留在监
狱,故意犯罪被制止。离开监狱,他茫然若失。在监狱50年,一切他熟悉的东西都变了。他只习惯了监狱,离不开了。当海伍德抱怨老布疯了,瑞德直指要害:“他只是体制化了。”平淡,又无奈。所以老布的死成了必然。在我看来,体制化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犯人从平时生活的体制来到监狱的体制,不得不习惯监狱的生活方式。监狱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但外面的社会却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的更新,科技的介入,发展的势头只增不减。犯人在监狱,也有其发展的权利。网上看到一句话,为避免体制化,就要扩大自己的自由,创造强化独立的人格。在我看来,安迪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安迪是学有所长,但我相信大多数犯人并不会像他一样。习惯了监狱,就离不开了。就像现实生活中那个逃狱只为多关两年的犯人一样。又仿佛听到瑞德无奈的话,“我已经被体制化了”。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引起许多反思。在我看来,要重新考量监狱的司法体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尊重及保障犯人的合法权益,监狱也不能与社会脱轨。否则,只是变相剥夺犯人生存的权利,降低其生活能力,使其释放后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特别针对关的比较长的犯人。我认为哪怕是死缓,关于监狱的电影也是有在监狱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