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
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以后又发明了多种,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法,领会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以后又发明了多种,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法,领会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
时代变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难点::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与朗读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发明人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的颁发就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岁月,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最的学术大奖,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相关行业的学者、专业人士也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荣誉!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们也有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你们知道是谁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难点::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与朗读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发明人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的颁发就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岁月,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最的学术大奖,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相关行业的学者、专业人士也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荣誉!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们也有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你们知道是谁吗?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研究从植物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温故而知新
1.新闻定义: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结构:
标题
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
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研究从植物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温故而知新
1.新闻定义: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结构:
标题
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
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
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
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
3.写新闻的注意事项:
【1】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2】导语明确。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3】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4】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三】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明确:
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
3.写新闻的注意事项:
【1】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2】导语明确。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3】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4】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三】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明确:
【1】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2】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
【1】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2】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
【3】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明确: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
【2】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
【1】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2】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
【3】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明确: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
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四】拓展交流
围绕诺贝尔奖奖项的由来、奖项设置、评选流程、颁发奖章、华人获奖、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等话题,充分交流。
【五】小结
1.主题: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写作特:
语言简练,内容真实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四】拓展交流
围绕诺贝尔奖奖项的由来、奖项设置、评选流程、颁发奖章、华人获奖、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等话题,充分交流。
【五】小结
1.主题: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写作特:
语言简练,内容真实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新闻的六要素,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3、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六要素,掌握新闻文体特点。
难点:提高朗读技巧。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2、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
2、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3、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六要素,掌握新闻文体特点。
难点:提高朗读技巧。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2、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
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在诺贝尔奖颁发,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让我们看看课外阅读材料。
补充材料一: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舒乙透露,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老舍,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之中,沈从文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当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沈从文的候选人资格。但可惜的是,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补充材料二:最“省事儿”的诺奖得主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到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教授随即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信上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伦琴无奈地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
补充材料一: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舒乙透露,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老舍,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之中,沈从文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当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沈从文的候选人资格。但可惜的是,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补充材料二:最“省事儿”的诺奖得主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到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教授随即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信上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伦琴无奈地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
回府,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补充材料三:最“奇葩”的诺奖得主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人物,他至今都不用手机,以至于他未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自己获奖的消息,而是从邻居的祝贺中得知自己获奖的事情。
3、生字
颁发( ) 挪威( ) 遗嘱( ) 渗透( )
( ) 仲裁( ) 卓有成就( )
4、词语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5、默读课文,把握消息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补充材料三:最“奇葩”的诺奖得主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人物,他至今都不用手机,以至于他未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自己获奖的消息,而是从邻居的祝贺中得知自己获奖的事情。
3、生字
颁发( ) 挪威( ) 遗嘱( ) 渗透( )
( ) 仲裁( ) 卓有成就( )
4、词语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5、默读课文,把握消息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6、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出文段中能体现出新闻语言准确性的词语。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明确:“首次、每年、”这些词语体现出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7、看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奖领奖视频,读第二段,小组成员之间讨论概括诺贝尔奖是发给哪两类人?互相用颁奖者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每年的诺贝尔奖发给过去一年里,为了世界科学的进步,为了世界和平的维护,做出的贡献;指导朗读:用奥斯卡颁奖音乐做背景,指导男生读获奖人名部分,女生读成就描述部分,教师读旁白。
8、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和新闻的标题无关,你认为可以删去吗?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6、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出文段中能体现出新闻语言准确性的词语。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明确:“首次、每年、”这些词语体现出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7、看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奖领奖视频,读第二段,小组成员之间讨论概括诺贝尔奖是发给哪两类人?互相用颁奖者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每年的诺贝尔奖发给过去一年里,为了世界科学的进步,为了世界和平的维护,做出的贡献;指导朗读:用奥斯卡颁奖音乐做背景,指导男生读获奖人名部分,女生读成就描述部分,教师读旁白。
8、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和新闻的标题无关,你认为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第三自认段补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第四自然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9、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
9、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
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诺贝尔奖 中国 明确:我看到一个多才多艺/富有同情心/努力/正直······的诺贝尔。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诺贝尔奖 中国 明确:我看到一个多才多艺/富有同情心/努力/正直······的诺贝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