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世界的诺贝尔奖
震动世界的“抗生素之父”
摘要:赛尔曼·瓦克斯曼,美国微生物学家,生于俄国乌克兰。瓦克斯曼毕生主要研究土壤细菌学,特别在抗生素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成果。他相继发现了放线菌素、棒曲霉素以及他的最重要发现一链霉素,这个发现对于人们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病,是个福音。随后他还陆续发现了灰链丝菌素、新霉素和其它数种抗生素。后来他建议把这些物质总命名为抗生物质。瓦克斯曼的这些发现为以后出现大量的抗菌素药物打开了大门。由于这一贡献,1952年瓦克斯曼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关键词:赛尔曼·瓦克斯曼;链霉素;
诺贝尔奖 中国
Abstract : Selman Waksman, American microbiologist, born in Ukraine in russia. Waksman 's main research on soil bacteriology,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antibiotics obtained a lot of achievements. He has found the actinomycin, patulin and his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of streptomycin, this discovery is consider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of incurable disease, is a good news. Then he has found grisein, neomycin and several other kinds of antibiotics. Later, he suggested that the substa
nce was named as an anti - biomass. These antibiotics opened the door to the future. As a result of this contribution, in 1952 Waksman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Key words:  Selman Waksman  streptomycin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结核病还如同现在的癌症一样, 是一种绝症。在20世纪,包括契科夫、鲁迅等著名作家在内的1亿多人都死于这种疾病。长久以来,人们都在寻一种结核病的特效药,世界各国医生也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真正有效,即便是科赫在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之后,这种情形也长期没有能够得到改观。弗莱明等人在1945年因发现青霉素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尽管青霉素作为灵丹妙药曾经拯救了二战中许多伤口被感染的战士的生命,但当人们把的希望寄托在它身上时,它却表现得无能为力。原来,青霉素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效果明显,对包括结核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却几乎为零。但人们的失望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1945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几个月后,1946年2月22日,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赛尔曼·瓦克斯曼宣布其实验室发现了第二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链霉素,对抗结核杆菌有特效,人类战胜结核病的新纪元自此开始。1
抗生素 以前的名字 是抗菌 素 , 它来 源于希腊语 “ antib iosis”, 意 思是对抗生命 的物质 。“ 抗 生素是 由微 生物产生 的物质 。 它 在低浓度 下能抑 制其他一些微 生物 的生长和繁。殖 , 有 时具有能够 破坏这些微 生物 的作 用。” 给 出这样定 义的人就 是瓦克斯 曼。2
瓦克斯曼出生在俄国农村的一个家庭,从小就喜欢土壤。 他常常将泥土捏成各种形状,或者翻开田里的泥土,寻各种小动物…….总之, 他与土壤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10年他离开俄国到美国罗格斯大学学习到他获得博士学位的八年时间里,他对放线菌的生态学和分类学产生了兴趣,并收集了许多放线菌。在他得知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以及1937年杜博斯在一种土壤微生物中发现了一种杀菌剂时,他也开始考虑,自己收集的放线菌中是否也存在青霉素那样的抗菌物质。恰好美国对抗结核病协会的委托他研究结核杆菌落入土壤后会被迅速杀死的问题,于是他便于1939年开始在药业巨头默克公司的资助下,领导其学生仿照弗莱明的方法开始系统地研究是否能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出抗细菌的物质。然而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1939年坚定地细菌种数超过500种到1942年坚定地细菌种数达8000种,1943年,研究室鉴定的细菌已超过了一万种。当年的10月19日,链霉素被萨兹成功分离出来,并在证实其对人体毒性不大后进行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它对病
效果出奇的好。更深入的研究表明,链霉素属氨基糖甙碱性化合物,它与结核杆菌菌体核糖核酸蛋白体蛋白质结合,起到了干扰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能够杀灭或者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在随后的实验中证实它对鼠疫、、伤寒等多种传染病也有很好的效果。也许在医学水平突飞猛进的几天,我们感觉不到结核病的可怕。但是在那个年代,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将称为“痨病”。在当时,这种病如同今日的癌症一样,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令人生畏。3
就 这样 , 标 志 着化学 疗 法史 上第 三 次浪潮的链 霉素又 一 次震动 了 世界 医坛 。 有一 位 西 方的 科学 史学 家这 样 评价 瓦克斯 曼 的成就 : “ 在瓦克斯 曼 从事微 生 物工 作的 一生 中 , 唯 一 的一项 成就就是 对一 类新型 的微 生 物—放 线菌 加以驯 化 。 ”一个 科学 家经 过毕 生的 辛勤探 索 , 能够获得 一项 伟 大成 就 , 就已经 是 难能可 贵的 了 。其实 , 瓦 克斯 曼的 贡献 还不 止在 于 发现 链毒 素这一 项 。瓦 克斯曼不仅 治学 严 谨 , 而 且不 重名利 , 热情 扶 持年 轻人 。 链 霉素 的分 离工作是 在 他的 领导下 进行 的 。 在他 的悉 心指 导下 , 一 批年 轻 助手 和 研究 生学 会并 掌握 了分 离 和鉴定 抗 生素 的技 术 。 每次发 表论 文 , 瓦克 斯 曼总 是坚 持把 年轻 人 的姓 名排 在 其前。 但 历史是 公 正的 , 直 到
今天 , 人 们并 没有 因 为这些 当初 关于 链 霉索分离鉴定 的论 文都 是 他的 年轻 助 手和 研究生 署 名在前 而抹 掉他 在链 霉素 分离中的 决定 性 贡 献 。4
链霉素的诞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临床试验证明,链霉素对结核菌有着良好的杀伤力,使人类得到的第一种对抗结核菌的有效武器。不仅如此链霉素对诸多青霉素无效的致病菌同样具有强大杀灭效果。虽然链霉素对肾脏和听觉、前庭神经仍有毒性,但毒性已经较小。5
讨论:链霉素的发现是瓦克斯曼和他的实验室长期精心设计系统研究成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意志力去努力完成,他这项伟大的发明。之前的大样本分析,重复着冗繁而枯燥的工作不恰恰就像我们现在的科研工作吗?首先,我们从他身上所要学习的就是不怕借鉴和重复,牛顿和爱因斯坦哪个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收获成功的?在嘲笑中坚持,成功的果实才会如约而至。其次,强健的心理素质。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实验的我们来说,也许现在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但如果让你不停地去做研究,热情终将消退。学海之涯淘沙的过程虽苦,但你的收获终将甘甜。最后,我相信瓦克斯曼的成功是属于他的实验室的,团队的合作是他们取胜的关键。一个奖的背后是多少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科学研究应该发挥每一个人才的聪明才智,要强调团队协作,既要奋勇争先,又要发扬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 抗生素之父——S.A.瓦克斯曼与链霉素
2. 瓦克斯曼使结核病不再肆虐《Newton-科学世界》, 2006:59-61
3. 抗生素之父——S.A.瓦克斯曼与链霉素
4. 《生物学通报》 1988年07期  发现链霉素的人——纪念瓦克斯曼诞辰100周年 陶陶
5. 医学诺贝尔之路(1952):师徒之间的纠缠  引用作者 赵承渊《中国科技奖励》, 2014, 12期(12):80-8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