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新疆考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新疆考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1-8-1  信息来源:
  为了进一步做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学习借鉴外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经验,加快我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九月中、下旬,区委书记边玉广同志、区政府副区长王晋婷同志带领文化、旅游、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一行11人前往新疆吐鲁番、库尔勒、和田、喀什、阿克苏、伊宁、阿勒泰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了以上地区的部分景点景区建设,座谈交流了“创优”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通过看、听、议深受感触和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外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内与甘肃、青海、西藏自治区为邻,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人口约2000万。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有“天然博物馆”之称。境
内冰川与火洲为邻,雅丹地貌、戈壁与绿洲草原相伴,雪山与湖泊相映,连同29个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构成了新疆奇异的自然风光;有着古丝绸之路上悠久的历史文化沉积,古城堡、古石窟、古寺庙、古驿站、古屯田遗址、古墓葬等诸多的文物遗存,加之47个民族、8种宗教的民族和民俗风情,风格特异的建筑、服饰、歌舞、习俗、美食等迥异于内地的异域风情组成了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新疆致力于将旅游资源大区建设成特旅游大区、旅游经济大区,立足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发旅游项目,超常规的发展思路,高起点的旅游规划,多元化的强势资金投入,高品位的旅游形象策划,超强阵容的旅游宣传促销,使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很快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04年,新疆接待入境旅游者31.69万人次,创汇9108.3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241.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9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达116.5亿元人民币,已占GDP的5.7%。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应带动全疆交通、餐饮、特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发展步伐,乌鲁木齐、库尔勒、吐鲁番、克拉玛依、喀什、哈密六座城市已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阿克苏市、伊宁市、石河子市、阿勒泰市正在迎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全疆已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喀纳斯湖生态旅游区、天池、塞里木湖和博斯腾湖风景旅游区,吐鲁番、库车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喀什的
民俗风情旅游区,伊犁的塞外江南风光旅游区为重点的“五区三线”发展格局。新疆旅游产业走上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特鲜明的健康发展之路。
  二、考察所取得的主要经验
 
  新疆旅游之所以发展较快,固然与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异域风情不无关系,但当地党委、政府开阔的思路和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坚持政府主导战略,促进大旅游发展格局。这次考察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当地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全社会人人都在关心旅游业,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全民旅游意识深入人心。各地党委、政府都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从自治区政府到各地州市,均把旅游业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旅游形象策划、旅游市场营销中,政府的市场调研、政策扶持、服务职能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挥。各地对旅游规划和形象策划都着眼于高起点、大手笔,往往不惜重金聘请全国
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大旅游、大发展”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产品和旅游时空布局为核心,制定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按照做大、做精、做强、做出特的要求,结合实际,在科学、准确进行旅游形象定位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和积极探索。吐鲁番地区作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继精心打造“吐鲁番葡萄节”黄金旅游品牌之后,为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概括吐鲁番旅游形象,委托复旦大学进行“吐鲁番地区形象竞争战略”课题研究,将吐鲁番形象战略定位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绸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科学而深度的形象定位,带动了吐鲁番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创新,催生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葡萄长廊步行街、火焰山地宫景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等新的景区景点项目的建设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吐鲁番旅游的内涵。
 
  2、突出特,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立足于民族的、历史的、民俗的、自然的特旅游资源,各地因地制宜、狠下功夫,深入挖掘各类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在精品、特品、绝品上大做文章。老景点、新包装,新景点、精包装,采取传统的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人文与
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发旅游精品,树立旅游品牌形象。为改变新疆旅游旺季太旺仅集中在每年七、八、九三个月的现状,将旅游一季歌改为四季歌,自治区旅游局在总揽全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冰雪旅游、文化观光和民俗体验为主题,再造新疆旅游新品牌的战略构想,2001年率先与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打造了“丝绸之路新疆冰雪旅游节”的品牌,一举打破了国内冬季旅游市场常年由黑龙江冰雪游为代表的东北旅游垄断市场的局面,推出当年就接待来自海内外冰雪旅游客3万余人。近两年,已形成了以乌鲁木齐、昌吉周边为代表的赏冰滑雪旅游圈,以石河子、五家渠两个兵团城市为代表的红旅游项目,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四地州也在将旅游资源大整合、大规划、大促销的基础上,推出了民俗风情、文化观光、沙漠探险等旅游项目,使旅游产品发展走向了多元化。在景区建设上,各地都舍得大投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以大手笔的策划、建设、包装及深度挖掘,凸现旅游文化内涵,树立品牌。石河子市新建的兵团博物馆,布展形式上,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实物、文字、图片材料,展现新疆建设兵团进疆后的艰苦创业史,更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虚与实相结合,以立体影院的方式再现兵团建设场面,给游客以强烈的震撼。吐鲁番对火焰山景点重新策划,深度挖掘,充分利用《西游记》神话小说的影响,投入资金建成了火焰山地宫文化景区。地宫内,以浮雕形式展现《五家渠旅游
西游记》精彩故事片断、以人物雕塑、图片文字展现的吐鲁番历史文化名人展构成了景区地下文化长廊,以孙悟空金箍棒形式设计的世界最大的室外温度计等不仅赋予老景点以新的文化内涵,更极大地提升了这一景点的档次,连同地宫内设立的旅游商品专柜、地宫外驼队等游乐设施,把过去旅游线路中仅为摄影留念的一个点,变成了游、购、娱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大大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增加了游客参观和滞留的时间。
 
  3、以“创优”为载体,优化城市综合旅游环境。发展旅游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旅游业来说,城市的处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和条件,都是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的有效载体。基于上述认识,新疆各地州市从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的大局出发,以“创优”为抓手,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综合配套网络的完善,起点高、魄力大。我们所到的城市中,吐鲁番市、库尔勒是全国首批创优城市;止2004年乌鲁木齐、喀什、克拉玛依、哈密市也相继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考察期间,阿克苏市、伊宁市、阿勒泰市、石河子市正在接受创优验收。各地都以创优为载体,重视和加强
了城市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建设,抓住旅游“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全面优化旅游环境,不惜巨资努力建设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体系。一是交通网络完善,便捷。新疆的交通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体、铁路为骨干、航空相配合、覆盖全疆,连通国内外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在公路建设上,所有通往景区的道路均在国家等级公路标准以上,加之完善配套的道路交通标示,有效增强了景点、景区的可入性。二是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程度高。各旅游景区内水、电、通讯设施配套完善,从公共图形符号设置到高标准的环保型公厕,无不彰显人性化的服务理念。阿勒泰、阿克苏等地紧紧围绕“城市争国优、景区创A级”的目标。狠抓规范管理,使景区景点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接待水平显著提高。三是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改造,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各地都把城市建设纳入大旅游的格局,普遍实施了以塑造城市新形象为目标的“绿”、“亮”、“净”、“美”、“畅”等城市改造工程,使城市形象、品位得到了很大提升,旅游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绿化成效突出已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公园城、生态城的石河子市,绿化覆盖率达42%,居全国领先地位。阿克苏市为“创优”,专门成立了创优政策研究、城市美化、城管环保等10个工作小组,投入大量资金清理背街小巷、死角的垃圾,更换旅游标识、改造公厕,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使市容市貌发生了极
大变化。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宾馆、酒店的改造升级工作,使星级宾馆由原来的8家增加到了13家,旅游承载能力大大增强。
 
  4、突出形象策划,高度重视宣传促销。新疆各地都将市场宣传促销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始终着眼于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按照“科学运筹、合理规划、推陈出新”的原则,立足于各地州市各具特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内涵和潜力,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积极推出新卖点、新亮点。在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和宣传上,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前介入,组织力量,提炼旅游资源主题,策划、塑造旅游形象,制定市场开发战略,明确促销主攻方向,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广泛参与旅游宣传促销的格局。在政府主导战略的推动下,各地不仅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示会、洽谈会,利用多载体、成体系的旅游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促销,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方式,举办各具风情的旅游文化节,为旅游宣传造势。新疆丝绸之路“冰雪旅游节”,阿克苏地区各县市联办的“龟兹旅游文化节”,吐鲁番的葡萄节、“国际沙雕节”等,异彩纷呈的旅游节会为新疆旅游品牌的树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办节思想也由过去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经历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并向“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市场运作”的方向发展。为有目的的开拓客源市场,有的地区还采取异地办节会的形式,扩大目的地影响,展示当地旅游产品,树立旅游形象,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宣传促销态势。同时,充分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在异域风情上大做文章,充分利用歌舞、服饰、小吃等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宣传新疆。品尝民族特小吃,欣赏民族歌舞,到少数民族家做客已成为新疆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产业、商贸流通的繁荣和发展,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走出新疆,走出中国、走向了全世界。
  三、对今后我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联系我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的信心,坚持将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指导思想,举全社会之力,积极兴办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今后,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要进一步创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我区与新疆各城市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新疆依托资源优势,年年都有新主题、新节会,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经济,带动了旅游经济特别是旅游商品的快速发展,而我们仍沿袭传统的旅游观光形式,旅游商品发展滞后、旅游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新疆部分城市跳出单纯依*自然风光发展旅游的思维,利用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参与性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增添了新“卖点”,而我们的旅游产品多少年无变化,甚至一些原有的好项目也呈衰退之势;部分城市采取旅游景点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斥巨资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景区开发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学习借鉴上述经验,要求我们今后必须切实更新观念,树立抢抓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高度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部署,形
成抓旅游产业发展全区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对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主动参与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在旅游产业定位、重大项目策划上要引导把关,在规划实施中予以政策扶持,遇到难点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有力的领导保证。二要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要适时提高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按阶段制定发展目标,作为政策扶持性资金,专项用于阶段目标的实施和建设。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或市场前景看好的重大旅游开发项目,不仅要优先纳入建设计划,必要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对旅游产品的宣传策划、包装方面,政府要负主导责任,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加大投入,集中精力做精品,集中精力创市场。三是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除了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如水、电、交通道路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优先考虑安排外,特别是文化部门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为旅游发展服务的理念,通过保护挖掘开发民间民族民俗文化,为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形象策划提炼文化内涵,赋予旅游项目以深厚而迷人的内在灵魂。通过文艺创作、文艺演出的繁荣,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鼓与歌;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文物历史遗迹,促进旅游项目的开发;通过各类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展示,丰富我区旅游内涵,借鉴外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做法,加快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