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要求: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从黄河变化这件事受到启示,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阅读后,能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学重点:
黄河的变化和它变化的原因是本课重点,故而,第四、五、然段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段。
教学难点:
把握“黄河的泥沙”这条贯穿全文内容的主线,弄懂各段在这一点上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教具:大字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河吗?了解黄河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0课,读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默读课文,出课文中不懂的字词句。
三.边读课文,边理解各自然段的字词句。
1.读第一自然段。“表现”为什么要加引号?是不是真得表现?大吃一惊是什么意思?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决口、改道两个词语通过课件来演示。
2.读第二自然段。人们常常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怎么会是这样一条祸河?
3.读第三自然段。黄河流域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更大一点。媲美是什么意思?相比美的意
思。理解“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地理知识来说说。繁衍是什么意思?
4.读第五自然段。折腾是什么意思?放在句子中理解。叫苦不迭就是连连叫苦的意思。忧患是什么意思?困苦患难的意思。
5.读第六自然段。介绍了黄河的特点。一.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二.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这4亿吨泥沙为什么会造成灾难?
6.读第七自然段。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二是……。侵蚀、崩塌是什么意思?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崩塌请学生自己说说怎样理解的?“天然的保护层”是指什么?
7.读第八自然段。随心所欲是什么意思?请学生举例说明。不折不扣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四.读课文,观看多媒体课件,看看黄河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五.作业
内:把你知道的有关黄河的资料告诉大家
外:抄写课文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怎样具体说明的?“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说明黄河给两岸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深重的。
2.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是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地,所以我们祖先选择这片土地生息繁衍,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摇篮。
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读一读第四、五、六自然段。黄河造成灾难的直接原因是黄河的堤坝决口或改道。深层原因是黄河的含沙量很大。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日积月累,河床升高,黄河成为悬河,洪水来时就容易决口或改道,形成大水灾。
含沙量大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这是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二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是人为造成的。人口不断增长,人类为了生存,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毁灭森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又造成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形成了恶性循环:土壤的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作物减产,人们就得多开垦荒地;多开垦荒地植被遭破坏,又造成水土流失。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频繁。
这种恶性循环,是黄河变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造成的。
4.读第七自然段。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怎样的?要把黄河治理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管住泥沙。怎样管住泥沙呢?科学家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措施:(1)坚持林木为主
的经营方向,(2)保护好森林资源,(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就能防止水土流失,管住泥沙,黄河就能变好。
三.读课文,黄河的变化给人们怎样的教训?
四.作业
内:说说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外:课后练习2 、 3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说说黄河的变化给人们怎样的教训?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为什么?
三.黄河发生变化有它自身的原因,是什么原因?
四.引起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原因有什么联系?
五.科学家提出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
六.根据以上问题,请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七.从网上搜集有关黄河变化的材料,更深地了解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八.作业
内:网上搜集有关材料
外:完成练习册上本课的练习
板书设计
1、气候变化和本身结构松散。
2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教学后记:
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资料,了解黄河给人民创造的财富和带来灾难,增强学生治理黄河、保护环境的意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