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研究》成果公报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时间:2013-06-18阅读次数:34作者: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寻甸县民族中学袁明广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特高中研究专项课题《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研究》(GHA093091)。课题组成员有:毕昌友、杨朝银、段志荣、汪春芳、严海国、舒跃红、罗绍平、吕美仙、白志焜、孔云华、把云虹。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研究对象。课题旨论证并形成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内涵、特征、要素。并基于内涵、特征探索寻甸县民族中学特学校建设措施,提出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的策略。“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是指将独特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校本研训、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将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具有显著育人效果的民族高中学校。它是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长期实践中,依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经济条件、学校的现有规模、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现状,在办学模式上做出选择,使办学目标、价值取向
、教育教学方式尽可能结合当地民族学生的实际,形成自身的办学个性。具体说来,课题研究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研究。梳理中外文献对普通高中特学校的探讨,
在理论层面得出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的内涵、特征、要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走进云南省优先发展型、发展型、待发展型三种类型的民族普通高级中学探查一线教师眼中的特学校,开展问卷调查,摸清云南省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研究对象。对寻甸县民族中学现状进行“诊断”,从史中查学校的优势、弱势、机会和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特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从中提炼出寻甸县民族中学特建设主题,即“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族师生和谐发展”。寻甸县民族中学特学校的内涵是“将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校本研训、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促进各族师生和谐发展”。
第二部分:行动研究。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推进“班主任工程”、“导师工程”,实现“三个结合”,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尊重民族学生文化背景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改革,为各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研究者深入课堂听课,探查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对民族学生的关注度等,摸清教师的能力现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在对校内外环境分析的
基础上,开发乡土校本课程,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彰显民族教育氛围。
第三部分:建设策略。该部分集中探讨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的策略。首先,收集国内外特学校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吸收借鉴有关普通高中特学校创建的策略。其次,对寻甸县民族中学特学
校建设的成效进行总结、提炼,对问题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提出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育观察、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理论(文献)分析为寻甸民族中学特学校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将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回答“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的内涵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特学校的研究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对普通民族高级中学特学校的理性认识。
2.问卷调查
课题组选择云南省内优先发展型、发展型、待发展型的民族中学各一所,对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402张,回收有效问卷369张,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7%,发放教科室主任问卷3份,回收3份。访谈了两所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和一所学校的校长,访谈寻甸县民族中学教师40人。目的是了解一线教师对特学校内涵的理解,了解云南省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现状,并挖掘背后的原因。
3.教育观察
研究者深入寻甸县民族中学教学第一线随机听课146节、课后与教师交流。听课的目的,是要了解教师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对民族学生的关注度等,摸清教师的能力现况。
4.行动研究
课题组将民族团结教育思想应用到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从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寻甸县民族中学特化发展,初步检验所提出的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策略。
5.个案研究
本课题中的个案研究方法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个案,采用“校本
科研的策略”,学校领导和教师分析学校现况,确定“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族师生和谐发展”的特构建主题,制定特学校建设规划并开展行动研究。对实施情况开展追踪研究,目的是验证特学校建设策略的效果。二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个别教师为典型个案,总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民族学生实施差别化(个性化)教育的有效经验,充分挖掘资料。
二、结论与对策
本课题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学术专著《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研究》(袁明广杨朝银毕昌友著,23万字,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中。该书是课题的总结性研究成果。现将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简介如下:
(一)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的内涵、特征、要素
本课题在研究梳理相关学者关于中小学特学校内涵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的内涵、特征、要素。正确把握特学校的内涵、特征、要素是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建设的基础和
全国知名高中前提。
1.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的内涵
民族普通高级中学特学校是指将独特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校本研训、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将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产生显著育人效果的民族高中学校。如寻甸县民族中学特学校的内涵是:将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校本研训、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促进各族师生和谐发展。
从学校层面来讲,就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教育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结合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是国家级民族贫困县的实际,用民族团结精神锻铸校魂,用民族团结精神塑造师德,用民族团结精神激励各民族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为各民族学生搭建展现优秀民族文化风采、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校园成为各族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对国家、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从教师层面来讲,就是教师要加强民族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教育政策,不断提高教师的民族教育理论水平和民族教育技能。通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提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使教师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