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文名: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源自苏联,其将体育竞赛、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和数学竞赛相互关联。在20世纪上半叶,不同国家相继组织了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先在学校,继之在地区,后来在全国进行,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竞赛系统。从各国的竞赛进一步发展,自然为形成最高一层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94年,美国奥数队首次创下了IMO历史上全队6人满分的出成绩。 [6]
2022年7月15日,2022年第63届IMO最终成绩公布,中国队6名选手全部获得满分,中国队以252分的成绩获得团队总分第一名。
1956年罗马尼亚数学家罗曼教授提出了倡议,并于1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奥林匹克数学(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IMO),当时只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参加。以后每年举行(中间只在1980年断过一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参加这项赛事的代表队达80余支。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在1985年。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运转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有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
历届赛事
编辑 播报
罗马尼亚的Brasov和布加勒斯特(1959),7个国家参赛
罗马尼亚Sinaia(1960)
匈牙利Veszprem(1961)
捷克斯洛伐克Ceske Budejovice(1962)
波兰的华沙和Wroclaw(1963)
苏联莫斯科(1964)
东德柏林(1965)
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
保加利亚索菲亚(1966)
南斯拉夫Cetinje(1967)
苏联莫斯科(1968)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969)
匈牙利Keszthely(1970)
捷克斯洛伐克Zilina(1971)
波兰Torun(1972)
苏联莫斯科(1973)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Erfurt和东柏林(1974)
保加利亚的Burgas和索菲亚(1975)
奥地利Linz(1976)
南斯拉夫贝尔格勒(1977)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978)
英国伦敦(1979)
美国华盛顿(1981)
匈牙利布达佩斯(1982)
法国巴黎(1983)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84)
芬兰Joutsa(1985)
波兰华沙(1986)
古巴哈瓦那(1987)
澳洲坎培拉(1988)
西德Brunswick(1989)
中国北京市(1990),54个国家参赛
瑞典Sigtuna(1991年7月12-23日),55个国家参赛
俄罗斯莫斯科(1992年7月10-21日),56个国家参赛
土耳其伊斯坦堡(1993年7月13-24日),73个国家参赛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994年7月8-20日),69个国家参赛
加拿大多伦多(1995年7月13-25日),73个国家参赛
印度孟买(1996年7月5-17日),75个国家参赛
阿根廷马德普拉塔(1997年7月18-31日),82个国家参赛
省台北市(1998年7月10-21日),76个国家参赛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999年7月10-22日),81个国家参赛
大韩民国大田(2000年7月13-25日),82个国家参赛
美国华盛顿(2001年7月1-14日),83个国家参赛
英国格拉斯哥,84个国家参赛(2002年7月19-30日)
日本东京(2003年7-19日),82个国家参赛
希腊雅典(2004年6-18日),85个国家参赛
墨西哥坎昆(2005年7月8-19日),98个国家参赛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2006)
越南(2007)
西班牙(2008)
德国不莱梅(2009)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2010),95个国家的522名选手参赛
荷兰阿姆斯特丹(2011)
阿根廷马德普拉塔(2012)
哥伦比亚圣玛塔(201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