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纪中国天文学史
20 21世纪中国天文学史
20-21世纪中国天文学史20大召开几天
00
1900年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洗劫一空。后迫于舆论,
法国于1902年将地平经纬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和简仪等五架仪器归还中国。德国劫去了天体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浑仪,被安放在柏林皇家花园的橙园前的草坪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归还被掠夺的天文仪器,1920年6月10日这五架仪器始起运回
国,1921年10月9日回抵北京。
1911年
1911年前后,高鲁、竺可桢、朱文鑫等由海外学成归来的天文学家在《国粹学报》、《观象丛报》等刊物上陆续发表阐述或介绍中外天文学的文章。
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发布“改用阳历纪元令”。
5月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中央观象台,接收原清政府钦天监外署 (泡
子河观象台) 作为台址。
民国政府接管原清政府所属的军谘府改组为参谋本部。对军谘府所属
创设不久的陆军测量总局和陆军测量学堂(后改称学校)充实人员、设备、在三
角科中培养一批实用天文人才。
1915年
7月《观象丛报》月刊出版。该刊以中国天文学会 (在筹建中) 名义
出版,刊载天文气象专业性论文及普及性文章(至1921年10月第7卷第3期停刊。1923年7月曾出版《观象汇刊》一期)。
中央观象台出版《观象岁书》 (1915)。1917年也出版一册。
1922年
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正式成立。在北京中央观象台召开成立大会,
会上选举了以高鲁为会长,秦汾为副会长的第一届评议会,举行演讲、学术报告。
1923年
10月28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年会,宣读论文2篇,选
举第二届评议会。
1924年
民国政府正式接管原由德国建立的青岛天测所,改名为青岛观象台。开展天文、气象、地磁等多学科观测。(1898年3月1日德国在青岛建气象
台,1900年定名为气象天测所。1914年被日本接管,1922年由北洋政府接管。)
《中国天文学会会报》出版,年出一期,至1933年第9期停刊。
1925年
2月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年会,选举第三届评议会。
7月中国天文学会委派张云列席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天文联
合会(IAU)。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年会,宣读论文
3篇,选举第四届评议会。
1926年
7月2日青岛观象台参加万国经度测量,用小子午仪测得该台经度为
东经8时01分16.812±0.007秒。
10月21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第四届年会,选举第五届评议会。
冬,原广州中山大学设立数学天文系。
1927年
5月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行政委员会下设立时政委员会,负责编制历
书工作。
8月南京国民政府撤消教育行政委员会,另立大学院,管理全国教育行政,并主管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下设立各研究机构,其中之一是观象台筹备
委员会,并将原时政委员会也并入其内。同年11月21日院筹委会决定建天文台于紫金山上。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参谋本部,接管原江苏省陆军测量局,改组为陆地测
量总局。先在局内设立测量学校,后又设立天文观测所。
10月23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举行第五届年会,宣读论文2篇,选举
第六届评议会。
1928年
春,国立中央研究院将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划为天文、气象两个研究所。天文研究所正式成立,高鲁为第一任所长。
7月中国天文学会委派余青松、赵进义列席在荷兰莱顿召开的第三届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12月22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年会,选举第七届评议会。
留美学生张钰哲在叶凯士天文台发现1125号小行星,取名“中华”小行星。
1929年
5月中国天文学会委派余青松参加在万隆举行的第四次太平洋科学会议。
6月19日原中山大学天文台建成开幕,有15cm赤道仪及6cm子午仪
及钟房等。
春天文研究所所长高鲁离任赴法任驻法公使 (1947年6月26日病逝于福州)。余青松继任所长,主持兴建天文台。
12月22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与中国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第七届年会,宣读论文3篇,选举第八届评议会。
1930年
2月《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创刊 (1936年12月停刊)。
3月8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广州成立变星观测委员会,开展变星观测。
7月《宇宙》月刊正式出版。高均任总编辑 (1949年12月停刊)。
12月中国天文学会设立天文名词编译委员会。
12月22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出版1930年《天文年历》,此后陆
续出版了1931、1932、1938、1939、1940、1941和1948年《天文年历》。
1931年
12月22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举行第九届年会,宣读论文2篇,选举第十届评议会。
青岛观象台参加433号小行星(爱神星)冲日国际合作观测,国际联测测定太阳视差为8″.7984±0″.0004。
1932年
4月23日青岛观象台口径32cm天图式赤道仪装配调试竣工,举行开
幕典礼。
冬中国天文学会址正式改为南京。10月1日~11月30日青岛观象台为准备进行第二次万国经度测量,测定该台经度为东经08时01分16.54±0.01秒。
1933年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名词编译委员会审定天文名词1400余条,由前国立
编译馆出版发行。
4月6日至7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举行纪念学会成立十周年及第十
届年会,宣
5月由于“九一八”日军侵华,为了保护文物,将北京古观象台的古代
天文仪器:简仪、浑仪、圭表、天球仪、地平经纬仪、漏壶 (两代)运往南京。(1934年2月抵宁后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
10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受重修庐山志总办事处委托派高均(高平子)、李鉴澄测定牯岭月照峰的经纬度为东经115°59′0″,北纬29°34′40″。
11月24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举行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周年大会。
余青松经踏勘比较后确定天文台建于紫金山第三峰,台址在东经7时
55分,北纬32度零4分,海拔267米。
青岛观象台参加第二次国际经度测量,测得该台经度为东经120°19′5″.34±0″.012。
中山大学天文台参加第二次国际经度测量,测得该台经度为东经113°15′32″.25±0″.3。
1934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