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济宁中考满分作文
【真题在线】
写作(共40分)2022年中考是哪一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多人之所以缺少幸福和快乐,是因为不愿意放下。
有的是比的太多,总想着赢,如不能达成所愿,就会郁郁寡欢、抱怨不断。有的是有些消极,脑子里装的全是往日的不愉快或对未来的担忧。有的是牵挂的事情、操心的事情过多,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担子越来越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放下更是难能可贵
当今,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每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人们总会咬咬牙说“坚持就是胜利”,并且一味地盲目干下去,最终导致精疲力竭,自信心大大受挫,结果还是一地鸡毛。坚持本来是一种优良品质,但懂得适时放下盲目的坚持,更是难能可贵的。(开门见山式)
学会放下,漫步人生,方能如水般潇洒自如。
放下仕途,收获更多的风景。直面黑暗官场,陶渊明不愿沾染污浊,于是放下仕途,选择隐居南山。早晨迎着清冽的露水去锄地,傍晚回到家,静静地观赏簇簇盛开的菊花,吟诵那脍炙人口的诗文。陶渊明适时放下,不与仕途为伍,并不是放弃了年轻时的鸿鹄之志,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后来他受到了苏轼、孟浩然、李白等诗文大家的褒赏,彪炳史册。
放下生命,乃生存之大智慧。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荒郊,有一种繁殖力极强,依赖植被生存的老鼠,当它们因为种繁殖过盛导致植被受到严重危害,形成鼠患时,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亮眼的黄,吸引天敌前来捕食。仍然无法控制鼠患的时候,部分老鼠甚至会成结队投崖自尽。直面大自然的难题和生死考验时,动物也懂得取舍。为了种族的延续,为了生态的平衡,放下生存的权利,真不愧是生存之大智慧。(总结式)
放下疲惫,只为了更进一步。同学们每天辛苦地伏在书桌前,不断地做题再做题,模拟题目做了再做,总舍不得放下一点时间来总结梳理,只坚信“题海”战术,认为做得越多,成绩才能越好。恰恰相反,
适时地放下手中飞舞的笔,看一看之前的笔记,理清所学过的知识点,往往能事半功倍。挤出一部分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书,转换思维,调整学习思路,能更好地在“题海”中徜徉。所以放下并不意味着止步,而是为了更进步。(总结式)
梭罗曾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引用式)放下,如上善若水,达刚柔并济,期直曲结合,这样,人生就会更为圆满。
【名师点评】
1.论点明确,层次分明。考生开头点明中心论点“适时放下盲目的坚持,更是难能可贵的”;主体部分则以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证,即“放下仕途,收获更多的风景”“放下生命,乃生存之大智慧”“放下疲惫,只为了更进一步”,三个分论点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中心论点;结尾引用梭罗的名言深化中心论点,有力地拓展了文章主题。
2.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陶渊明放下尔虞我诈的仕途,归隐南山,收获了更多的风景;鼠类为了种族的延续和生态的平衡,自动选择削减种数目,不失为生存之大智慧;同学们及时地调整学习思路,方可更进一步。文章的论据从古至今,由人类到动物,有力地证明了“放下”的难能可贵。
【名师点评】
考生在文章的首段紧扣作文材料提到的许多人因不愿意放下而不快乐的现
象,引出“懂得适时放下盲目的坚持,更是难能可贵的”的中心论点。接着,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以“放下仕途,收获更多的风景”“放下生命,乃生存之大智慧”“放下疲惫,只为了更进一步”这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证,其中列举的陶渊明、北美阿拉斯加的一种老鼠、徜徉题海的同学们的事例都十分贴合文章的主题。
【趋势分析】
结合山东济宁近三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材料作文一直是山东济宁中考坚持的命题形式。2020年是以因没有带伞被雨淋而引发的对话为材料的自命题作文,2021年是以“有时候,生活是一间没有出口的囚笼,我们困在里面,不知所措,但是总有一天会自己到出路,冲破束缚自己的囚笼,向更美好的生活迈去”一句话为材料的自命题作文。2022年材料的主题为“放下”,是关注成长的自命题作文,虽然可以说和2021年的有关“冲破囚笼到出路,迈向美好生活”的材料作文如出一辙,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021年的材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活比喻成囚笼,希望人生要有突破,到出路,让人向往光明、增强信心;而2022年的材料是说很多人缺少幸福和快乐是因为不愿意放下,有的总想着赢,有的消极处世,有的则是牵挂或操心了太多事情。材料列举了多种情况,适当降低了审题与构思的难度,有助于考生打开写作思路。
【名师解题】
2022年山东济宁的中考作文题与往年的命题形式相同,仍然是材料作
文。命题者给出的文字材料虽然不是最新颖的,但是能够一针见血地戳中人们内心深处的现实“痛处”。材料先指出很多人“缺少幸福和快乐”这一“痛处”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不愿意放下”,然后列举生活中三种“不愿意放下”的表现进行具体说明,可以说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以具体化的阐述给了考生写作方面的提示。题目提供的文字材料浅显易懂,在审题立意方面没有设置太大的障碍。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个人的经历和体验,选取其中的一个角度来畅谈阅读材料后生发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等。可以入笔的素材可谓俯拾即是,但考生必须要围绕材料表达的中心话题立意,即选取生活中一些“不愿意放下”的现实情况来写作。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文体,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及选择的素材决定。例如:以故事的形式归纳出感触,可写成记叙文;列举经历片段,多方面阐述总结,可写成散文随笔;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可写成议论文。
【审题聚焦】
“放下”的本义是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某种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或者搁置,停止进行某种行为。可以引申为把占据心灵的某种东西移出。当然,“放下”并不等同于放弃。“放下”是种有选择的放弃,而不
是说要完全放弃。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拿起;放下,是为了更多地拥有。“放下”的对象既可以是财富、权力、名利,也可以是思想观念、情感、心理负担……考生既可以从正面立意:放下该放下的,比如为了集体的利益,暂时放下个人的利益;放下某种成见,所以交到了新的朋友;放下某种压力后,超越了自我……也可以从反面立意:面对形形的诱惑,把本不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商贩放下了诚信、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行文时,可以先交代在放下之前的问题与心理活动,然后详细叙述事情的原委,描写自己放下的过程,进一步明确放下了什
么执念或情感,又抵达了怎样的精神或思想境界;可以明确观点进行阐述,将放下后获得的意想不到的结果阐述明白;还可以说明放下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并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在行文时,考生除了写由材料引发的联想、感触与思考外,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命题透视】
所谓“放下”,意思是指搁置在一边或放弃。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懂得取舍的能力,以及思想成熟的理念。在审题时要注意写作助手所给的提示,要注意以下四点:
可以着眼于现实生活,懂得在遇到某些事情两难之时,学会“放下”,接受现实,勇敢面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重点写“放下”以及“放下”后的心态境界的改变以及取得的成效。
可以着眼于追求梦想的历程。不是真的放弃它,而是暂时不执着于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无为而治。放,是为了更好地取,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着眼于思想蜕变的精神生活。“放下”的是外在的形,如名与利,如鲜花与桂冠等,不放的是自己的志向、向善理念、修养、追求的坚韧等。“放下”的是昨日的种种,不放的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可以着眼于社会行为规范,国家荣辱的大主题。“放下”的是小是小非的斤斤计较,着力的是社会的安宁、国家的富强。“放下”的是自己的喜好,接手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对民俗的发扬光大的使命,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责任等。
在具体写作时,你可以简单交代“放下”之前的纠结,然后叙述事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