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吃穿住行究竟是怎样的,详细的介绍如下:
一、食在太空
  吃饭、喝水对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但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中,航天员的饮食就会变得十分复杂,而且非常奇妙。从航天员的营养需求、食品的制备和供给,到他们的进食方式都有一定的特殊性。
  航天食品有哪些特点?
航天员在太空喝水航天食品从本质上讲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因它是由航天员携带上天并在失重环境下食用的,就会有其独特的食用特点和技术要求。比如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航天员携带的航天食品应尽可能重量轻,体积小;为了方便航天员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进食,防止食物在飞船舱内四处漂浮,航天食品就要被加工成一个个一口大小的“一口吃”食品,而且食品包装内不能有流动的汤汁。
  航天食品首先要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不能发生任何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航天食品及包装必须能经受住航天特殊环境因素,如冲击、振动、加速度等的考验而不失效。
  航天食品还必须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改变的要求。航天飞行会导致航天员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等。所以,航天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就要根据航天员的这些生理改变作适当调整。
  由于失重和空间运动病等因素的影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食欲会降低,导致进食减少,影响能量的摄取和营养的平衡。要克服这种状况,满足航天员的心理和口味要求,就要尽可能提供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食物,不仅量足而且要品种多样,方便他们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配餐。在世界航天食品当中,我国的航天食品很具中国特。传统的中式食品都尽可能出现在航天食谱中,相比西餐,中式航天食品更加味美可口。 
    航天食品的特点是不仅含有正常量的水分,而且与普通食品从口感到形状上都很接近。 
  航天员饭后还需用一杯香茗来提神,我们用自行研制的茶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茶精属于复水饮料,类似于我们地面上的固体饮料,如酸梅晶、橘子晶等。航天员所需的这类食
品的包装比较特殊,对包装内的食物进行复水是通过包装上的一个单向阀门将水注入,加入一定容量的水以后,稍揉捏包装袋,待食物与水充分结合后,再打开包装进食。
  冻干食品是航天食品中最具特的食品。它是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脱去食物中的全部水分,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形状和营养成分。冻干食品可以直接食用,通常水果、蔬菜类不耐蒸煮的食物常用此法加工。
航天食谱中新鲜食品所占的比例很小,且一般只是在航天飞行的头1~2天提供。脱水食品虽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能长期保存的特点,但因其感官效果较差,一般在食谱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0%。
  为了便于航天食品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保存、制备和进食,需要有相应配套的食品伺服装置,包括食品保鲜设备,如冷藏箱;食品加热装置,如加热器和烹饪炉;水分配器和餐盘、餐具等,还必须有饮水箱。在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饮用的都是质量最好的纯净水。
  航天员怎样进食?
  在航天飞行活动中,如何进食对航天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失重条件下,一个盛满
水的杯子,朝下朝上放都一样,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动漂浮或洒落出来。放在桌子上,杯子会连同水一起飞起来。所以说,航天员在地面上原有的吃饭、喝水习惯已完全不适用。航天员打开食品包时,必须及时握住食品,不要让它自由飞走。另外,还须注意不要使食品破碎或掉屑,因为碎屑在舱内漂浮起来,会带来一定危险,如影响仪表仪器的正常运转,影响航天员的视线,还有可能被航天员吸入呼吸道或掉进航天员的眼睛。
  随着人们对失重环境的反复体验以及认识的不断加深,加上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航天食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进食方法也越来越接近地面。如今航天员可将一餐所食用的5~6种食物组装在一个餐盘上,然后用与我们普通餐具外形无异的餐具,以类似于在家中进餐的方式进食。
  航天食品的供给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将地面食品带上天的补给式方式;二是在载人飞船上就地从原料生产直接加工成食品的自给式方式。 
二、穿在太空
人们对于服装的认识多局限于其蔽体、保暖、美观等功能。当人类进入太空就会发现,航
天服的作用早已超出了传统范畴。因为太空接近真空的压力环境,极端的温度环境,缺乏生命所需的氧气,空间的陨尘、碎片和空间辐射的威胁等等,都需要为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防护和保障系统的航天服。航天服按功能可分为舱内用应急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
三、用水办法
一个办法是回收和再生水。尿和洗澡用水是回收水的主要来源。每人每天约排泄1.6升尿,其中96%是水。目前常用蒸馏法再生水,就是将废水首先送人过滤器进行沉渣处理,然后在蒸馏器蒸馏,进一步去掉固体和有毒物质,再经过杀菌消毒处理,经化验合格后,放入贮水箱中以备使用。
太空用水,要算洗澡最奢侈了。作为个人卫生,洗澡是必须的。但太空中的水跟银子一样昂贵,再加上以高昂运费送上天的洗澡设备,洗一次澡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一般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有一次淋浴,这无论从费用、心情和身体舒适方面讲,都是一次高贵的享受。显然,少于一星期或一个月的短程航天是无法享受太空淋浴的,即使出了大汗以后,也只能用毛巾擦一擦身子。没有淋浴设备的载人飞船,宇航员只能用湿毛巾擦身。
在太空飞行,除了个人卫生外,环境卫生也非常重要,在狭小封闭的座舱中,甚至比地面上更重要。保持环境卫生,除了空气的自动净化外,密封座舱要经常打扫。保持环境卫生最困难的是垃圾处理。对短期航天来说,把垃圾收集起来带回地面即可;对多人的长期航天来说,如果不处理垃圾,小小的密封座舱很快就会变成垃圾箱。处理的办法目前有两种,一是将垃圾压实成块,像发射炮弹一样从航天器上发射出去。不过不是像发射卫星那样向上发射,而是向下发射,让其进入大气层中烧毁。这种“发射法”的优点是及时,不增加航天器的重量负担,而且可以防止垃圾腐烂发臭,滋生霉菌,污染空气,但需要添置必要的设备。
另一种方法是将垃圾积存起来带回地面处理,不妨叫“零存整运法”。这种方法要支付一定的空间运输费用,而且要解决垃圾存放时的防腐、防霉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