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第⼀代钢琴家,现年86岁的巫漪丽纵然曾被誉为“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但“⾛红”时间并不长。
今年春天,⼀段巫漪丽演奏《梁祝》钢琴曲的视频在⽹上⾛红。⼀曲《梁祝》犹如⼀泓蜿蜒的清泉,从巫漪丽的指尖汩汩涌出,穿过丛林,沾湿草叶,伴着鸟鸣,映照彩虹,流淌着,回旋着,最终⽣出翅膀,⽻化成蝶,翩然⽽尽情地为灵魂⽽舞。
这段视频,拍摄于今年2⽉新加坡独⽴创作室“静境镜”举办的“⽼不得空”座谈会。巫漪丽说:“我之所以接受‘⽼不得空’的演出邀请,是因为我⽼来回顾我的⼀⽣,觉得确实不是⼀场空。”
86岁的钢琴家巫漪丽现定居于新加坡。这是巫漪丽在新加坡的学⽣家⾥弹钢琴(摄于8⽉7⽇)。记者王若⾠摄
新中国第⼀代钢琴家
⼀个⼈⽣活,租住⼀个单间
“⼀次在重庆演出时,钢琴放在舞台中间,结果有⼈跑来问,那个⿊柜柜是⼲什么的?我们就把琴盖打开,露出琴键,给当地⼈讲钢琴怎么发出声⾳来”
巫漪丽6岁开始学琴,屡屡获得⼉童钢琴⽐赛⼤奖
“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
风华正茂的巫漪丽(图⽚来⾃互联⽹)
在此期间,巫漪丽开始在全国巡回演出,除了西藏,各个省份⼏乎全部去过。那个年代,⾳乐鉴赏对于⼤众⽽⾔,尚处于启蒙阶段,甚⾄很少有⼈认得钢琴。
巫漪丽回忆道:“⼀次在重庆演出时,钢琴放在舞台中间,结果有⼈跑来问,那个⿊柜柜是⼲什么的?我们就把琴盖打开,露出琴键,给当地⼈讲钢琴怎么发出声⾳来。”
巫漪丽还多次代表我国到波兰、丹麦、印尼、缅甸等国演出,或为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演奏。
1954年,印度时任总理尼赫鲁访华,巫漪丽担任欢迎仪式的钢琴伴奏。因天⽓严寒,巫漪丽的双⼿“冻成了胡萝⼘颜⾊”,⼿指冻僵不能屈伸,⽆法连续弹出So Fa Me Re Do,只得⽤拳头划过琴键。现在回想,巫漪丽笑谈:“我可没学过⽤拳头‘划’琴,这都是急中⽣智。”
77岁时,巫漪丽出版第⼀张专辑《⼀代⼤师》(图⽚来⾃互联⽹)
“西洋乐器中国情”
她是《梁祝》⼩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创者和⾸演者,她改编的⼴东乐曲《娱乐升平》钢琴独奏受到⼴⼤听众的盛赞
《梁祝》是中国乐曲中的经典。⽽巫漪丽就是《梁祝》⼩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创者和⾸演者。
1959年,社会各界积极为国庆10周年献礼,各地的⽂艺活动也蓬勃开展。世界十大钢琴大师
彼时,⼈们对《梁祝》⾳乐作品的期待度很⾼。但当时还没有《梁祝》钢琴伴奏,巫漪丽便来总谱,“闭关”三天三夜,创作出《梁祝》钢琴伴奏,并将它从纸上搬到舞台上,成为《梁祝》⼩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创者和⾸演者。
“我对《梁祝》的改编,是⼀个中西⾳乐表达⼿法相糅合的过程,外国听众对它的接受度也很⾼。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中国乐曲,《梁祝》应该算⼀个。它的旋律确实⾮常触动⼈⼼。”巫漪丽对这曲经典有很深的感情。
巫漪丽是“学贯中西”的⼈。她⼀直记得当年她的领导曾教导她,“要在中国作品上多下功夫,要‘西洋乐器中国情’。”
“像我这个年纪的演奏家,学‘洋’的⽐较多。”⽽巫漪丽既接受过传统教育,也接受过西式教育。“我对中国⽂学还不是太⽣疏,古典诗词也知道⼀点,名⼩说我也读过⼀些。我现在读书,也是中、英⽂书都
读。”
中国古代⽂⼈中,巫漪丽最爱⾟弃疾和杜甫,喜欢他们的“豪放胸怀和家国情怀”。
巫漪丽还编过⼀些⼴东⾳乐钢琴曲,其中⼴为流传的,就有《娱乐升平》。
《娱乐升平》是⼴东⼈过年时演奏的曲⼦。巫漪丽改编的《娱乐升平》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它的热⽓腾腾。欢快、跳跃、紧凑的旋律⾮常有感染⼒,琴键上,巫漪丽上下翻飞的⼿指,就像⼀个扎着两根⽺⾓辫的⼩⼥孩,在车马喧哗中⼀蹦⼀跳地朝前跑,跑向⼤红灯笼,跑向⼤胖元宵。
“⼴东⾳乐很好听。它的节奏性很强,重⾳也有特⾊。其他乐曲的重⾳很多都在第⼀拍,但⼴东⾳乐不是,它更富于变化。”
巫漪丽对⼴东⾳乐的情有独钟也许并不完全出于审美旨趣。
她的祖籍在⼴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她的祖⽗早年移民美国,叶落也未归根。她的⽗辈也从未去过故乡。到她这⼀代,已与故乡彻底“失联”。
但是,今年4⽉,在朋友和龙川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巫漪丽辗转回到了故乡。“我没想到有⽣之年能回到故乡,我是我们家三代⼈中第⼀个回去的。那⼀天是2017年4⽉18⽇。”巫漪丽动情地说。
今年4⽉,巫漪丽回到⼴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省亲。
在新加坡当钢琴启蒙⽼师
巫漪丽主张,指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不是重点,⾳乐的重点是⼈,琴声便是表达情感、与世界交流的语⾔,弹琴就要“弹出曲⼦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1981年,巫漪丽赴美国进修。她少年时的恩师梅百器是“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再传弟⼦,彼时来到美国,她依然跟随李斯特学派的⽼师,潜⼼深造,收获良多。
1986年,她再度来到美国,本没打算长住,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待就是7年。
1993年,巫漪丽在旧⾦⼭与中国著名男低⾳歌唱家⽥浩江同台演出。演出结束后,⼀位新加坡观众要求认识巫漪丽,并辗转与她相见。“我们聊得很投机。她对中国乐曲,包括中国历史都很熟悉。”巫漪丽说。⽽这位观众,就是新加坡⼥⾼⾳声乐家苏燕卿。
作为声乐家,苏燕卿⾮常欣赏巫漪丽的钢琴伴奏⽔准。她邀请巫漪丽到新加坡教授钢琴。
“当时我在美国学习到⼀套新教学法,它要求给听者⼀种‘视像’,即⽤⾳乐营造出画⾯感。我愿意将这种教学法付诸实践。于是我答应了苏⼥⼠的邀请,就这样去了新加坡。”巫漪丽说。
在新加坡,巫漪丽是很多⼈的钢琴启蒙⽼师。巫漪丽主张,指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不是重点,⾳乐的重点是⼈,琴声便是表达情感、与世界交流的语⾔,弹琴就
要“弹出曲⼦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巫漪丽最欣赏的钢琴家是阿根廷⼥钢琴家马尔塔·阿格⾥齐,因为“她的演奏⾮常有感染⼒,情感丰沛细腻”。
巫漪丽爱给学⽣讲故事,讲⾳乐家的故事,讲乐曲背后的故事,讲⾃⼰演出的故事,从⽽增强学⽣对钢琴的兴趣及理解⼒。⽣动有趣、寓教于乐也逐渐成为她的教学风格。
她还“发明”出⼀套“进化论”来引导学⽣。“学⽣刚开始弹琴的时候,我说他弹得像⼤象——⼤象的腿粗粗的,⾛得很慢也很沉重;接下去呢,学⽣弹得有进步,我会说,不错,现在弹得像黄狗;再继续练,可以‘进化’成公鸡;直到最后变成⼩鸟,轻盈了,灵动了,能飞了。”巫漪丽说。
对于年幼的学⽣,巫漪丽强调“带着孩⼦从⾳乐中到乐趣,让他们沉浸在⾃⼰制造的⾳乐声中”,⽽不是将乐曲“数字化”为多少拍、⼀天练多少遍。“我更不会打骂学⽣,那是没办法的⽼师才做的事。”
巫漪丽还有很多⽼年学⽣,年纪最⼤的90岁。“谁说⽼年⼈不能学钢琴?什么年纪学习钢琴都不晚。⼈不会因年⽼⽽⼿指不灵活,⼿指都是越⽤越灵活。”巫漪丽的学⽣⾥,⽼年⼈学琴热情更⾼。“他们喜欢钢琴很久了,但年轻时没有机会学,所以现在很珍惜学琴的机会。”
在新加坡,钢琴证书在升学时可以加分,钢琴教育存在功利化现象。作为声名在外的钢琴教师,巫漪丽却不跟这股风。“为了考级,所要准备的东西太狭窄。学⽣翻来覆去只弹那么⼏⾸曲⼦,⽽⾃⾝的能⼒却不会怎么发展。⾳乐应该是宽⼴的。”
巫漪丽在新加坡教琴⾄今,已有20多年光阴。她培养了数⼗位学⽣,也与很多学⽣、家长成为好友。
今年31岁的Rachel已跟着巫漪丽学了6年琴,她说:“我通过朋友认识了巫⽼师,后来上了巫⽼师的课,发现⾃⼰遇到了宝。巫⽼师⼀⽣对⾳乐的投⼊和奉献是我学习的榜样。能够跟着巫⽼师这样的⼤师学习,真是三⽣有幸。”
“对待学⽣,我把⾃⼰放在和他平等的位置上。我也许不是⼀位良师,但我也要努⼒成为学⽣的益友。”巫漪丽说。
有⼀个学⽣刚刚失去母亲,他来巫漪丽。巫漪丽便教他弹《世上只有妈妈好》。从下午到晚上,这个学⽣就坐在那⾥,⼀直弹这⾸曲⼦。悲痛的阴霾,慢慢就在琴声中散开了。
82岁时,巫漪丽出版第⼆张专辑《⼀代⼤师II》(图⽚来⾃互联⽹)
“⼤师”风潮再起
“你不能单纯教学,你要继续演奏,在演奏中才能真正释放你对⾳乐的感情和见解。”时隔多年,她再次弹起《鳟鱼五重奏》,全部情感尽注指尖
巫漪丽爱学⽣,学⽣也爱巫漪丽。
有⼀位学⽣很欣赏巫漪丽弹奏的钢琴曲,便问她是否有专辑。巫漪丽回答说,⾃⼰没有能⼒也没有机会出专辑。这位学⽣家境富有,便表⽰愿意资助巫漪丽录制、出版专辑。
巫漪丽⾏动起来。⼏经寻,她最终到国际知名录⾳师杨四平合作。
杨四平背着⼀百多⽄重的录⾳设备,从⼴西跑到新加坡,来给巫漪丽录⾳。他们的合作很顺利,不到⼀周时间便录完了⼀张专辑。杨四平⼜将母带拿回中国唱⽚⼴东公司。2008年,⼴东松⽵梅影⾳(国际制品)有限公司出版了这张专辑,专辑名叫《⼀代⼤师》。
这是巫漪丽的第⼀张专辑,那年,她77岁。专辑甫⼀⾯世,即引起业内外如潮好评。
巫漪丽回忆道:“唱⽚公司对我说,能够弹奏中国乐曲作品的⼈中,你是⼀代⼤师。这个我不敢当。说我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代钢琴家,倒算是符合事实。但我算不算‘⼤师’,每个⼈⼼中都有⼀个标准。”
5年后,82岁的巫漪丽出版了第⼆张专辑《⼀代⼤师II》。“⼤师”再出,风潮⼜起。这张专辑获2013年度⼗⼤发烧唱⽚奖,巫漪丽荣膺年度⾳乐艺术成就奖。
耄耋之年录制的这两张专辑,像是巫漪丽对⾃⼰⼀⽣钢琴路的遥望和纪念,亦像是对师友过往殷殷教诲的回答。
她选录《松花江上》《平湖秋⽉》《娱乐升平》,践⾏当年领导教诲的“西洋乐器中国情”。
她选录舒伯特名曲《鳟鱼五重奏》,以此怀念她的师兄、中央⾳乐学院教授朱⼯⼀。朱⼯⼀在病中听她弹完《鳟鱼五重奏》后对她说:“你不能单纯教学,你要继续演奏,在演奏中才能真正释放你对⾳乐的感情和见解。”
时隔多年,她再次弹起这⾸名曲,全部情感尽注指尖。
“这种声⾳鲜活⽽纯净,每⼀个⾳符都像裹着芬芳的露珠在荷叶上跳动……”录⾳师杨四平这样评价她的专辑。
“希望我的巅峰在未来”
现在的她,每天都要练琴、教琴、读书、写信、听新闻,有时为演出做做准备,有时去看画展灵感,也还在酝酿新的作品
巫漪丽不喜欢别⼈问她的岁数。别⼈问到,她就回答——“古来稀”。
巫漪丽的⽇常⽣活在同龄⼈中确实稀见。她每天都要练琴、教琴、读书、写信、听新闻,有演出邀约时,还要提早为演出做准备。⽤她⾃⼰的话说,就是“处于‘半退休’状态”。
⽽这每⼀件事,都是她认为必须做的。
她读书,主要是读⾳乐和保健⽅⾯的书,既养⼼⼜养⾝;
她写信,是给国内的亲⼈和⽼朋友写,这既是她与亲朋交往之所需,也是为了保持⾃⼰的中⽂⽔平;
她听新闻,下午⼀点和晚上⼗点各听⼀次,因为“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应该活到⽼学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架钢琴。
巫漪丽在新加坡租房⽣活,房间不⼤,钢琴放在客厅。“我对物质⽣活的要求很低,只希望有⼀个能让我保持弹钢琴的环境。”巫漪丽在感到孤独时,会“弹⼀些忧郁的曲⼦”排解。
巫漪丽的妹妹在上海家中跟记者通电话时说:“的⼀⽣也经历过很多坎坷,她是凭着对钢琴的热爱、靠着钢琴的陪伴挺过来的。如今她孤⾝⼀⼈在外,但还有钢琴陪伴,还能弹琴、教琴,也算让我们有所安慰。”
有时,巫漪丽也去看画展,听⾳乐会。对巫漪丽⽽⾔,绘画、⽂学等都能拓展⾃⼰的⽣命体验,丰富⾃⼰的⾳乐内涵,甚⾄让创作灵感“上门”。
此外,巫漪丽⼝中还有⼀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整理。她正在整理⼏⼗年来学过、弹过、爱过、念过的那些琴谱、随⼿写下的旋律,以及其他钢琴演奏家的专辑作品。“整理好了,我希望⾃⼰能弹奏出来。”她说。
采访临近结束时,巫漪丽即兴弹奏了⼀段钢琴曲。⿊⽩琴键上飞舞的双⼿,青筋盘虬,但五指依然修长。
“我弹了⼀辈⼦钢琴,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说⽐较得⼼应⼿。但是离‘最⾼⽔平’还差着距离。我希望我的巅峰在未来。”这位⽼艺术家说。
记者表明想要⼀段巫漪丽以往演出或练琴的视频。巫漪丽坦⾔⾃⼰并没有,因为她没有录像设备,⾃⼰收发电⼦邮件也“不太灵”,就没有向别⼈要过。“我带你到我学⽣家弹钢琴,你现场录吧。”巫漪丽说。
弹完琴,巫漪丽从学⽣家出来,准备坐公交车回家。她慢慢地迈着步⼦⾛向公交车站,踽踽独⾏的背影被⼣阳拉得狭长。
来源:新华每⽇电讯
实⽤养⽣太极75势分解教学 (第49课)
声明:本⽂由⼊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不代表搜狐⽴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