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林业贴息贷款在我省林业建设中成效显著我省林业贴息贷款工作紧紧围绕全省林业工作重点,努力强化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管理,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同时加大贴息资金监管力度,确保国家信贷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两年来,我省利用林业贴息贷款支持项目47家,共落实林业贴息贷款49599万元,享受国家财政贴息1245.9万元。其中:速生丰产林项目落实贷款3640万元,完成新造林15万亩,抚育10万亩,整地6万亩;经济林项目落实贷款3390万元,新建名、特、优果品基地3万亩,完成低质果园改造4.7万亩;其他种植业项目落实贷款1230万元,完成特苗木种植7100亩;多种经营项目落实贷款41339万元,扶持项目36个,安置就业人员10487人,创产值185514万元,实现利税32065万元,带动林果基地发展达到96万亩。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增加我省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林业贴息贷款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林业建设资金主要靠国家无偿投入的局面。通过林业贷款贴息政策的有效引导,把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林业部门的扶持资金、企业单位的自有资金及社会其他闲散资金有效地吸引到了林业建设领域,形成了对林业建设十分必要
的资金多渠道投入的新格局,充分发挥了贴息资金的杠杆导向作用,广泛吸引了社会投资,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利用林业贴息贷款从事林业建设的积极性。2006和2007年全省落实贴息贷款49599万元,带动社会资金达8.04亿元,有效地补充了林业建设资金,促进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
(二)林业贴息贷款促进了我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推动了我省果品产业的发展。河北是果品大省,果树基地建设及果品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长期以来,省政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果品业作为我省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支持。在国家预算内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林业贴息贷款一直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和2007年我省利用林业贴息贷款3390万元,大力支持果品无公害基地和标准化果园建设,完成新建名、特、优果品基地3万亩,低质果园改造4.7万亩,努力推进我省果品基地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的步伐。二是推动了我省非木质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我省花卉、园林种苗、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和栽培利用、森林旅游、食用菌、林产化工、林产资源综合加工等非木质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林业贴息优惠政策为非木质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006和2007年我省非木质产业项目利用林业贴息贷款3400万元,带动投资6992万元,安置就业人员352人,加
快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林业产业向多元化的发展。河北瑞德天然素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利用万寿菊提取食用叶黄素的龙头企业,该公司于2006年利用林业贴息贷款1500万元和自有资金3926万元,新上一条年产1040吨叶黄素生产线,兴建万寿菊示范基地300亩,带动周边发展基地2000多亩,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三)林业贴息贷款的使用促进了林业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支持了新农村的建设。我省利用林业贴息贷款大力支持林业产业建设,2006和2007年我省支持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
式发展多种经营项目36个,落实贷款41339万元,带动工业原料林建设37万亩,带动名优果品基地建设59万亩,安置就业人员10487人,创产值185514万元,实现利税3206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木材加工业、果品加工业和重点林业工程区后续产业的发展。河北欧意金土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省省级林果业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投资6850万元,其中利用林业贴息贷款1880万元,在原有6000吨果品气调保鲜库及商品化处理加工厂的基础上,实施了二期续建工程,使果品储藏保鲜能力达到12000吨,加工能力达到了40000吨。2007年公司收购苹果、葡萄和梨等果品85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280万元,出口创汇555万美元,实现利税225万元,增加就业人员60人。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
户”的模式,与县林业局共同组建了xx县金土果品产业协会,依托协会建立了近百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建设精品果出口创汇生产基地2.6万亩,每亩可增加收入2000~3000元。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20万余亩果树的发展,带动xx县2万农户近20万果农年均增收近千元,使xx县林果业形成了果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的具有乐亭特的果品产业化生产发展格局。公司规模的扩大,不仅带动了当地果树向标准化的快速发展,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果品贮藏、运输和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进程和和谐村庄的发展,积极支持了当地新农村的建设。
(四)林业贴息贷款的使用加快了我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国家六大林业工程的实施,为速生丰
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我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掀起了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高潮,林业贴息贷款成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之一。2006和2007年全省利用林业贴息贷款3640万元,共完成新造林15万亩,促进了我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xx县冀滦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文化用纸为主的环保达标林果龙头企业,公司利用多年来的资本积累,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从银行贷款900万元在滦河沙滩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1.2万亩,使昔日风沙漫天、环境恶劣的荒滩变成了如今绿树
如茵、飞禽穿行的生态林场,并带动周边农民近千人从事民营造林,在滦河周边形成了近5万亩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该公司坚持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不仅企业自身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xx县境内滦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示范带动了该县非公有制林业的迅速发展,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二、我省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项目质量,提高林业贴息贷款的使用效益。林业贴息贷款工作能否取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项目质量。从我省林业项目现状看,虽然已经培育出了一大批林业龙头企业,但是仍然存在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企业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2006和2007年我省林业贴息贷款工作从提高项目质量入手,调整贷款投向,集中资金大力扶持品牌企业,壮大林业龙头企业,促进林业贷
款项目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而提升了贷款落实率,极大地提高了我省林业贷款的使用效益。
(二)严格贴息资金申报程序,规范贴息资金管理。为了切实避免虚报、冒领和骗取财政贴息资金情况的发生,我省建立了严格的贴息资金申报程序,规范了各市、县林业贷款管理工作行为。省财政和林业部门对林业贷款中央贴息资金的申请程序和申报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对贴息资金申请文件和贷
10万贷款3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