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石的形成是不解之谜
国土资源导刊w ww .hngtol .c om
国土资源在线说起香花石的发现,必须提到两个人: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的孟宪民、黄蕴慧。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郴州大事记》记载:1957年,国家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教授孟宪明、黄蕴慧等在临武香花岭矿发现世界罕见的高品位含铍矿物,命名为“香花石”,后被国际新矿物学会认定为“世界稀有矿物”。
《香花岭锡矿志》记载:1958年12月10日至22日,在《香花岭地区矽卡岩铍矿床初步总结报告书、条纹岩取样分析资料小结》一文中,孟宪民教授所领导的矿物原料研究所,在分析与鉴定癞子岭矿段解放窿开采的白钨矿床矿块内,发现了高品位的含铍稀有矿物,却不知为何物。
当时,年轻的女地质学家黄蕴慧仰望着月宫中不倒的桂花树,呼吸着随同如水的月光一起倾泻到人间的淡淡花香,眼前浮现出晶莹剔透的矿物晶体,如灵光一现,脱口说出了“香花石”3个字。从此,这个矿物家族新成员就有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美名。起初被大伙争论不休的“湖南石”、“郴州石”、“临武石”再也无人提及,随后于1958年正式公布,成为中国地质学家发现的第一种世界新矿物,也是中国香花岭独有的矿物宝石,珍贵如同熊猫。
1957年7月,湖南省有地质勘查局一总队前身之一的238队,首次进驻香花岭矿区开展地质矿工作,掀开了香花岭矿区矿历史的崭新篇章。
1958年,该区发现香花石,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独一无二的新矿物晶体,仅存于湖南临武县香花岭矿区癞子
岭半山腰一处约200m 2
的地方,海拔高约
中国不解之谜900m 。因此,香花石被称为“国宝石”。
独一无二的新矿物晶体
1958年,国家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教授黄蕴慧在地处湖南省临武县境内
的香花岭矿区癞子岭半山腰一处约200m
2
的地方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新型矿物晶体,该矿晶产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分布在白条纹岩的黑云母脉中,接触带中发育有含铍(B e)的绿、白的条纹岩与锂铍石、铍镁晶石、金绿宝石及萤石、方解石、锡石、白钨等共生,化学成份为:B eO 15.78%、C aO 34.60%、L i 2O 25.85%、S i O 2235.66%、F 7.81%、少量A l 、F e 、N a 等。
其化学式为C a3Li 2(B eSi O 4)F 4。组成中C a 可为少量的N a 、K 所代替,A l 、M g 和F e 离子在碱性热液环境下呈4次配位代替S i 和B e 。
香花石的形成是不解之谜
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经仔细研究分折和检索发现,这一新的矿物晶体是世界上已知的独一无二的新矿物晶体,后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产地定名为香花石。
香花石外观为黑白相间矿物,黑为云母,白多为方解石,并有白和紫萤石共生。晶体多为乳白或米黄,也见少量淡绿晶体和无透明晶
体。香花石晶体多呈球状,肉眼观察似鱼子蛋分布在白方解石或萤石中,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在太阳光下能见折射七彩光,宝气逼人,在放大镜下香花石晶体呈多面体,棱面最多可达128个棱面,排列有序。据资料介绍香花石晶体系等轴晶形,分别以立方体、四面体、棱形十二面体、三角三四面体、四角三四面体、五角三四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
香花石晶体硬度为摩氏6.5度,比重2.9~3,性脆,表面呈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不完全解理,香花石有二种结晶习性,一是结晶颗粒大而晶面少,发育二个单形,二是颗粒小而晶面丰富但少见。
香花石成因复杂,目前仍为不解
之谜
香花石晶体属微细晶体,直径达5m m 以上的为较大晶体,肉眼可见的晶体非常稀少,4m m 大以上的极少,10m m 大以上在现在的香花岭几乎绝迹,已知最大晶体直径达12m m ,标本现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
香花岭矿区发现的新矿物除香花石外,还有锂铍石、香花岭石、孟宪民石等,以及一些在我国首次到的罕见矿物,如塔非石、金绿宝石、日光榴石等,但惟有香花石独享“国宝”美誉,却因为形成的原因复杂,目前还是不解之谜。
香花石被称为矿石“国宝”,其地位类同于动物中的大熊猫。中国地质大学潘兆橹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矿产类规划教材《结晶学及矿物学》中介绍,香花石的矿物分类如下:含氧岩→硅酸盐→架状结构硅酸盐→日光榴石族→香花石。
香花石储量稀少,形态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香花石的发现,是中国地质学史和矿物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作者邹长安为《中国矿业报》记者)
谁发现了
香花石
文邹长安易伟平
081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