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仙山纹镜与五岳崇拜
作者:***
来源:《收藏·拍卖》2017年第07期
东岳什么山西岳北岳南岳什么山
五岳,如中国人心目中图腾一般崇拜的圣山,其来源久矣。从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可知,有巢氏在山中筑巢,先人得以避风雨躲野兽;燧人氏在山中钻木取火,先人结束茹毛饮血的历史;神农氏教人稼穑、尝百草于山中,从此有了农业与医药……大山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庇护,大山也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食物,于是自古以来,人们便对山岳怀有敬畏、崇拜之心。
在《淮南子天文训》所记述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中可知先民们对大山的精神依赖,共工一怒,撞塌了不周之山,以致天柱折地维绝。一时间,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陷东南,水潦尘埃归焉。于是,女娲立刻去补天,大禹奔赴治水线。一山之倒,竞至于此,五岳,便是我们祖先心中四极与中央的天柱。
在三镜堂藏镜中,有面较为特殊的方形五岳仙山纹镜(见左图),此镜为曲缘方形,镜钮与钮座共为一座大山从空中俯视的效果,应为中岳嵩山,此为唐代此类镜的一个特例。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方向刻画四座山岳向四角耸立,均为三叠之大山,象征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山岳层峦叠嶂,青翠高耸,山峰间饰有青松翠柏,云气缭绕,草木葳蕤。峰峦之上有长尾雉鸡和乌雀。整个纹饰就是一幅五岳仙山叠
翠图。山石树木问禽乌或栖或翔,间以花果点缀。整体纹饰由中心至镜缘,布局合理,生动活泼,点到即止。
方形五岳仙山镜甚为少见,历来为唐镜中的大名誉品。此镜的山石线条相当朴素自然,从中可知唐人山水画的形式。镜体纹饰的雕塑工艺线雕与浮雕相结合,极为特殊,独具特,且整体银光熠熠,品相完美。与此纹饰尺寸完全相同的同模镜,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各藏有一面(图1、图2),除此之外五岳镜其他形制也偶有所见,如日本千石唯司所藏山海神人八角镜和2011年北京瀚海秋拍铜镜专场封面的五岳镜(图3、图4),但总体而言,还是非常稀少。探究五岳文化,或许就应从这里开始。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分,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强盛汉朝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汉代铜镜的特点。
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项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器,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唐代铜镜现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传统的圆形镜,创造出了各种花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盛唐以后,以花鸟纹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装饰方法有浮雕、彩绘、镶嵌、鎏金等,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涂釉、涂漆等新工艺。唐代铜镜演变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唐,一方面继承隋代传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另方面又受外国影响,出现海兽葡萄镜。盛唐、中唐时,民族特点加强,多为花乌镜、瑞花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对凤镜等,寓意吉祥。构图也不像传统汉式镜那样严格对称,而是采用绘画风格,但求均衡,不求对称。装饰手法也比以前增多,华丽精致,雄健豪放,是唐镜的最盛期,代表了唐镜的水平。晚唐出现衰落趋势,多为八卦镜,万(卍)字镜,有宗教意义,整个看上去,简单粗放,单调乏味。
帝王封禅与五岳文化
“岳”在春秋以前原指掌管大山的官吏的职位称呼,据说尧帝时分掌四方的部落首领就叫“岳”。大约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了起来,我国古代典籍称山为岳者,始见于《尚书》。据道教典籍《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黄帝远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图不出黄河流域,黄帝是否封岳无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现了四岳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舜,除了祭祀上帝天神外,祭祀范围涉及自然领域的四岳。《尚书尧典》载“(舜)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十有月,朔巡狩,至于北岳。”
而后秦始皇灭六国,封祥泰山昭告天下,至汉武帝时,以封禅泰山改元的重大活动为肇始,才算正式创立五岳制度。汉宣帝于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到此,五岳的礼法依据方称克成。至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至此,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始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五座名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帝王封禅泰山是古已有之的礼仪。古时,每逢帝王于泰山上筑土为
坛以祭天封祥之时,劳动万民,耗费巨大,但为何依旧乐此不疲呢?盖因上古时期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10余位帝王均临泰山封祥(见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使得后世帝王认为这一封禅活动代表着华夏帝王纵向世系的正统性。所谓封,就是告谕天下,帝王的权力是依五德循环而来,是皇天所授,即“奉天承运”;所谓祥,就是告谕天下,这大地上的一切“莫非王臣”,帝王是代天牧狩。泰山承载了这样的巨大政治功能,是任何一個统治者都不敢漠视的,于是无不趋之若鹜。
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祥。宋真宗之后,帝王来泰山虽然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祥,但利用泰山昭示“君权神授”于天下的要义未变。而泰山的“山以岳遵,岳为东最”的“至尊”地位,也从未被动摇过,随着帝王封祥大典形成制度,五岳祀典其他功能也逐渐完善起来并被规范成制。五岳主祭的庙宇均由国家出资营建并维护,祭祀之时除泰山举行天子祭天的大典之外,各岳都要派大臣专程代祭。此时,五岳已逐渐脱离了原始崇拜的本原,五岳的祭祀也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皇家的政治行为,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道教对于五岳文化之嬗变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自东汉时期初创伊始,即把中国古代对山岳的崇拜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并发展成为洞天福地的学说。在偶象建设方面,道教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在五岳之中各造尊神,分别掌管着自然、人物的养育和生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岳山神仙世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