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搬迁得与失分析
钢铁企业搬迁得与失分析
近年来,我国一些钢铁企业搬迁之后暴露出来诸多的得与失的问题。
异地搬迁XX搬迁前地处xx上风向,环保压力大,与首都城市功能不符。首钢搬迁自19xx年提出,在搬与不搬问题上争论了多年,xx奥运会申办成功之后才最终敲定涉钢系统搬迁。投产初期的几年,受财务成本过高、装备问题频发、钢材市场萎靡等多种因素影响,亏损严重,20xx年-20xx年4年亏损超过100亿元,依靠xx市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举全国之力的技术支撑,才得以渡过难关。
XX搬迁也是因为企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不符、环保压力大,搬迁方案谋划10多年,而促使搬迁落地的主要原因是20xx年杭州主办G20峰会。杭钢搬迁实际上是对宁波钢厂进行填平补齐。杭钢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其非钢产业特别是房地产、物流运输已形成了较大规模,成为承接杭钢搬迁的重要载体。
钢铁企业搬迁,实际就是异地重建,不,比重建还要耗资。建一座5000立方米高炉,就得近20亿元,烧结、转炉、轧钢、制气、水处理、运输,仓储、质检……估计没有500亿,像唐钢这等规模的钢铁企业,完不成搬迁。所以,如果能环保达标,不搬最好。
至于海边新建厂区,可以用产能指标(这是个新名词,相当于计划生育指标)置换方式将内地(相对而言)高耗能,高污染,中小规模的钢铁企业兼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