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信息化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运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现代港口的发展呈现出布局网络化、业务物流化、格局港城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港口全面实现信息化。世界各国都特殊重视港口信息化的建设,并在这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信息化应用的理论
中国港口大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竞争压力。运用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得公司工作变更过去粗放的工作作风,使得港内工作更加精细化,就能起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依托。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头)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定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化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削减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
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其次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特性化。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二、港口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第一,信息化发展水平将对港口竞争力产生重要影晌。
港口业务管理港口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将为港口业供应广袤的发展空间,也将带来新一轮的国际竞争。
从国际港口发展趋势来看,一个港口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将成为港口竞争力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国际大港基本都有较完善的港航信息系统,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港口高效运作的生命保障线。
其次,通过港口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服务。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港口正朝全方位增值服务的方向发展,成为资金、信息、商品、人才的聚集地。高效便捷的港口服务、快速灵动的信息反映、港口功能的深化拓展都离要依托信息化这个平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港口或多或少地面临岸线空间、陆地领域、集疏运联接、港口水深、资金和信息化水同等问题,但为了港口的发展和在竞争中不落下风,越来越多的港口通过加强港口信息化来提高服务水平,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港口资源,实现高效系统的运营。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是港口发展追求的目标,能否供应实时追踪查询的、有统一标准数据接口的港口信息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将成为将来港口信息化的焦点。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将来,港口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领域将更加广泛。世界各地的主要港口都在信息系统上加大投入力度。例如美国新奥尔良港在90年头初建设的“全港自动化系统”,不仅实现港内应用系统集成,还加强了和外部应用系统的自动化联接,如电子化泊位申请系统、自动化船货清单系统和卸货支配系统等,深受客户欢迎。釜山港成功实现了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为基础的“Ubiquitous港”建设,该系统可以刚好驾驭货物移动路径,快速支配装备和车辆,从而有望提高程序效率(44%)和港口生产效率(20%),每年为港口生产实力新增840亿韩元的收益。不仅如此,釜山港还建设了釜山数字物流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东北亚港口信息,使釜山港物流辐射范围得以扩大。在汉堡港的CTA码头,由码头前沿到堆场的集装箱的运输均由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向运输车来操作,堆场上的集装箱由数控龙门吊自动装卸,外来进行运输的集卡司机只须要通过电子刷卡即可输入装载信息,通过自动扮装卸系统实现货物的装卸。同样,在鹿特丹的ECT码头,由于装卸和运输设备先进,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高,整个港区几乎看不见码头工人。
可见,以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帮助决策技术、EDI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必定成为将来港口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信息化实践意义
在当今国际国内港口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各个港口面临着经营的局限和竞争的压力。港口经济在市场化的方式方法在收益日趋饱和的状况下,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节约成本才才能够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因此信息化成为了港口运营改革的突破口,从而解决在传统运营模式中的问题,提高港口运营的效率。
下面对信息化后运营效率能够预期达到的改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优化办公效率
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最核心目标。从信息化的角度讲,信息化可以削减大量的纸面传递、提高文件或政令在组织内的传递速度。
传统的工班制度港口每天都会产生特殊大量的纸质工班,在主要业务部门都设立了专人负责工班的流转和统计,而理货员每天开具工班也占用了确定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每天的工班由专人负责统一收敛交到仓库的统计人员,由统计人员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核对。然后由仓库统计人员将工班分发到相关部门,再由各部门负责工班统计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运用。各部门依据不同的须要还要对工班进行统计和筛选。因此,各部门在进行完全部的统计、分类工作已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假如想刚好了解公司的状况是不行能的。
在运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以上问题就变成了最简洁不过的问题。过去的纸质工班现在均在电脑中录入,系统已经规定好了格式,理货员只须要录入相应的信息就能生成工班。各相关部门只须要在管理系统中查询须要的工班就能刚好的显示出来,彻底剔除了过去由专人负责整理工班的环节。并且使得工班的意义提升了一个层级,达到了实时驾驭的程度,使得公司的管理者能够刚好的驾驭公司的生产面貌。使得过去用时最多,工作最为繁琐的一项工作变成了简洁、易操作的信息化程序。使得理货员从过去繁重的案头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宝贵的时间用于更有须要的工作当中。
在对港内生产状况的信息统计上,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于过去的传统统计方法起到了质变的飞跃。由于货物到港后 ,货物信息录入了信息系统中,在查货物时,就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干脆筛选。过去要查询货物只能有人力查,特殊的费时费劲,在装船前,须要很大精力核查该船的货物,现在只要通过信息系统的筛选,几分钟就可以驾驭货物的信息,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其次、理清业务流程
港口的集输港都是由市场部制定支配,仓库具体实施,调度组织作业,卡口则负责载货车
辆的进出。在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形成了较严密的管理流程,大大改善了集输港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系统内,全部业务部门的支配和指令都在系统内体现。每个环节的工作都须要有系统内明确的指令。在车辆管理方面,可以在卡口设立车辆信息登记环节,登记时系统只能登记上有支配的车辆,没有支配员的支配则在系统中不能进行登记。在仓库方面,没有支配员的支配就不允许卸货。调度室没有支配员的支配则不予调排人机。市场部和卡口、仓库、调度室通过信息系统相连。由市场部做出支配,其他部门没有修改支配的权限,只能依据市场部支配来运行。
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开过去车辆进港无序,和不按调度指挥,私自联系工人卸货的状况。
第三、明确职责权利
在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要求系统中能够体现各部门在每一个作业环节中所作的工作,对每个步骤要求有据可循。各方指令均在同一平台内进行,任何一个指令都有相应的详尽记录,使得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目了然。从而在发生问题后,对问题的排查可以分清
原委是哪个部门的义务或疏漏。准责任方,进行刚好的改进,避开同类事务的再次发生,最终目的是提升港内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