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现象与秘书概念
秘书现象与秘书概念
第一篇:秘书现象与秘书概念
一、秘书现象和秘书现象的社会定位秘书和秘书工作,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秘书学的研究,不应从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秘书职务开始,而应当从为什么会出现“秘书”这一本原开始。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从五千多年前用兽骨占卜问神,到商朝甲骨卜问后刻写卜辞,体现了人在为权力服务中总结文字经验和发挥文字作用的本领,以文字为工具的社会服务随之寻偶。向当事人释解占卜凶吉,记录生产技术,记载个人秘密,提出某种建议,充当传递信使等秘书现象不断出现。这些现象的抽象,就是孕育“秘书”含义的本原。秘书现象的应用价值,首先被氏族公社末期的贵族统治者所认识。他们对秘书现象进行了政治性和归属性的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围核机制”被模拟和扩散。表现为“核”的模拟和“围”的扩散。这样,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图景。在社会前进的脚步中,以“围核机制”为特征的秘书现象不断地以一定的存在形态被凝固在社会各个系统、各个环节的枢纽之中。凝固点上的人就成为秘书现象的人格化身,成为“秘书人”。他们被称之为“秘书”或类似的称谓,实现了秘书现象的社会定位。这就充分说明,“秘书”是由秘书现象分
离和衍变而派生出来的,它是一种符合社会管理发展需要的分工。由于社会各个系统、各个环节的枢纽是个庞大的网络,因此在网络中无数点上定位的“秘书”,存在着社会属性、“凝固”形态和活动方式多元化的特征。事实正是这样,当今世界“秘书”的定位有官方的、民间的;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专业的;集团的、个人的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秘书现象,秘书现象孕育和分娩了秘书人,秘书人承担了秘书现象的兼容升华和围核指向,满足了社会定位的需要;同时,社会对秘书现象及其“围核机制”的功能性选择,还在不断发展和扩新,呼唤出现新的“秘书”定位。这就是秘书现象和秘书定位历史发展的模型。这模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秘书史,就是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秘书现象动态发展中记载的。
二、从秘书现象看秘书概念对秘书现象产生和演化,以及秘书职司起源和变迁的粗略勾勒,有可能为我们解释秘书概念到了一把钥匙。首先,秘书现象产生--发展--分离--再发展--再分离的演进规律,表明了它既有广义的扩展性,又有狭义的规定性。其次,秘书现象分离后的社会定位的围核化,社会定位历史发展的多元化,表明“秘书”在人格化意义上既有绝对确定性和连续性,又有相对确定性和间断性。这些,都给我们提示了秘书概念在职业化或人格意义上的外延的多维。迄今为止,我们之所以未能对“秘书”定义达成共识,正是反
映了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和多维外延把握的偏颇。人们从各自对秘书标准概念的想定出发,从各自对秘书实践的体验出发,从各自不同侧面的理解出发,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在,我们分析了秘书现象演进规律及其社会定位所各自表现的两重性,就容易把握“秘书”这一概念了。尽管在人类认识视野中,“秘书”可能属于使用模糊集合来表述的一种概念,然而秘书现象的两重性,揭示了“秘书”这一概念,包含着本原概念和与本原概念直接相关的人文概念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一元性的简称,是困难的,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真谛”。正如“翻译”一词,既指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也指从事此项工作的专职人员。这是两个互为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综合上述,笔者认为所谓“秘书”,从本原意义说,是人类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即秘书现象在社会的反映。这属于秘书学研究的课题。从现实生活对“秘书”的人文理解上,可以表述为:秘书是在社会确定的对应从属范围内,为特定负责对象主导性事务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以日常协理为主的知识性服务的一类职司人员。
三、对秘书概念若干问题的正确把握推敲秘书概念,不是导向学究式的思辨,而是为了反映本质,指导实践。所以,需要对秘书含义有个正确的把握。众所周知,概念是人们对事物及其特有属性认识的反映。作为完整含义上的秘书人,应当由主体条件、作用对象的客
体条件及作用指向实质内容三部分构成。第一,主体条件。就是秘书资格,他必须是秘书现象的能力人。第二,作用对象的客体条件。主体条件还不是秘书概念的主要成份,因为不具备条件者固然不能妄任秘书,具备条件者也不能都当秘书。第三,作用指向的实质内容。笔者在表述中把秘书服务对象的“主导性事务的权力和责任”作为秘书作用指向的实质内容,这是基于时代进步对秘书概念认识深化而提出来的。秘书工作“三服务”,核心是秘书对领导的服务。对秘书作用指向实质内容的误解之一是把秘书为领导服务,扭曲成对领导的人身依附和人身服务,导入了误区。外界常把秘书视为领导的侍从,而秘书圈内个别人也把围着领导转、伺候好领导作为指向的主要内容。这就歪曲了秘书的社会属性。对秘书作用指向实质内容的误解之二是把秘书为领导服务只理解为权力运行意义上的“领导工作”服务。于是引出秘书能否参与领导决策、如何补偿管理等讨论,总之注意力比较集中于如何为“权力运行”优化服务的范畴。这种认识,当然应予肯定。但值得指出的是,秘书除为领导权力运行服务外,还应重视为他的责任服务。领导工作,包括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秘书为领导权力运行服务,是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特征。但领导的责任和义务,则在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规范。写上秘书为领导的权力和责任服务这句话,实际上就点出了秘书的社会本质属性。它表示了秘书作用指向服务对象和服务实质内容的时
代性和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在努力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今天,指出这一点,不仅对以党政军系统为主体的秘书队伍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各种成分的秘书人员也同样有指导意义。因为它体现了秘书为领导服务和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秘书对领导负责和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这有利于清除权本位、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意识、推进民主建设;有利于增强秘书对领导履行责任和义务方面的自觉性;有利于反腐纠风、勤政倡廉。来源:中国考试学习网
秘书资格
第二篇:秘书与反腐
秘书腐败问题探究 秘书在反腐建设中的作为
摘要
近年来,高官落马牵连出的秘书贪腐事件层出不穷。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高官中,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四川省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永祥、中石油集团原副总经理李华林都曾担任过同一位高官的秘书。秘书腐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秘书腐败虽然在中国庞大的秘书体中还是极少数的,但是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如何遏制秘书腐败已成为反腐课题之一。本文以秘书腐败的根源为着眼点,深入研究秘书腐败的预防及惩治对策。
主题词
秘书腐败权力 寻租
正文
秘书这个职位,似乎早已超越现行的科层设置,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
原因
1秘书是位居领导人身边或领导机构中枢,从事办公室事务、办理文书、联系各方,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运转,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并为各方事务服务的事务与信息助手。秘书工作具有位置的政治性,作用的辅助性,地位的从属性,内容的综合性,方式的被动性,效果的潜隐性和范围的赋予性。由此可以看出,秘书是辅助领导工作的职员,而不是具有直接决策能力的官员。从我国官吏制度的演变来看,秘书角由官员逐渐向职员演变。建国以来,我国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制度几经更迭,但总的趋势一直是强调秘书工作的政治性,对其职业性和专业性重视不够。然而,我国秘书的角仍然是“官”“职”不分,社会、领导包括秘书自己都把秘书视为官,而且是更实用的“官”,加之实际工作需要,领导往往将一部分
权力交给秘书运作,这就使秘书有了窃权的机会。
2我国秘书工作起源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辅助部落首领工作的人员是秘书的前身,从事秘书工作的一般称为“史”。从商周的太史寮到西汉的中书省、唐朝的翰林院,再到明清的内阁、军机处,随着历代帝王中央集权的强化,秘书机构逐渐成为国家机关的中枢机构,成为君主专权的重要工具。秘书与领导接触频繁,关系密切,甚至有“二号首长”之称,而
领导“身边人”这一特殊待遇,正是滋生秘书腐败的沃土。与领导干部的密切关系,有利于秘书直接盗用公共权力。此外,与领导之间的密切关系,本身即构成一种权力,可以直接用于寻租。秘书腐败并非只有现今社会才有,封建社会的幕僚绍兴师爷,就是古代秘书腐败的代表,他们依附于官员,“拉大旗作虎皮”,投机弄权、操纵办案、鱼肉百姓。
3秘书的根本任务是为领导服务,辅助领导工作。秘书工作大体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机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服务工作,第二类是辅助领导议政谋政。第一类工作是秘书最基本、最本分的工作,属于事务管理型角。恪守这类角是很少有腐败的可能。在企业当中,秘书的主要角就是这一类,他们往往不会参与决策。第二类工作中,秘书主要发挥参谋职能,这是智力型的角,要求秘书在政治上、工作上出谋献策。这类角最受领导
青睐,但是又最难做好,参谋与决策的界限不清,就容易导致腐败。“河北第一秘”李真就被称为“二书记”,他操纵河北省许多党政干部的升迁沉浮,显然是分享了省委书记程维高的决策权。
4在经济学中,腐败被界定为一种寻租活动。所谓寻租,就是寻租金,是指在政府干预情况下,人们为获得个人利益,往往不再通过增加生产、降低成本的方式来增加利润,相反却把财力、人力用于争取政府的种种优惠上。企业为寻求租金而向官员行贿,从租金中获利的官员,又力求保持原有租金制度和设立新的租金制度。这种周而复始的设租和寻租行为就是腐败。
秘书腐败本质上是公共权力寻租。寻租活动有多种形式,而利用公共权力所具有的垄断地位和暴力潜能寻租则是最典型的寻租形式。秘书腐败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寻租活动。它实际上就是利用或盗用公共权力去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这种“效用”,既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政治权力。转轨体制下庞大的寻租市场奠定了政府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整个社会资源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干部的层级越高,其拥有的资源分配优势就越明显。正是这样一种新的“官本位”的资源分配格局为秘书提供了腐败的机会。为了规避腐败行为的“寻
租”风险,同样在使用公共权力的秘书与上级领导干部很容易达成利益上的一致性,那些腐败的秘书正是靠着“分享”领导干部的资源优势而“致富”的。
5对秘书任用通常的情况是,秘书名义上由组织配备,实际上由领导自己挑选,往往是领导看上某人,就选到“身边”担任秘书;服务数年之后,领导干部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