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作发展视角下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2期(总第502期)
大运河分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既是一项闻名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也是一条承载和记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历史长河,这条流动的长河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淳朴和无限智慧,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家国情怀。大运河流经了8个省市,跨越了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区,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异彩纷呈的大运河经济文化带。大运河流经沿线的城市源于运河而生、依靠运河而建、也得益于运河而繁盛,大运河见证了悠悠千载间的历史王朝的兴替和沿线无数座城市的发展、繁荣乃至衰落,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发展经济的便利、无数历史文化遗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1 沧州段运河的历史变迁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一般被称作南运河,大运河沧州段南端始于吴桥第六屯,北端到青县李又屯,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县、沧州市区、青县,全长200多公里,约占京杭大运河全长的1/7,沧州是河北省内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
据史料记载,运河沧州段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206年,曹操北征乌桓,命人开平虏渠,大力发展黄河以北地区的水运。据专家考证,平虏渠的地理位置约在今青县的东面,沧州南运河下游段即由此发展而来。魏晋和南北朝时期,这条水运通道仍然畅通。 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解决漕运问题,同时为了满足
便于向北征讨高丽的需求,下令征召河北各郡百余万劳力开凿永济渠。沧州段运河即为永济渠的一段,是在曹操开建的平虏渠的基础上,并对部分原有河道稍加修缮利用改建而成,与现在南运河河道走向大致相同。 唐朝时期,沧州段运河仍然是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永济渠两侧,又开凿了长丰渠(公元647年由朱潭主持开凿)、无棣沟(公元650年由沧州刺史薛大鼎主持开凿)等几条运河,至此,黄河以北地区运河分布初见体系。宋代也称永济渠为御河,北宋初年御河依然保持通航,此一时期沧州段运河时而通畅时而断航。 金代将都城迁往燕京(今北京),大量用于营造宫殿的施工材料从汴梁(今开封)源源不断的运往都城,加之漕运有了新发展,御河逐渐成为主要运输通道。明代沧州段运河是卫河的组成部分,宋、元时称作御河。清代,沧州段运河为南运河的下游。及至清代中期,漕运仍是倚重于内河航线;道光年间至咸丰初年,由于黄河改道,运河逐渐淤废,漕运功能衰落乃至终结。民国时期,沧州段运河依然是南运河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多种原因河道已无法承接大规模的水运活动。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此一时间段沧州段南运河由承担部分运输任务发展到后来因水资源匮乏,导致沧州段南运河全部断航。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运河曾经的一些功能已渐渐消退,但是其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出的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内涵等却日益彰显。
沧州城市历史悠久,因东临渤海而得名,北魏孝明帝年间,始置沧州,而其城市经济的繁荣兴盛,却有赖于运河漕运的发展畅通。大运河从沧州腹地穿越而行,千载之间滋养了这座城市的人民和一草一木,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兴盛,一条河与一座城水融既是如此。
2 沧州段大运河的发展现状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历史文化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获得了世界认可并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界对大运河的关注度日益高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曾多次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通州视察调研时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同年6月又京杭运河开凿年代
区域协作发展视角下
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宋伯存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艺术学院,河北 黄骅 061100)
[摘要]大运河是世界上开掘最早、规模最大、流经里程最长的运河,始建于春秋末期,完成于隋炀帝时期,繁盛于唐宋时期,贯通于明清时期,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流经北京、天津
、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近3200公里,是充分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的伟大工程。本文以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历史、考察现状,以区域协作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利用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
[关键词]区域协作发展;沧州大运河;保护和传承
[中图分类号]K878.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10-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区域协作发展视角下沧州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批准号:2020167)一般课题的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宋伯存,女,河北廊坊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230-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2期(总第502期)
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了顶层规划、设计,为全面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和利用做出了整体部署和全面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大运河沿线省市都积极行动起来,河北省在成立大运河工作专门管理机构、相关资源数据勘测调查、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制定等方面都是较早开展的省份。沧州市作为河北省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上也是责无旁贷、奋勇争先。近年来,沧州市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措施并且取得的成效显著。
(1)成立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领导小组和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推进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2)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指示精神,制定全面、科学的规划制度,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河道水系清淤、治理、修复、管理、维护等,打造更加具有绿、智能、生态、环保特征的运河文化带,并积极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牵引、推动其他方面的建设。
(3)努力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开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勘察与抢救工作,搜集整理相关基础文献资料、梳理相关数据、摸清辖区内遗址数量,并对相关资源、数据分门别类,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进行存储、复原、展示。
大运河流经沧州,历史上曾将南北不同地域文化带入这座城市,沧州兼容并蓄而又形成了极富地域特的本土文化,沧州市以运河文化为主线,同时将本区域其他文化如武术文化、杂技文化、诗经文化、海盐文化等串联起来,形成具有区域特的运河文化品牌。沧州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大运河文化展厅,利用传统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向大众展示运河沿线遗址、出土文物、民俗文化等,对弘扬大运河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助推作用。沧州市专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了《沧州大运河》文化丛书。沧州市内部分高校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沧州段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理论研究,一些专家学者著书立说、开展讲座致力于本地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涌现出一批学术价值颇高的论文、调查报告、著作等研究成果。
3 加强区域协作发展,助力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程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要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因此通力协作加强遗产保护,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统筹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大运河流经8个省市的150个县(市、区),涵盖6个不同的文
化区,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一,各地在大运河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上在制度的制定、措施的开展、发展程度、功能定位等方面也不尽一致。经济发达的省份、目前仍然通航的地区在保护和利用工作上就比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断航的地区起点高、有优势,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开展的程度较好。因此,只有进行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吸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才能更好地助力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当今社会是开放发展的时代,关起门来搞发展是行不通的。京津冀均是大运河流经省市,三地在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上已经达成共识并有了良好的开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三地可以在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制定方面、相关资源跨区域共享,定期召开高级别交流研讨会交流与共享先进经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制定一体化的保护体系,成立协作联动机制,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推进三地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同发展。
沧州市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上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路漫漫其修远兮,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协作性极强的工程,沧州要抓住区域协作发展战略提供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吸取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开展多角度多渠道合作,合理利用优质资源和信息共享,加强跨区域合作,将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
用规划纲要》[J].大众文艺,2019(13).
[2] 吴欣.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9)[M].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19.
[3] 姜师立.中国大运河文化[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9.
[4] 张秉政.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M].北京时代华文书
局,2019.
[5] 葛剑雄.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J].江苏社会科学,2018
(02).
[6] 吴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N].光明日报,2018-02-05(014).
[7] 谢光前.论运河文化与中国道路[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7(05).
[8] 刘朝晖."被再造的"中国大运河:遗产话语背景下的地方历史、文化符
号与国家权力[J].文化遗产,2016(06).
[9] 王云,李排泉.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M].北京图书馆,2014.
[10] 谭徐明.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12.
[11] 俞孔坚.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2] 张强.运河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10(05).
[13] 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3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