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反思,本人发现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几个因素如下: (一)基础语言知识因素 毫无疑问,中学生学习外语,没有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词汇量和对语法结构的敏感性(即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要听懂英语是十分困难的。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约40%的学生把自己听力理解水平低的原因归咎于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不懂。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知识,他们无法对感知到的一连串语音做出正确的意义切分和判断,因而也就不能把前后感知到的语音进行联想理解。 (二) 速度影响因素 听力材料的语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这是很明显的。在问卷调查结果中表明,有44%的学生认为听力难的原因在于录音速度太快,跟不上。实际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试验中采取同一篇材料,用不同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70个词和105个词)对两组进行测验,前一组理解率达72%,而后一组理解率只有26%。因此,语速的快慢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控制一定的语速,若低于规定的语速,将无助于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 (三)听说习惯因素 从问卷调查及与学生的个别交谈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听一篇连贯的短文或对话时,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不断地思索。总想着这些个别的词或句子;此外,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所听材料,而是借助于我们的母语,中间经历一个“心译”过程,似乎唯有这样才能理解,才能听懂了。这些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大敌。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不一定有必要。一篇短文中并非每一个词或每个句子都提供同等价值的信息,在听报告或讲座时,这一特点就更为明显了。 (四) 文化背景因素 文化背景也是构成听力障碍不可忽视的因素。对背景知识了解得多,对所听材料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例如两篇难度相当的短文,一篇是介绍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另一篇是介绍西方的感恩节感恩节信息(Thanksgiving Day)。前者听起来容易理解,因为春节是我们的学生熟悉不过的节日;而后者听起来较难理解,显而易见是由于他们对感恩节不甚了解。 (五)信息综合、记忆的能力因素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人们接受信息后,通过大脑来识别和理解每个声音信号的意义,然后做出适当的反馈。反馈的快慢、判断的正确与否,同一个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及个人的知识、经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听者往往难以甚至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言语的清晰度以及说话者的表达特点,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的意思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学习任务。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