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运会看中国金牌大国到体育强国之路
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可谓“一骑绝尘”,我们国人感到骄傲激动的同时,也难免陷入深思······中国在奖牌榜上以碾压性的优势冠绝雄,金牌数量的无与伦比是否能够填补当年东亚病夫的形象如今看来或未易量。从全民体质的整体下降到竞技项目的舞弊丑闻,金牌大国毕竟不是体育强国的事实像一片逆鳞潜藏在国民的心中。怎样才算是体育强国?众说纷纭。但至少有几点是一定不可缺少的:体育人口比重,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讲,这三点是与人民众是分不开的,而改善人民众的对于体育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道路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本文仅用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发散的讨论,不做严格的推理论证。
导引:“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
中国军团在广州亚运会上飙出“开门红”,首个比赛日狂扫19金,显出一骑绝尘的强大实力。由于是主场作战,估计,这次中国金牌总数会超过20年前的北京亚运183枚纪录。若此,我
们是该大力赞颂,还是冷静思考呢?
亚运会的口号是团结、友谊、和谐、发展,是亚洲人民的一场盛大快乐节日,不能只重金牌,不顾其他。
亚运会的口号是团结、友谊、和谐、发展,是亚洲人民的一场盛大快乐节日,不能只重金牌,不顾其他。
这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体育等同与金牌,把体育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
然而,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这难道不是讽刺吗?难道这不令我们汗颜吗?
亚运会上的金牌垄断是历史形成的,和畸形的机制和导向有关,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新的体育观念指导下,相信这种现象会有所改观。
然而,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这难道不是讽刺吗?难道这不令我们汗颜吗?
亚运会上的金牌垄断是历史形成的,和畸形的机制和导向有关,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新的体育观念指导下,相信这种现象会有所改观。
《“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一经刊出,顿时在国内引起一阵骚动,在全国媒体一致唱好中国金牌总数遥遥领先一家独大的时候,新华社记者扬明的一篇报导却从全民建康的角度,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金牌拿太多并非好事,会带来负作用”。
我认为,导致中国体育进入金牌怪圈多年不能自拔真正原因,在于很多掌管体育和从事体育训练和教育的人,对体育本质的终极认识还相对处在一个不清晰阶段。
体育的意义是什么?
早就说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主旨是重在参与,是全民参与,竞争是手段,健康才是目的。这里所讲的健康,不仅仅是运动员的健康,更多的是在强调全民族的体格和心智的健康。他卸任国际奥委会的离别演说中指出:人都有不愿参加体育锻炼、顺其自然的惰性,现代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是要尽可能为普通百姓创造免费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塑造一代健康的体育国民。
顾拜旦的体育理念可直译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和对体育的理解是一样的。体育是为人类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的,这才是体育的方向和目标。
金牌强国与体育强国
中国目前是一个竞技体育强国,绝不是体育强国,中国在亚运会奥运会上的金牌,是举国体制的产物,是金牌战略的产物,是国家集中投入大量资金的一种必然结果。
体育强国不一定就是金牌大国,金牌大国和体育强国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金牌大国是国家投入资金的结果,体育强国则是国家和国民双重投入的结果。金牌大国国家的投入方向是竞技体育,体育强国国家的投入方向是普通体育设施。金牌大国可以在一个经济弱国实现,体育大国则一定是在一个经济强国才能实现。从道理上说,中国的经济可能只有美国不到五分之一的规模,人均产值可能连二十分之一都不到,但中国却可以集中比美国多得多的资金用于奥运争光(也就是奥运金牌战略)。
体育——举国体制
当然,我们都不否认,举国体制在某些领域与场合确实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尚处在落后情况下的发展中国家。又由于长期积贫积弱的原因,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刺激来振奋国民的精神。而且在过去,好的运动成绩确实也起到了促进全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这也是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几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和举重的打破世界纪录引来举国若狂的原因。然而即使拿了两个小球的世界第一,也依然改变不了国家贫穷落后的现状。精神上的虚幻满足并不能填饱我们的肚皮。而真正能让中国发生变化的还是要靠八十年代的改革与开放。
中国这么多年以来,确曾蒙受举国体制之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什么才是体育真正的精神所在,各级体育部门又应该从事什么样的体育推广活动才与普通民众的健康最为相关。难道我们真要把奥运会上所有项目的金牌全部垄断才能满足自己那脆弱的虚荣心吗?
举国体制在奥运金牌战略的运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快速且大幅度地提高一个国家的金牌数量,可以让金牌和经济、科技、文化等等脱节,这是由国家集中资金运作的结果,和国家是不是体育强国毫无关系,更和你我普通人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毫无关系,这种畸形的投入,产生畸形的金牌,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当在某种运动会上,国家少拿了几块金牌,体育局的领导就会觉得是一种失职。而当各地社区的运动场所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广大人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时,却没有对体育部门领导的问责。到底是金牌重要还是人的生命重要?二者孰重孰轻一目了然,然而当这个问题牵涉到利益时,就变得异常难以回答了。
中国从一开始,就把拿金牌视为体育强国的量化指标,这种思维控制了中国的体育界,也扭曲了国人对金牌的理解,时至今日,依旧固执地把金牌当作我们参加奥运会的唯一追求目标,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背景下确实有着他的价值,但长
期如此不作变革,最终只会毁掉中国体育,到时候失去的,绝不仅仅是那几块奥运金牌。从本次亚运会看,中国确实患了金牌病,这种“金牌病”,以前有人得,以后还会有人得,只希望在没有病入高肓之前,能猛醒,至少能有一点感悟。
先生很早以前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到了今天,这条标语却被严重异化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残酷的现实,即普通民众健身的设施日益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健康的日益恶化。所以,在奥运会拿到了金牌第一以后,中国的体育真的已经到了应该顺应民意,抛弃“举国体制”的时候了。
三大球的没落
政绩驱使,锦标先行 三大球因此被边缘化。
中国奥运金牌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